APP下载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差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2-07-07黄雅晴

时代经贸 2022年6期
关键词:显著性公共服务高质量

黄雅晴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长沙 410079)

文献综述

就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而言,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关于基本公共服务测度,唐娟莉(2015)从财政投入、供给结构、区域和城乡差异四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张建立(2019)选取了唐山市7个县(市)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基层文化站数、医疗卫生机构数、执业医师人数、小学学校数、小学专任教师人数6个反映基本公共服务情况的指标,阐述了唐山市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付亚南和李浩(2021)研究发现国内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总体分为起步、快速发展、回落三个阶段。关于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性,傅利平等(2020)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公共服务系统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度高,但协调度呈现明显的增长极-塌陷区空间分布,北京市和天津市处于高水平的增长极,而河北省处于塌陷区,整体发展存在严重的错位、不协调和空间梯度差异;尹鹏(2021)研究发现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效率具有相对起伏的动态变化特征,纯技术效率水平较高,规模效率水平较低,城镇化质量逐年递增但增速趋缓。付煜和袁培(2021)研究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正向作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还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公共服务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看,公共服务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通过提高数字化水平,可以优化政府行政服务时序和环节,实现在线办理与线下办理相结合,缩短受理时间,提高办理效率;可以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化、数字化工厂或流水线,精准高效安排生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可以优化交通出行,实现在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时的无纸化出行。通过增加高质量公共医疗服务供给,可以提高癌症等重大恶性疾病的预防筛查,从源头控制恶性疾病的传播与形成。通过提高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供给,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学科教育覆盖。强化饮食卫生监管等公共服务供给,可以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意愿,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综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说1: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公共服务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公共服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仅要考虑本地区的影响,还要考虑相邻地区或者是相邻地区对本地影响的研究。对于给定地区,如果相邻地区制订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方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支出,同时加大从事公共服务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这会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一方面,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有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由于地方政府间存在一定的晋升机制,相邻地区关于促进公共服务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将会产生正向竞争效应,导致本地区根据地方发展实际对本地区公共服务相关建设做出优化,有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相邻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将大大增加相关产业需求,有利于本地区与相邻地区对公共服务相关产业的联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综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说2:相邻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外部性,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促进效用。

公共服务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效应。分析公共服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时,还要考虑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均超过中西部地区,因此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公共服务供给已经居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地区居民基本上已经享受到公共服务红利,如果再增加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短期内对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升相对较慢;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因居民生活水平相对不高,整个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上升的阶段,居民对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相对集中且呼声较高,比如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快捷便利的交通服务、通信服务,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根据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说3:东部、中部、西部等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研究设计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估算方法选择

对于计量模型的构建,主要是研究公共服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首先构造简单的计量模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公共服务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得到如下基本计量模型:

公式(1)中,HGD代表i地区t年份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BSE代表i地区t年份下的公共服务水平。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将财政分权、金融发展水平、教育投入作为控制变量纳入计量模型,为了降低数据波动性对估算结果的影响,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处理。得到完善后的计量模型如下:

公式(2)中,FIS代表i地区t年份下的财政分权水平,FIN代表i地区t年份下的金融发展水平,EDU代表i地区t年份下的教育投入水平。对公式(2)的研究样本集中在本地区封闭的环境进行分析,可以用于对研究假说1的验证。为了构建合适计量模型对研究假说2和假说3进行验证,考虑到空间外部性影响,本文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验证。具体计量模型如下:

公式(3)中,W代表空间权重矩阵,本文将采用二阶邻接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基本回归分析,采用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做稳健性检验分析;ρ表示其他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空间相关性系数;α表示解释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直接效应;β表示解释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间接效应。关于参数估计方法选择,前者考虑到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生性,将采用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后者将采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估算。

(二)变量来源与数据说明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基础教育服务、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基本基础设施服务四类,通过13个指标进行测度。

表1 公共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体如表2所示,主要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类指标,通过13个指标进行测度。

