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养成教育的成因分析及培养路径

2022-07-07王鑫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养成教育培养路径

【摘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主要通过开展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把各种道德规范变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生态伦理观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遵守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协调发展关系,理智而友善地对待自然界,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完整与稳定,并把它变为每个人对自然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自觉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

【关键词】养成教育;道德关爱;培养路径;教育培养;自觉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4--02

对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养成教育的关键,就是教育引导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正确树立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它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要素。新文明观规定:生态文明建设除了解决环境问题,还包括经济、生活、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资金、政策、法规、体制、管理等问题。这里核心是“人”的问题。因为历史上任何文明问题都是人的文明。人不仅是环境行为的主体,更是生态文明的灵魂,是人对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和谐共生”价值追求的结果。如果人没有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制度体系再完整,也可能面临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尴尬。所以,人的教育是宗旨,只有认真分析影响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养成之因,才能找到教育培养的途径,最终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思想基础,为绿色贵阳、生态贵州、最美中国建设培养人才。

一、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养成教育成因分析

(一)主观方面

调研发现:今天的大学生们几乎能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与紧迫,也对认知的国家、省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认同和拥护,但参与程度太低,没有把自身摆进去,把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知行脱节。其原因在于学生道德意識缺失,辨识能力弱,思想意志不稳定,独立思考性较差,自我反省能力缺乏,对任何事情较多的是被动接受;生态意识差,实践能力不强。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不理智不合理消费都存在,总之就是缺乏生态道德观念,有点唯我独尊思想,但又看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认识不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更不愿意去多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和处境。

(二)客观方面

首先是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类永远希望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上,企图完全掌控、征服和主宰自然思想导致人在考虑生态问题时总是从自我中心,忽略自然的客观实在性,最终造成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影响了整个生态文明进程。

其次是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利益诱惑大多数人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忽略了让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效益,忽略了在获得成功时将付出空气、大气、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的高额成本这种不等价交换的代价。

第三市场经济让人变得急功近利。只想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自身利益最优化。只知道从自然界索取恩惠而忽略对周围环境的关爱和保护。这样的经济思维和生态伦理道德潜在的影响大学生生态伦理态度和教育的效果。

未形成大中小学生态伦理观教育贯通体系,环境保护教育不够、生态实践教育欠缺,部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重视不够,专业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乏力,社会媒体环保宣传不透彻更影响了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

二、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养成教育培养路径

在绿色发展理念大背景下,面对在全球生态环境状态,针对上述影响学生生态伦理观养成教育成因,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群团、自我养成教育多方作用,协同推进才能完成培养之目的。具体路径为:

(一)学校教育是重点

1.整合教材内容,形成完整生态伦理教育体系

建立完整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是提升大学生绿色素养的前提。而知识体系的培养是需要学校教育系统完成,并贯通教育的全过程。思政课是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特点,整合教材内容,各有侧重地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伦理观教育体系,传递给学生丰富而又系统的生态伦理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会学生从哲学视角,用唯物辩证法和方法论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科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沿着科学发展观内涵和要求,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观的内涵、要求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总部署和如何“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为轨迹,引导大学生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方位了解,增强生态保护责任和历史担当。《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从道德和法律层面讲清二者关系,告知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学生践行生态文明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和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法则。《贵州省情》应针对学生认知,结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和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以贵阳人文、地理、气候、景观、产业为典型范例,贯穿生态文明知识要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要求,落实好个个体责任。将《生态文明教育读本》与《贵州省情》有机结合,有侧重的让学生了解贵州得天独厚气候、物产、民族风情、名胜风光、产业经济、爽爽的生态城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州”的情感和心系祖国、报效国家的决心。这样的体系性教学,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3.通过学科渗透,在传递知识中培养学生绿色意识

课堂是知识传播、文化传承、信息传递的殿堂,更是养育人性、培养人格的圣殿。学科教师结合生活、身边实例和专业行业所需,在教学中渗透生态、绿色、环保、循环、低碳理念、节能减排责任意识,学生在增长技能同时也养成了对专业的敬畏,知道未来的行业发展所需和产业标准要求,知道如何取材、惜材,增加学科知识兴趣,增强道德责任感和绿色环保意识。如计算机课程中让学生利用模拟软件代替真实设备进行操作节约资源,明白材料精准预留和网络优化、电脑屏保都能节约资源的道理,教室7s标准化管理传递绿色、节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材料老师从接地气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从身边衣食住行相关的材料入手,讲讲材料的分类、特性,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养成绿色、循环、低碳等节约资源的习惯,讲透生活中的化学、物理、生物和材料。在实训课中节约用料和用什么样的料,电器能耗、房屋装修材料、首饰材料的选取等问题;文科教师以课程创意,直接参与环保创作比赛等。让学生在学中领悟其义,在心种播下“爱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的明天”种子。园艺专业通过开展园艺体验、种植、陶艺等社会实践课让学生接触生活、亲近自然、爱护自然。通过这种“知行性”的培养,将习得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态度和信念,最终落实到行动和未来的工作。

