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沙丘》镜头的“诗画感”解析
2022-07-07王楚文
王楚文
史诗作为文学体裁中重要的一种,庄严地承载着人类历史里无数的文化瑰宝和民俗传说,而电影则是作为仅有百余年岁的青壮年,活力地建造着无数光怪陆离的梦境和宇宙中灿烂的星辰。二十世纪40年代,“太空歌剧”(Space Opera)一词初登欧美文学历史舞台,一经面世便饱受文艺评论届和无数作家争议,经过时代浪潮的无数洗刷才渐渐成为如今人们眼中可以在文学类作品中有一席之地的类目。当太空歌剧文学与光影美学碰撞出火花,小说中恢宏的故事与电影人绚丽的想象结合成荧屏的艺术,一部地球献给宇宙的史诗便缓缓拉开了它的帷幕。2021年一部由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拍摄的电影《沙丘》就是改编自此类文学作品中的一部扛鼎之作——由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20-1986)所撰写的同名小说《沙丘》,许多太空歌剧类电影在电影史上的地位也如同此类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样微妙,但是这从未阻挡科幻类作品的爱好者和艺术家们继续探索这一领域的艺术可能性的热情,导演维伦纽瓦便是此中的一位电影“探险者”,他的作品一向以缓慢的叙事节奏以及对哲学、宗教、科学和文化的独特思考而闻名遐迩,其两部极具代表性的科幻作品《银翼杀手2049》(2017)和《降临》都印证了这位青年导演独特的视听审美风格对于科幻类作品的精准把握,这部获奖无数的小说《沙丘》以其恢宏的背景和庞杂的世界观以及大量人物内心活动被誉为最难改编的科幻小说之一,影视化道路艰难险阻,几经波折,也曾被美国著名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h)搬上银幕,虽然有一定的艺术思考和试验性的因素,但是口碑和票房反响平平。自2021年维伦纽瓦拍摄的《沙丘》上映以来虽也有大量争议存在,但分毫不掩本片作为一部电影其完成度和艺术性都有极高的质量和水准,维伦纽瓦特有的慢节奏叙事风格和高质量的电影团队再次给电影界带来一部注定在电影史上留有重要一笔的作品,一部由光影视听语言写就的优秀太空歌剧电影。
镜头的“诗画感”
正如每一部史诗都绕不开格律与韵脚,一部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准确且丰富的镜头语言,电影的艺术是视与听相结合从而给人以审美享受的艺术,所以许多影评人和电影学者都更喜欢用“造梦机”一词去形容电影,而导演的镜头则代替观众的“眼睛”去窥探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境”。在电影《沙丘》里与其说导演维伦纽瓦向我们造了一场外太空的梦,更不如说是他以异星土壤为谱,将人类文明的千年缩影融汇成一首无韵的诗歌,把人物的命运献唱给浩瀚无垠的宇宙,而观众同星辰并坐,静静聆听完一场光影交织的史诗。正如布莱希特对史诗剧提出的要求是带着“陌生化”“历史化”的,从而使观众和演员真正客观地体会戏剧的魅力。《沙丘》则是一部在画面上将这一特征突出到极致,影片的画面中茫茫的沙海和巨型纪念碑样式的太空飞船,处处体现着“巨物美学”带来的震撼感,这份将人们对巨大物体的恐惧和痛苦所转换而来的审美奇观也化作观影时所产生的一种崇高感,而这份“崇高感”恰恰是古希腊古典主义悲剧中最为主要的特征,即敬畏。影片中展示“巨大”从而反衬“微小”的画面有许多,比如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空镜即景物镜头,星空中巨大的跃迁装置与如同蚊蝇的飞船;空中悬停的飞行器与行进在光影之下的姐妹会;夜幕低垂时刻沙虫的深渊巨口与逃难的厄崔迪母子……影片中不断以这样的横断面式的巨幅画面刺激着观众的情绪,放慢叙事的节奏,就如同史诗歌剧中咏叹的部分,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维伦纽瓦作品的镜头设计曾多次被评价为“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并且十分擅长使用各种文化符号增加画面中的信息量,史诗若只是一味描绘宏大的战争也会颇显苍白,相较于历史书的相对客观和理性,史诗剧类型作品的创作更需要对人物心理以及其时代背景的真知灼见。维伦纽瓦在为影片中“戈姆刺之盒”这场戏里的镜头语言以及剪辑讲解自己的设计时提到过,这一幕圣母出场的场景选择了在图书馆,是因为厄崔迪和圣母对峙时身后的书丛揭示了原著中对于“人类精神的伟大胜利”这一设定,即未来人类社会早已放弃人工智能并且选择重回精神世界掌控自我的世界观。地毯在视觉上将画面分割成圆和方两个块面,圣母黑纱蒙面的坐在阴影中间的自然光源下清冷孤傲的形象在此时如同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作为画面中的暗部而存在,画面极具戏剧张力。也让观众直观感受姐妹会这一巨大势力潜藏在黑暗中操控政治与权力的压迫感,这一设定极为贴合史诗作品或是悲剧作品中那些描绘政治阴霾的场面,基本为影片确定了沉郁且危机四伏的基调。
