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境界?
2022-07-07任瑾赵智为
任瑾 赵智为
《论语 ·里仁》篇第八章记载 :“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这一句与儒家其他名言给我们的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的印象不同,慷慨激昂,平添了两分浩然之气。孔子在《论语》中并不讳言“死”,直言生死,体现了孔子豁达的态度,把闻道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一代代文人去为“道”,为真理而献身。
想要真正理解这句话,进一步理解孔子的思想境界,便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解读。首先是整句话的关键所在——“道”。纵观古今学者,对这句话的注释都不尽相同,分歧甚大。何晏解为“世之道”,朱熹认为“道”是“事物当然之理”,《十三经注疏》解释为“政治之道,”杨伯峻先生把“道”解释为真理,钱穆先生解释为“人生之道”,刘宝楠解释为“古先圣王君之道”。由于各家说法较多,笔者选取其中较为经典的几个译注版本进行分析。
历代有众多学者给《论语》作注,其中比较著名的版本有:
1.简本《论语》,即河北定州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论语》,这是出土发现年代最早的古本。
2.何晏《论语集解》。它是东汉以来的八种本子拼成,《郑注》之后,最流行的版本,称为三国本。
3.黄侃《论语集解义疏》。原书久佚,但日本有旧钞本多种,后于清朝回传中国,黄侃是六朝人,这是六朝本。
4.朱熹《论语集注》,收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长于义理,是宋学代表作。
5.刘宝楠《论语正义》,是清代《论语》考据的集大成者,研究《论语》的代表作。
除此之外,还有近代学者钱穆《论语新解》,李泽厚《论语今读》,杨伯峻《论语译注》等版本。在以上的版本当中,笔者总结出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何晏的观点。何晏给“朝闻道, 夕死可矣”作注说:“言至死, 不闻世之有道也。” [1]在何晏注的基础上,黄侃疏:“叹世之无道, 故言设朝闻世有道, 则夕死无恨。”[2]邢昺疏:“此章疾世之无道也。设若朝闻有道, 暮夕而死可无恨矣。言将死不闻世之有道也。”[3] 以上三人的注疏可谓古注之代表,大体上概括了宋代之前人们对“朝闻道”
中“道”的解读。
2.朱熹的观点。朱熹在其《论语集注卷二》里对“朝闻道, 夕死可
矣”的解释是:“道者, 事物当然之理, 苟得闻之, 则生顺死安, 无
复遗恨矣。朝夕, 所以甚言其时之近。”[4] 这是从“理”的角度解道。
3.刘宝楠的观点。刘宝楠在其《论语正义》里对本句的解释为“闻
道者, 古先圣王君之道, 已得闻知之也。闻道而不遽死, 则循习讽
诵, 将为德性之功。若不幸而朝闻夕死, 是虽中道而废, 其贤於无
闻也远甚, 故曰‘可矣’。《新序杂事篇》载楚共王事, 晋书《皇甫谧 传》载谧语, 皆谓闻道为已闻道, 非如注云‘闻世之有道也’”
[5]。刘宝楠将道解释为“古圣王君子之道”。
4.杨伯峻义。杨伯峻在其《论语译注》里对此条的解释为“早
晨得知道, 要我当晚死去, 都可以”[6], 杨伯峻的观点与朱熹的观点一脉相承,是将朱熹的观点用今人的话翻译过来,又加上了今人的理解,将“道”译为真理,本质没有改变。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里的译文版本是“人若在朝上
得闻道, 即便夕间死, 也得了”[7]。钱穆先生还在后面做了解说:“道, 人生之大道。人生必有死, 死又不可预知。正因时时可死, 故必急求闻道。否则生而为人, 不知为人之道, 岂不枉了此生? 若使朝闻道, 夕死都不为枉活。因道亘千古, 千萬世而常然, 一日之道, 即千万世之道。故若由道而生, 则一日之生, 亦犹夫千万世之生矣。本章警醒人当汲汲以求道。”[8]
总体来说,宋代之前的学者们将此阐释为“政治之道”,自朱熹之后至近代的学者,阐释为“理”。 并且,朱熹一派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近人释“道”也多采用朱熹的观点。 众说纷纭,那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在孔子那里“朝闻道”的“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首先,朱熹将“道”阐释为理,杨伯峻把道解释为真理,其中有当今时代的因素。但常识告诉我们,得到真理并不难,书上到处都是真理。一个人一生需要懂得的道理很多,如果因为明白一个道理就要去死,那不知道要死多少次。明白道理并不是为了去死,而是为了更好地做事。闻道不难,难的是对真理发生真切的体悟,并切实去践行。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9]
而宋代之前的学者们,将“道”阐释为“政治之道”。《十三经注疏》中“朝闻道,夕死可矣”一章注为:“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疏为:“此章疾世无道也。设若早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 [10]。从《左传》,《史记》对孔子的记载以及《论语》一书中孔子的言行可知,孔子周游列国,不为做官,旨在行道。但是当时没有哪一个国君能够真正实行孔子的政治主张,他的“仁”的思想学说不能收到统治者的重视,治国理想得不到实现,这是孔子一生最大的遗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孔子的有生之年看不到仁政的实行,即“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如果孔子能够看到他的“仁”的政治主张得到贯彻,实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哪怕是刚刚听到,他也就能够死而无憾了。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应该说是合乎历史的。但这种理解只是就孔子自身的人格精神而的,这句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道”的含义要更加丰富深刻。
综上所述,历代名家的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不尽全面,我们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理解这句话,即把“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放到孔子的时代,结合孔子的生平,才能得到更为合理的解释。
孔子从来不把知晓“道”作为最高目标,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者,而是一个实干家。孔子的人生最高追求是 “仁”,人生的目标不是“知道”,而是修己成仁 ,变天下“无道”为“有道”。《论语·学而》篇记载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学文 。” “学文 ”属于 “知”一类 ,孔子将其归之为“行有余力 ”后之事 ,其态度非常明显 。孔子认为德行是第一位的,重德甚于求“知”,他是不可能鼓励“朝闻道”而“夕死”的。
