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训教一体化:新时代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2022-07-07卞华锋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2年6期
关键词:精神境界政治素养

【摘 要】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对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进行研究,鼓励思政课教师研读教育理论、“四史”知识、政策方针、传统文化,向名师和党员同事学习,在团队建设中互助共进,提高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思想境界、育人水平、科研能力。以研训促教学,以教学带研训,“研训教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助力小学思政课教师快速成长。

【关键词】研训教一体化;小学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精神境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6-0063-04

【作者简介】卞华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江苏苏州,215122)小学部教导主任,一级教师。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紧接着,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准确把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时代要求,全力确保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效。[1]新时代教育需要建设一批素质优良的“四有”好教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的“研训教一体化”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模式立足校本教学实际和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充分发挥统编教材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点,推动各学科融合思政理论内容的建设,在道德与法治、语文、美术、劳动等学科强化思政教育,加快各个学科教师思政理论素养的同步发展。我校加强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力度,构建“研训教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研”是教研和科研,“训”是培训和学习,“教”是教学实践,“研训教”三者融合运用,以研训促教学,以教学带研训,形成新时代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研习思政理论文献,全面提升小学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

针对思政教师的独特性,思政教研组成员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整理,从教师发展的基本规律、项目课程理论、课堂实践案例等方面收集、汇总资料,供教师研读学习。

1.研读与内化思政育人理论

小学思政课教师应多阅读原著和原文,体悟文章的深意和原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并将扎实的思想政治学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为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我校引导思政课教师阅读经典的思政教育论著和最新的期刊文章,除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外,还要研读美育、劳育等塑造人格方面的文章,学会在各学科渗透思想政治内容,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

2.研读与积累“四史”基础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亮学生心灵,教师要有较强的党政知识基础,熟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如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时,我校组织教师参加“百堂优课迎七一”黨史教学研讨活动,凝聚“红色”力量,激发教学智慧。“四史”学习增强了教师“四个自信”,使教师提升了教育情怀,不断站稳讲台。

3.研读与领悟教育大政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校引领思政课教师把握好育人方向,深入领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多思考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更多的新时代教育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多渗透、多运用、多影响学生。小学思政课教师需要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1]我校引导教师要时刻坚守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坚定理想信念,全程把控正确的育人方向,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4.研读与厚植优秀传统文化

若要在小学课堂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则先要夯实传统文化底蕴,厚植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团结精神。我校在师训讲座中注重培育教师的家国情怀,培育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担当、精忠报国的满腔热情、愚公移山的毅力和精卫填海的勇气。我校要求教师学会挖掘中华文明瑰宝,以此作为思政教学素材,借助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如2021年,我校张向阳老师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中以“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为授课内容,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广泛好评。

二、学习先进典型人物,全面提升小学思政课教师精神境界

对教师的培训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指导,更要有精神的引领,要把“四有”好老师的要求渗透在“研训教”活动中。无论是全国著名教师还是身边的好教师,都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思政课教师应该是走在教育队伍前列的尖兵,是一面飘扬在教育阵地上的旗帜。

1.学习全国教育名师模范,树立理想,争做教育专家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精神支柱。我校把全国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分析作为培训内容。例如,我校要求教师以于永正、斯霞、李吉林等老一辈名师为榜样,不忘初心,终身从教。《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相关文件强调了思政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和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激发了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信念向更高的目标靠近。在2021“苏州师说”融媒思政季党史学习教育比赛中,我校赵程青老师怀揣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不懈努力,过关斩将夺得了总决赛冠军。

2.学习身边党员教师风范,脚踏实地,践行立德树人

我校在党建工作中提出“跟我上,我负责”的口号,要求党员教师拥有实干精神,冲锋在前、担当在身。党员教师成了全校教师的表率,发挥了带头引领作用。例如,我校党员潘美娟老师坚守讲台三十年如一日,除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还成立了“星澄暖心学堂”,为接送35位困难的学生,每天开展延时服务到晚上8点,用行动树起教书育人的标杆,彰显党员教师的风范。“双减”之后,我校教师在党建的引领下,全员攻坚克难开展延时服务,奉献自己的爱与力量。