亮与暗,暖与冷,不同色阶在电影中作为画面层次的分割线可以为电影打造出不同的质感,在《沙丘》中,导演在平焦镜头中用低饱和度和高对比度的色差塑造出强烈的史诗质感。环境刻画上,卡拉丹星球的暮色与苍蓝,厄拉科斯的耀目与昏黄,这些颜色的选择不仅贴合电影的史诗气质,也能让观者直观地“看”到影片中温度,气氛,情绪等主观感受;人物刻画上,贵族常服的优雅深蓝,战斗服装的科技感银灰,将场景和人物的色调基本保持一致,每个家族的“家族色”,以及服装的质感,人物的妆容都与人物角色的特性相融合,保证了观赏性和影片美感的同时,加深了人物形象刻画,将电影的史诗感有“声”有“色”地展现在荧屏上。
音乐的“吟诵感”
在《电影艺术辞典》中“音响”一词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可以被定义为除语言和音乐之外电影中所有声音的通称。电影中涉及的音响范围几乎包括自然界中的所有声音,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将声音分为:动作音响、自然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枪炮音响、特殊音响等不同种类的音响,音响在电影中作为视听语言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电影的氛围渲染和音画的协调起着决定性作用。画面中大量的“巨物”和“旷野”的景物,色调也基本为低饱和度的,并且经常使用阴影部分处理画面,这就十分考验音响师对音画协调的理解以及处理方式,本片的配乐也是极具盛名的著名配乐大师汉斯季默(Hans Zimmer),同本片的导演一样是较为擅长氛围感营造的电影配乐家。影片中有一段“名场面”——姐妹会驾驶的巨大的飞船在雨夜降临,身裹黑纱长袍的“巫女”行进在飞船飘忽的強光下,画面极具超现实主义的荒诞感,此时的音响除了环境音里的风声,加入了一段由不同层次女声混响的吟唱,画面与音响此时共同渲染出一种紧张严肃且荒诞不经的特殊氛围感,这也是导演在片中擅长使用的音画处理手段,将史诗剧中最重要的“氛围”通过音乐和音响的手段使其在电影中得到具像化,使电影中处处充满史诗式的肃杀感和宿命感。
史诗剧十分注重重要场面以及英雄的时刻的塑造,所以宏大场面里音乐的选择决定着电影的“高潮”情节能否产生荡气回肠的感觉。电影中对于不同角色和场景的主题曲也进行了不同的设计,巫女出场时喋喋杂杂的吟诵,飞船起落时强有力的音爆,其中作为影片重要的主题曲部分,每次保罗的梦境碎片闪回时,除却异域风情感的小调主旋律,那仿若来自千万年前时间尽头的高亢女声吟唱着,似乎带着人类原始的种种欲望和情绪。而在厄拉科斯星球初入眼帘时,黄土中一片科技感十足的基地,音乐则选取了节奏感民俗感更强的打击乐,两者拉扯出强烈的对比,但在整体的影片中又十分和谐。此时每个人物之间的尔虞我诈和暗潮汹涌,将这个发生在遥远时空之外的异星王国明争暗斗的故事蒙上一层独属于史诗剧的厚重历史感。
在本片的配乐设计中,几乎所有人物对白的部分都没有添加任何音乐,这样的处理方式似乎有种戏剧式的“舞台感”。电影中的场景大多是空旷深邃的,这样去掉音乐的处理为人物的台词增添了空灵的空间质感,仅靠带着巨大空间回响的人声台词念白带有一种类似“吟诵”的质地,让人很难不联想到原著小说中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和篇章开始时的诗句描写,这种类似史诗剧中大段平铺直叙的人物对白戏,并不会使画面空洞无味,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更增添一种“戏剧式”的美感,将原著中悲剧的史诗的味道高度还原。
人物的“英雄感”
任何伟大的史诗剧都不能有英雄人物的缺席,古希腊戏剧中的悲剧色彩往往来自庄重的题材,高尚的人物情操,以及难以抗拒的悲苦命运。比如最负盛名的《俄狄浦斯王》中难以调和的宿命论,或是《厄瑞斯忒亚》中阿特柔斯家族愈演愈深的世仇,在《沙丘》的原著小说设定中本就将家族王朝和权力纷争作为故事发展脉络,其中涉及时间范围之广也就很难界定小说中真正的“主角”人物。首先电影《沙丘》对于主角的选取选择了原著中最贴合这种悲剧命运色彩的厄崔迪家族之子保罗,将预言和命运捆绑,酿造一场王权贵族之间的血雨腥风,电影中对主角保罗的塑造是带着英雄成长的人物弧光的,这一点从对出演保罗角色的演员外形选择上不难看出,导演偏向于长相略显阴柔和少年气质的提莫西·查拉梅(Timothée Chalamet),这名演员不带任何攻击性的长相将保罗角色中本就带着的疏离感和破碎感演绎到极致。