并且,孔子认为“闻道”不难,难的是改变世间的“无道”之局。所以仅仅在“闻道”之后就甘于赴死,而不去“行道”,是不合理的。《論语 ·阳货》记载:“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认为学道并不难,不但君子可以学道,小人也可以学道。所以孔子不认为“闻道 ”是难事 ,不以“闻道”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综上所述,孔子认为,“闻道”不难,难在“行道”。
《孟子·尽心上》记载:“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11】舜住在深山中,与树木、山石为伍,与鹿和猪相伴,跟野人差不多。可是,当他听到一句良言,看到一桩善行,就立即去付诸行动,就像江河决堤,无人可以阻挡。所以孔子才会如此推崇像舜一样的先贤。但毕竟不可能人人都能达到如舜一般的境界,所以“行道”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一旦我们“闻道”,就应该去实践这个“道”,为了捍卫这个“道”,甚至不惜牺性自己的生命,舍生取义。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的深刻内涵。这一内涵可以从孔子的生平经历中得到印证,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辗转奔波,只是为了有国君能够采纳他的政治主张。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孔子的思想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孔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统治者的采纳,便转而修书讲学,培养弟子,通过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宣扬儒家的思想学说,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孔子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了实现理想,孜孜不倦,死而后已。“期闻道,夕死可矣”也是孔子一生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
其次,“朝闻道,夕死可矣”还强调一种牺牲精神。《论语·泰伯》记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卫灵公》记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都说明了在孔子看来,我们为了实践这个“道”,应该有牺牲精神,将“道”置于生死之上。
后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孟子·告子上》记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2】“义”是合理的事,是应该做的事,“舍生取义”就是为了心中的“道”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知道了仁义的道理,就要终身实践它,就算为此牺牲性命,也无怨无悔。
孔子的“杀生以成仁”,孟子的“舍生而取义”,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生动诠释。
立足于孔子所处的时代,结合以上所说的实践精神与牺牲精神两点,便不难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真正内涵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从孔子的时代流传下来,发展到了今天,被无数名人大家所钟爱,奉为终身践行的准则。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文集名为《朝闻道集》;著名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原名王昭闻,后改取此名,以“朝闻”为名:就连当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也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朝闻道》。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熔铸了时代精神,这句话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
立足当下,我们不妨将“朝、夕”看做是互文的用法,朝闻道即朝夕闻道,夕死即朝夕死, “朝闻道,夕死可矣”,即“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求学问道必定要有朝夕不懈,始终如一的精神。
我们不必纠结于“死”,或者强行把“死”解释成别的意思。“死”有死而后已之意,“死”强调的并不是赴死,而是坚持到底。“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只是一种迫切愿望,闻道后的喜悦和满足,是很难描述的,或者说很难将这种感受传递给他人。但我们如果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便很容易让其他人理解这是一种什么心境了。
如今的时代,不需要我们孜孜以求,渴望实现政治理想,但孔子这句话中的精神意蕴是不会过时的。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应该做到心中有“道”,并努力去实践“道”。
参考文献:
【1】【3】何晏:论语集解,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2】黄侃:论语义疏,中华书局,2013-11
【4】朱熹:《论语集注》卷二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5】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3)
【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7】【8】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9)
【9】王弼:《道德经注》,凤凰出版社,2017
【10】【11】【12】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任瑾 2000.7.31 女 云南曲靖 本科在读 汉语言文学,不分方向
赵智为 2002.3.12 女 海南五指山 本科在读 汉语言文学 不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