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书啦
2022-07-07戴琰
戴琰
【关键词】教育引导;学生发展;教育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7-0077-02
“好消息!好消息!”学生小鹏跑进教室,一边喘着气一边大喊。
“什么好消息?”
“快说!快说!”
“嘘——”他把手指放在嘴前,卖起关子。
“快说吧,不要卖关子啦!”
“我们的第10篇小说发表啦!”
“哇!”
“万岁!”
孩子们围着小鹏,争抢着翻看他手里的书。
故事要从一篇日记说起……
那天,我正在批改学生的日记,其中一篇的纸张卷曲,笔墨也晕开了,字迹模糊。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细细读来:“亲爱的老师,已经深夜了,可我不想睡。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这几天我总是心绪不安。一想到要离开你,离开同学,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日记的主人是小鹏,一个大大咧咧的阳光男孩,我没想到他会因为毕业分离而感伤。
我留心观察了几天,发现班上的孩子们课上、课下都在忙着传同学录、写留言簿,他们忘记了课前准备,放弃了课间休息,头也不抬,话也不说,一心扑在毕业留言上。班级里弥漫着浓烈的离别情绪,大家普遍情绪低落,也不爱笑了。
我也跟着焦虑起来。任课教师们也纷纷表示学生们最近上课状态不佳,情绪低落。一些家长也向我诉苦,孩子们在家也爱胡思乱想,有些孩子甚至由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恰当,引发了亲子间的矛盾。
看来,孩子们对老师、同学们的过度依恋,已经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一份情感束缚。我该怎么办呢?
每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我总会翻翻班务日记:上学期期末,小美要转校,我撰写了一篇散文《挥手告别》,帮助她打开心结;开学第三周,学生作业屡屡出现问题,我写了一篇微小说《作业调包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清明小长假,小宁和妈妈发生冲突,我写了《奶香里说“爱”》,启发他用心感受亲情;孩子们争抢着吃鸡块,我们合作写下了《鸡块战争》……
写!既然我们都爱写,为什么不从“写”入手来解决问题呢?
班会上,我故作调侃道:“最近,同学们都在忙着写同学录。听说,有的同学吃不好、睡不好,还没少哭鼻子呢!”
孩子们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趁机说:“除了写同学录,我们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吧!让我们一起写一本书,写一本属于我们班的书!”
他们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又补充道:“老师、家长都可以参与写作,如果质量高,我们就印刷出版!你们愿意参加挑战吗?”
“如果出版了,那就是一本可以回味一辈子的书!”
“太赞了!我已经等不及了!”
“老师是作家,我们也是作家!”
教室里立马炸开了锅,孩子们热情高涨,而我又不免担心起来。
“写书虽好,可要是耽误了日常学习和休息怎么办呢?”
我和孩子们一致决定要制定师生公约,借助班会,我们约法三章:合理分配时间;学习第一,写作第二;师生间相互监督。
班会结束后,孩子们把离别情绪全部抛在脑后,忙个不停。他们翻遍往年照片,自发进行“头脑风暴”,列下要写进书里的“候選事件”。分享事件时,我们时而笑语盈盈,时而热泪盈眶,在幸福的回忆里穿梭着。大家集体投票选出“获胜事例”后,又马不停蹄地举办了“竞标写作”活动。当我们将写好的故事分享在班级群时,任课教师和家长们都不住地赞叹。
可是,问题来了。主意多、笔头快的孩子自然乐在其中,不擅长写作的孩子该做些什么呢?
我邀请班干部们共同商议,改进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各有所长,各有分工。“搜集员”负责挑选素材,“小写手”负责撰写文稿,“绘画师”负责绘制插图,“信息员”负责将文稿输进电脑。将热情参与和有序开展相结合,将个体差异与集体同行相结合,注重情感体验和群体实践,促进写作活动的良性开展。最后,我们投票决议,将这本书取名为《3班异闻录》。
“写书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写书治愈法”也势头正好。我趁机鼓励孩子们把对学校的不舍、对师生情的眷恋、对毕业季的憧憬与焦虑全部写进故事里。之前还忧虑重重的小鹏,主动承担了挑选素材的任务。他在重温美好和展望未来的使命感下出谋划策,不但圆满完成了任务,还收获了好心情,更在日记本上画上了大大的微笑。
4个月后,好消息传来——我们共同编写的《3班异闻录》,将在年底出版发行!108天,16万字,17篇小说,其中的11篇还在省、市级报刊公开发表!
孩子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消解了情绪和矛盾,共同解决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而我也明白了教育需要最朴素的情感和永不停止的探寻。立德树人润童心,教学相长共发展!正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