表2 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其他变量。财政分权参考宋美喆(2021)的做法,采用市级层面人均财政支出额/(市级人均财政支出额+省级层面人均财政支出额+中央层面人均财政支出额)进行测度。金融发展将采用各城市年末在金融机构存款、贷款规模的总和进行测度。教育投入参考桑倩倩和栗玉香(2021)的做法,采用城市一般公共预算中的人均户籍人口教育支出进行测度。相关数据源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EPS数据库、《中国区域经济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年鉴。

实证分析

(一)全国层面回归分析

表3给出了公式(2)的回归结果。为了进行对比分析,表中同时给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OLS)和广义矩估计(GMM)方法下的回归结果,分别对应模型1和模型2。据表3可知:在模型1中F值相对较大,表明参数估计有效可靠;在模型2中Sargan test检验数值表明工具使用上不存在过度识别,AR(2)检验结果表明残差项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从检验结果来看,两种模型下的回归结果高度一致,但从显著性水平来看,模型2中参数估计显著性更加突出,据此根据模型2回归结果进行分析。核心解释变量中,公共服务水平回归系数为0.121,且通过了在显著性水平为1%下的统计检验,表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公共服务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高0.121个百分点,验证了研究假说1。控制变量中,财政分权回归系数为0.008,并未通过一定显著性水平下的统计检验;金融发展回归系数为0.034,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下的统计检验,表明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教育投入回归系数为0.144,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下的统计检验,表明教育投入有利于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促进经济可持续高效发展。

表3 全国层面传统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表4给出了公式(3)在二阶邻接空间权重矩阵下的实证回归结果。为了进行对比分析,表4同时给出了空间自相关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下的回归结果,分别对应模型3、模型4和模型5。通过统计检验,表4中空间相关性系数在上述三个模型中分别为0.389、0.428、0.421,且同时通过了显著性水平在1%下的统计检验,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外部性,与前文中的Moran’s I指数检验结果高度一致;Log Likehood值相对较大,表明参数估算结果可靠合理;修正的拟合优度数值在上述三个模型中分别为0.71、0.67、0.76,表明解释变量可以解释被解释变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空间杜宾模型数值较大,后文将选取模型5回归结果进行阐述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模型中参数估算结果的影响行为高度一致。具体来看,核心解释变量公共服务水平系数为0.106,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在1%下的统计检验,表明公共水平提升有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间接效应回归系数为0.024,且同样通过了显著性在1%下的统计检验,表明相邻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即验证了研究假说2。

表4 全国层面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

(二)地区层面回归结果分析

表5给出了公式(3)在二阶邻接空间权重矩阵下的实证回归结果,即为地区层面的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为了进行区域划分,将研究的270个城市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部分,在表5中分别对应模型9和模型10。据表5可知,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其变量的统计检验结果与表3、表4高度一致,空间相关性系数高度显著为正,Log likehood和修正的拟合优度指数均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表明参数回归结果是合理有效的。从核心解释变量来看,公共服务水平直接效应回归系数在模型9和模型10中分别为0.086、0.149,且均通过了在1%显著性水平下的统计检验;间接效应回归系数分别为0.011、0.022,同样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统计检验。总体来看,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再或者是综合效应,模型10中影响程度均大于模型9,即公共服务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在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低于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居民已经普遍享受到了公共服务带来的福利,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公共服务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通过带动消费、吸引投资、扩大基础设施乘数效应等渠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弹性相对较大,即验证了研究假说3。

表5 分地区层面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

政策建议

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强化财政支持,优化完善本地公共服务建设投资计划内容,设置优先级,针对矛盾集中、群众呼声较高的公共服务项目提高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二是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公共服务内容涵盖面非常广,需要打破传统单一建设思维,强化联动建设,最大程度节约成本,提高建设效率效益。

因地制宜,提供均衡化公共服务。一是深化研究、动态修订公共服务供需规划,精准掌握地方公共服务供需现状是提供高效供给的前提条件,争取一县(区)一策,同步修改政府公共服务建设财政规划、项目规划;二是加强权力监督,规避利于个人政绩的偏向化政策,不断优化政策制定的流程制度体系,要充分发挥出民主决策的体制优势,将每一个阶层关于公共服务的社会需求纳入到规划中来,体现到财政支持上,落实到执行中去。

猜你喜欢

显著性公共服务高质量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咸阳何以“一路向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论商标显著性的判定标准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论声音商标的显著性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