4.通过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学生生态伦理观念

人总是在文化熏陶中成长。犹如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人们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因为理智行为大多数是由教导而生成和培养起来,伦理行为则由习惯熏陶而出。而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足够的重复和教育环境的有效影响才能从质变到量变转换。但任何一种环境都会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干净、整洁、优美、开阔、有序、有情的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乐观心态、高雅审美、高尚道德、良好行为的形成。校园犹如伊甸园,道德实践环境、校容校貌、学习生活条件、管理制度等对学生的自律品质、自觉行为、伦理观念有本质作用。健康优美、浓郁文化、和谐向上、求真务实的校园生活,能陶冶大学生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探求真理,有利于大学生观念行为养成。

常言说,习惯成自然。当人们的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自然成为习惯。一当习惯养成,就会使偶然行为变成必然行为,不经常行为变成一贯的行为。学校围绕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经常组织学生广泛社会调研、送环保下乡,举办如节水节电、维护和养殖花草树木、“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各种日常活动,让学生生态伦理观念养成从自觉到自律转变。使绿色贵阳、生态贵州、最美中国在件件小事的落实中实现。

6.通过考核评价,在制度约束中养成自觉行为

通过建立奖罚、监督机制,规范学校制度和学生行为准则。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文明修养、公共道德、生活秩序、生活行为具体要求,定期督促检查,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和考核评价,规范学生行为,自觉树立规矩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指标体系分解层层压实,人人有责,用评价机制引导人的行为转变。自觉树立责任意识。

通过开展“文明在身边、观察发现问题”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省身。通过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纠察,参与对不文明行为曝光和讨论“不文明的那些事儿”,“被破坏的环境”为题的现场教育等奖罚监督机制,监督学生行为举止得体,提醒学生自觉文明行为,树立崇尚文明为荣、破坏文明为耻的理念,自觉树立行为底线意识。通过学习法规制度,实现从他律——自律——自为转变。

(二)家庭教育是核心

人的行为习惯养成是长期的,某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终生性,很难改变。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很重要。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辈子的老师,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所养成的性格习惯、伦理观念、行为方式、价值理念与父母、家庭成员及亲朋好友的生活行为方式、习惯爱好、环保意识和理念直接关联。

在三观形成上,孩子对自然界的认识和观点,都来之于家庭成员对这些问题的态度,慢慢形成对某类事情定式思维。如对太阳、月亮、地球、外星球的关系,对雷电形成,对天气變化的认识、山洪暴发原因,对四季轮回的理解,人为什么要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我从哪里来?来到地球干什么?人为什么会死?等等,这些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伦理观念的第一概念首先来自家庭。当在接受新观念时,习惯用已有观点作对比、对照,所以父母及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是关键。

其次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养成方面,父母、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举手投足都影响着孩子。

(三)社会教育是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现实性、社会性、受制约性和人的活动具体性进行论述。社会中真善美与假丑恶一切现象都会给人带来直观感受,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念。

在绿色发展理念大背景下,社会应当担负起对人基础教育的使命,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开展与环境相关的社会公德教育,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以项目化形式开展主题宣传,通过各种公益汇演、公共文化活动讲解员等活动,提供条件并鼓励各级各类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讨论,让学生以主人翁身份将自己的认知、情感、转化为奉献社会的行为。

(四)自我教育是关键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包含人自身、人的需要和有意识的劳动。当人在获得尊重和权利的同时,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就要主动认识世界,进行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而这个生产性实践活动,是在人的支配下有目的、有意识的使自然界按照人的愿望发生改变。但人在要求自然界满足自己愿望时,又必须要反铺自然界同等的义务和道德责任。实现这种伦理道德,需要人的自觉和自律意识。因此,自我教育在学生生态伦理观养成教育中起关键作用。

由于社会现实需要,人最终要实现从意识到行动转变,从理论到实践的终结。这种自我行为转变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自我态度——对待生活态度。

在思想上注重将生态文明价值观主动摄取并上升为人生信仰的人,就会自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公平对待大自然。犹如贵州绿水青山潜在的价值会变成聚宝盆,只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就保住了金山银山,只要保护好了自然生态环境,就等于留住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如果谁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就等于自断发展前途的辩证道理。做到“知足者富,知足常乐。只有“节制”人类欲望,才有“幸福”未来。

参考文献:

[1]董研林,贺升杰.当代大学生伦理观教育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2017-11-25.

[2]汤君,靖小琴.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初探[J].科技创业月刊,2017-04-25.

[3]王玉雪.当代大学生伦理观教育研究[C],重庆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4-05-25.

[4]程景玲.高校思政课渗透生态伦理观的路径选择[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3-05.

[5]田媛.当前高校学生生态伦理观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06-15.

[6]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探析[J].群文天地,2011-04-25.

[7]刘静.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8]刘增朝,陈俊.和谐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文化[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12-01.

作者简介:王鑫,女,贵州遵义,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项目名称: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养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9szk009)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养成教育培养路径
民办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在五年一贯制大学生教育培养中的应用实践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当地区域经济
浅析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