3.打造教研团队共建典范,城乡互助,实现共同进步

杜威在“团队学习”的论述中,强调了共同体发展的民主、公共精神,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如果他们都认识到共同的目的,大家关心这个目的,并且考虑这个目的,调节他们的特殊活动,那么他们就形成一个共同体。”[2]可见,组建团队学习共同体不仅要关注团队成员的利益,还要关注共同体的利益,甚至是共同体外的公共利益。由苏州市思政学科带头人领衔的“思政种子教师团队”是我校“十四五”时期人才建设的培育项目,该团队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引领青年教师高质量发展。我校利用已有的名师工作室,形成“名师—名师工作室—思政种子教师团队”的纵深部署,借助团队力量培养青年教师。我校与外地学校合作共建,我校的“乡村思政教师培训站”与新疆、贵州等地多所学校进行结对帮扶,由思政种子教师每周进行公开课直播、多地线上评课。2021年12月,曾参加援疆的陆泉明校长带领我校教师与新疆霍尔果斯市丝路小学教师进行线上研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为内容,架起两地的知识桥梁,同筑思政育人之路,共育民族团结之花。

三、打造高品质思政课堂,全面提升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

课堂是思政课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若要在小学各学科课堂里渗透思政内容,教师则要研究教学方法,向课堂要质量,向40分钟要品质,提高育人实效。“研”是着眼点,“训”是途经点,“教”才是落脚点,在“研训教”中让教师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情智共生。

1.模仿起步,上出规范高效的思政课

课例研究是最直接的教育科研活动,教师能较快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形成教学经验,提升育人能力。教师要用“工匠精神”细致打磨优质课,在研磨与创新中提升课堂品质,同时不断提升个人魅力,让学生乐学爱学。我校引导青年教师从模仿优秀教师的课例开始,在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语言组织、节奏掌控等方面反复揣摩,最终转化成自己的教学技能。我校指导教师观摩“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苏州市线上教育课以及校内骨干的优质课,备课组定期开展共同学习一位名师、一节优课、一个片段的活动,教师课后交流评课,进而模仿运用。

2.反思提高,上出独具风格的思政课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会反思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我校要求教师课前有反思,预演课堂上的精彩环节;课中有反思,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即时生成课堂智慧;课后有反思,回顾一节课的得与失,总结记录,梳理成文,不断积累教学智慧和育人经验。课堂上有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开启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教学相长,教师在反思中提升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促进专业成长。

3.竞赛升格,上出有品质内涵的思政课

各级教学竞赛、说课演课竞赛、基本功竞赛都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赛前准备,高强度地磨炼基本功,在创新创优中积累教学经验。思政教研组就某次竞赛开展深度研讨,协同共进,参赛教师和参与研讨的教师通过不断反思,分享得失,取长补短,以竞赛为平台提升自我,也推动了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发展。每年能参加县市级以上竞赛的教师数量有限,我校就在校内多举行赛课活动,如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年级组同题异构等公开课,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评价,以赛促练,提高教师课堂表现力。

4.课题研究,上出有思维深度的思政课

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催生自己的教研微課题,再研究微课题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惑,让课堂催生课题,再让课题回归课堂,有效整合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让教研服务于教学,促进小学思政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我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思政课题研究活动,或主持规划课题,或进行微小课题研究,每位教师抓住一个研究点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一段时间后进行总结提炼。课题研究是着眼点,课堂教学是落脚点,引导小学思政教师抓住研究点,将教研、课题、课堂有机结合,三位一体协同并进。如我校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追求中小学课堂自然衔接,自2021年起就以“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研究课题,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联合教研,在智慧碰撞和深度思考中生成多个优秀课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最优秀的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迈步走向新时代的中国教育的必然应答。在“研训教一体化”的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工程中,“研训教”协同发力,思政理论和教学实践融会贯通,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培养了一批批适应新时代教学需要的“四有”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郭榆.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探析[J].教育评论,2020(3):88-94.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92.

猜你喜欢

精神境界政治素养
推己及人
林黛玉结局之谜
加强高校党建 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简论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平淡自然、孤高拔俗——略谈文徵明雪景山水
艺术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高校辅导员必须提升政治素养
谈编辑的政治素养
“生活世界”视野下的反腐倡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