其次是人物成长路线的选择,“英雄史诗”作为欧洲文学历史上较为重要的流派,最早可以追溯到两河流域的英雄史诗《吉尔迦美什史诗》,后有重要的作品《贝奥武夫》和《埃达》等。这一类文学作品受封建时代的局限和影响,多以那些神话或民俗故事为依据,展示神干涉人类命运,而人类放弃对神的信仰转而开辟自我道路的故事,其中“部落”,“英雄”以及“黄金”是构成这一类史诗的重要要素,“部落”一般是史诗故事中主角所在的家族,或某一王朝,“英雄”则是带着神谕的命运之人,“黄金”则代表引起权力纷争的导火索,而在电影《沙丘》中不难看到这些要素,故事情节可以被概述为“厄崔迪家族与哈克南家族因为宇宙至宝‘香料’而展开纷争,预言之子经历家族覆灭和异域磨难,抛弃神谕走向自己选择的道路”。在这样极富“英雄史诗”特色的故事中,许多人曾这样评价《沙丘》:“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俗套封建王朝故事”。但是笔者认为,《沙丘》与其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封建王朝,不如说是披着“神话”外衣的“人类”的命运故事,自人类文明从地球各处萌芽以来,我们对于神与寰宇的向往和想象从未停止,为此无论东方或是西方都将神幻化出了人类自己的模样,这是人类对自我的认可,也是一种对人类种族的反思。正如电影和戏剧艺术都可以被称为研究人的艺术,那么无论披着什么样的“外衣”,归根到底依旧是围绕着“人”和“人性”展开的讨论。所以“科幻”和“电影”只是手段,“英雄”或“人”才是主角。
电影的史诗感营造从主角的英雄之路开始发力,几经显现的命运之路,忠诚使者的英勇就义,其他人物的选择也不单单是为了衬托所谓“主角光环”而存在的,而是各有其命途和选择。其中对保罗母亲杰西卡的塑造就十分出色,一位“英雄”的母亲,也是一位带着“神谕”的“女巫”,女巫在西方的文学历史中一直被描绘成强大而神秘的,亦正亦邪的女性形象,代表着一定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的“力量”。在电影中杰西卡忤逆预言生下保罗,一方面惧怕着圣母的威严,一方面深爱着自己的儿子,这样的形象使这部电影中唯一的女性“主角”带上了复杂的悲剧色彩。导演的节奏和戏份把握加上演员本身强大的演技功底使这个角色每一次“眼神戏”都令人印象无比深刻,在整个深暗基调的荧幕中她的坚守和强大经常出现在她带着哀怨的眼神中,与圣母对峙谈论保罗命运的一场戏里,导演刻意在光影上强调出她的双眸,面对质疑和训斥时,杰西卡的落魄哀愁和故作强硬完完全全地展示在镜头中,而在家族灭亡和儿子保罗展开逃亡之后,杰西卡眼神中的顺从变得更加坚定和强势,很少露出影片前半段中的隐忍和孤独感,人物角色刻画丰满度不可谓不高。
结语
如同优秀传统史诗剧和歌剧中少不了描写细腻入微的人情与汹涌澎湃的时代的大量的诗句和唱段,“太空歌剧”类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将继承了这种体察人心和宏大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并发扬出其独特的史诗气质,一举冲破陈旧“套皮”故事的窠臼,从而在各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电影《沙丘》无疑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独特的“太空歌剧”类型的小说原著加上科幻鬼才导演极具个人风格的荧屏创作共同成就了一部艺术气质独特的电影作品,二者相辅相成,将科幻,宗教,历史,人性等要素杂糅出一部观赏性和艺术性都完备的电影作品。然而无论是“歌剧感”还是“史诗感”,都是电影艺术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遵循各自的创作理念以及对艺术的理解从而衍生出的一种艺术特征,这一切观感产生的基础依然来自优秀的镜头语言,巧妙的音响构思,以及扎实细腻的人物刻画,从而共同讲述一个以“人”为本的故事。面对浩瀚如星海的故事,导演必须紧握理论知识的桅杆,在电影艺术的海洋中破浪而行,每一个导演都是各自风格领域的殉道者,而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理念是最容易也是最困難的一件事。电影《沙丘》可以说是维伦纽瓦导演又一次印证了自己的电影风格对科幻题材的把握,也可以说是他在科幻电影的领域里又开拓了一片新的艺术土壤,后人可以踏着这片土地前行,抑或是吸取前人的艺术养料继续在自己选择的方向上开疆扩土。总之电影《沙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电影,一部献给全人类的来自宇宙的史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