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22-07-07杨建波
郭 英 杨建波
江西九江学院管理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
引言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照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要求,我国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乡村旅游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乡村旅游就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区,以“乡村性”为关键的要素,在合理的范围内,将农村的各种自然资源及民间文化资源等进行有序的开发,再将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等各种要素融入其中,并予以有机整合,来满足居民休闲度假、乡村观光等主要需求的新兴旅游业态。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向往田园生活、享受自然风光,因此,乡村旅游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点方向。
一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早,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经济的增长。Gilbert和Tung指出,乡村旅游是农民为游客提供参观、住宿、餐饮等条件,进而开展休闲活动的一种形式。Mormont认为,具有和城市不同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是乡村旅游独特吸引力,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回归田园和休闲体验的心理诉求。François Bel认为,乡村旅游的盈利能力不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及行业相关变化的能力比较弱,需要进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规划。在乡村旅游创新方面,Hjalager AM认为,丹麦、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乡村旅游增长潜力巨大,但其旅游产品创新不足,景区需要提供多样化和更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满足游客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乡村旅游模式的推陈出新。张苏秋、顾江指出,乡村旅游的生命线在于乡村性,如何保持当地农家生活方式的质朴性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乡土个性,是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李涛认为,中国乡村旅游投资模式呈现出合作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关系复杂化的趋势。随着不断衍生的新型乡村旅游投资,农户与乡村旅游企业之间形成更加复杂的旅游经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主体提升效率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以及投资环境,乡村旅游经营主体需要与村集体、合作社进行合作,加强与农户的有效沟通与合作。郑群明、钟林生强调,社区的全面参与,是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核心,并总结出了“公司+农户”模式以及演化的“公司+社区+农户”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以及个体农庄模式等。黄鑫认为,以旅游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旅游企业,在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应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旅游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当前旅游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二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乡村旅游地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周边,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日趋成熟,总体趋势良好,发展步伐稳健。
(一)乡村旅游近几年接待人数及营业收入情况
从接待人数及营业收入来看,国内近几年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虽然近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而言,未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依然值得期待(见图1、图2、图3)。
图1 2014—2020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
图2 2015—2019年乡村旅游营业收入
图3 2016—2020年乡村旅游民宿营业收入
(二)市场需求旺盛,模式多种多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居民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升级。伴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部分城市居民迫切想要改变生活方式,回归乡村,体验慢节奏的生活,于是,他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多。据统计,我国乡村旅游的接待人数以及乡村旅游获得的投资,每年都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当前,乡村旅游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其内涵不断丰富,模式也逐渐多样化。不同的模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比如,农家乐类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让游客体验农家生活的趣味;现代农业示范园,能够让游客感受农耕文化和科技的魅力;民俗村类乡村旅游产品,能够向游客展示传统的农耕与民俗文化。日新月异的新模式,让乡村旅游的发展变得丰富多彩。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乡村旅游项目主要在乡镇及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比如在交通方面,旅游便捷度较低,乡村旅游对外交通状况需要大力改善,景区内的交通网络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娱乐项目类别还不够丰富,一般规模较小、档次不高;民宿、餐馆等旅游配套设施管理与服务还不够完善,对游客体验感带来不利影响,制约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 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乡村的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了投入,这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发展动力。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重要去处,发展好乡村旅游,利国利民。
(一)发展蕴含乡村化氛围,兼备城市化功能旅居模式
这种模式具备较完整的城市功能,成为具有良好的交通、医疗、体育锻炼等基础设施的一个乡村生态化居住胜地。一方面,长期在城市工作及生活的人群,期望能够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补充体能,他们对于乡村的质朴生活,有着较为强烈的回归愿望,需要一个安静但又不失城市便利的居住地。另一方面,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对养老质量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体,更愿意接受这样的一种乡村化氛围的旅居模式。在功能开发上,要具有专业的疗养服务设施、住宿条件、专业服务人员等,结合康养旅游,可针对康养人群开发田园养生、农耕园艺、休闲体育等康养项目。
(二)打造新型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的乡村旅游模式
首先,要打造新型休闲农业,比如:最美乡村—江西婺源,依山傍水种植数万亩油菜,在春暖花开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开,呈现一片油菜花的海洋,秀气而瑰丽,蔚为壮观,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田园风光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模化农业生态观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了当地乡村旅游的著名品牌。其次,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婺源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设各种文化展示区。比如徽派古建筑、傩舞文化公园、徽剧文化站、民俗景观墙等。最后,结合当地的美食文化,将部分民居、街道改造为婺源特色美食街,开发丰富的菜品,打造舌尖上的特色,使乡村旅游更多元化,丰富游客的体验感。
(三)强化旅游产业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
坚持系统思维,着力构建点面结合,促进旅游产业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发展。一是以地方文化旅游部门为主导,积极培育旅游产业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政策环境。适时组织民间采风,萃取当地文化遗产,梳理民俗传承,挖掘属地历史文化。二是注重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以工业制造强化旅游产品的供给,以发展农业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升级,以金融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提升旅游品质。三是在旅游行业内部形成协调机制。关注当地公共事业的发展,注重乡土文化元素与旅游功能的优化组合,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加强旅游企业内部治理,将乡土文化纳入企业的核心文化建设,发展特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环境友好型乡村旅游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原则,紧紧围绕国家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脚点,把乡村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处理好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不搞建设性的破坏。优先做好乡村旅游的设计与规划,科学、慎重、有效地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环境、资源相适应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充分运用乡村当地的山水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形成一个各种资源基本完整、环境相对独立的山水相生、村落相依的一个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发挥当地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相互交融、别具一格的生态环境优势,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五)运用品牌营销,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一是要强化品牌意识,深入挖掘自然风光及乡村文化旅游深层次内涵。既要注重保持原汁原味的乡土自然景观,避免人工打磨,以原生态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又要积极挖掘与乡土自然景观相关的民俗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二是要精心设计乡村旅游路线,由于交通日益方便,不少游客都选择自驾游,自驾游出行自由,时间较为宽松,想要吸引外地游客驻足流连,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变得尤为重要。三是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利用好报纸、网络、荧屏、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媒体资源,加强与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合作,采取“传统媒体+新媒体”“线上+线下”方式,全面拓展宣传推广平台,不断扩大乡村旅游行业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六)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水平
为解决旅游行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可采取引培并举,突出以用为本。一是采取“柔性”的方法引进人才,降低引才成本。即与当地的高校、旅游行业等联合,进行旅游人才的引进,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实现互利共赢;二是让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能够获得多方位的学习、培养、实践,系统地学习乡村旅游专业知识、营销理念、服务理念、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思路等,补齐从业人员认知上的短板,掌握专业技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乡村旅游方面技能与水平的提升,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四 结语
乡村旅游的魅力来自秀美的自然山水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要推进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充分转变思路,不断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发展蕴含乡村化氛围兼备城市化功能旅居模式,打造新型“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的乡村旅游,积极开发与挖掘旅游特色资源,创造具有美感的乡土文化意境,强化旅游产业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乡村旅游。此外,要运用好品牌营销策略,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行业的吸引力与美誉度,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当地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