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的思考

2022-07-07上城区委改革办

杭州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全域协同居民

上城区委改革办

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单元统合、资源统筹、部门协同、平台赋能、积分打通、服务整合、镇街竞赛等作用,更好地推进建设工作。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加快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有利于统筹谋划,全面整合各项公共服务资源及空间场景资源,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优质化,促进未来社区建设从“盆景”变“风景”。

行政区划调整后,上城区行政辖区面积为1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133万人,下辖14个街道,共有村社201个,其中社区197个,村4个。目前,上城区聚焦城市有机更新,有序推进创建全域化未来社区,实施全域化老旧小区改造,全域化展示独具韵味的区域风貌。同时,上城区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具有单一辖区的自主性、问题复杂的典型性、类型多样的示范性,更有可推广性。基于上城区目前的现状,现提出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的建议如下:

科学确立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思路。以“人民至上,美好生活;整体谋划,分级分类;资源统筹,合理设置;坚持品质,体现特色;党建引领,社会协同”为建设原则,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着力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发挥全域创建的优势,整体谋划未来社区的布局与建设。统筹上城区相关建设资源,全力推进规划“一张图”,设施“一张网”,行动“一盘棋”。同时,建设重点突出六大方面:突出邻里中心,集成配套空间;突出数字赋能,实现智慧互联;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居民自治;突出服务功能,协同政府市场;突出文化保护,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全域优势,争创全域标杆。

合理确定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目标。制定总体目标,按照“一年出标准、三年创品牌、五年全覆盖”的工作进度,分类分步推进具有上城特色的未来社区建设,力争成为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引领区。同时根据年度进行目标细分:2021年打造标准标杆、2022年加快复制推广、2023年创建品牌特色、2024年全域高效推进、2025年实现全域建成。形成领跑级、示范级和基本级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格局,成为共同富裕示范窗口、美好生活上城品牌、整体智治创新样板。

合理确定全域未来社区分级分类:领跑级,优于省未来社区建设标准,包括指标高于省级,场景多于省级,主要适用于新建类未来社区;示范级,达到省市未来社区创建标准,主要适用于新建类未来社区或者既有商品房社区;基本级,立足环境特色、功能内涵、区位特征等基础条件,基本实现一老一小等基础公共服务需求,形成社区善治、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新时代社区模板。规划新建类(地铁TOD结合),以地铁车辆段上盖和地铁站点为重点,注重用地与交通协同、盖上与盖下协同,系统性打造未来社区场景体系;拆改结合类,既有拆除重建区块,也有整治提升区块,注重两者的资源共享、邻里融合;整合提升类,可划分为城中村安置房结合型(三堡)、商品房结合型、老旧小区结合型、历史街区结合型。

突出全域未来社区场景与指标特色。场景建设层面,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挥优势,体现特色”为建设原则,进行场景指引。领跑级及新建类,创新应用场景,丰富场景内容;示范级及拆除重建类,响应省级场景;基本级-商品房结合型整合提升类和老旧小区改造结合型整合提升类,保证邻里、健康、教育、治理、服务等五个必配场景及标准,前者酌情增加建筑、低碳、交通、创业等四个选配场景,后者对建筑、低碳、交通、创业等四个选配场景不作要求,但要用好社区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场景。指标设定层面,以“必要性(非用不可的指标)、底线性(明示不得突破的指标底限)、可行性(为鼓励先进,提出切实可行的高标准指标)、包容性(为了鼓励创新,体现特色,在规定指标之外,可以提出自选的特色指标)为设定原则,进行指标指引。领跑级及新建类,根据新场景或者既有场景的条件,可以制定新的指标;示范级及拆除重建类,响应省级的33项指标;基本级-商品房结合型整合提升類,保证邻里、健康、教育、治理、服务等五个必配场景的指标,酌情增加建筑、低碳、交通、创业等四个选配场景的指标。

加强空间与资源共享。实施空间资源公平共享,加强设施规划及社区周边国企事单位闲置用房盘活利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设施配置的公平性。同时通过建立医联体、医共体,名校集团化布点,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向全区覆盖,加强公共服务品质提升,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实施空间资源互惠共享,处理好城市与社区的内外关系,盘活和用好社区周边的城市资源,为社区服务;处理好社区之间关系,强化社区之间的优化组合,处理好未来社区规模关系。实施空间资源效率共享,突破小区围墙限制,优化社区步行系统,增加平面可达性;在社区之间上架人行天桥,连接两侧商业设施,增加立体可达性;将公益性、微利性、营利性社区服务设施集中建设,形成一站式服务中心,增加功能复合性、综合性;选择合适的社区内部道路,白天供车辆通行,节假日或晚上可以限制或禁止行车,成为商业活动的场所,进行功能短时的改变和叠加。实施空间资源情感共享,通过历史文化情感联结、活态文化情感联结、文化标识情感联结、文化活动情感联结四种方式,强化社区居民的情感联结。实施空间资源艺术共享,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共建活动,对社区围墙、建筑立面、小区道路、公共场所等开展艺术墙绘,组织艺术爱好者举办艺术作品展、创作交流等活动,将艺术空间化,空间艺术化,提升社区的文化味、艺术气息。

加快数字化改革全域推进。以实现“投入节约、时间节省、效率提升、效果增强”为目标,建设数字化平台统一架构,实现治理端无缝对接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城市大脑,形成街道驾驶舱,纳入城市社会治理系统;服务端根据基本服务+增值服务的原则,建立服务提供商白名单、黑名单制度,约束和保障应用场景的有效落地;运营端按“减人增效”原则,推荐实践效果好的管理系统,鼓励试点、共享优先。发挥全域创建的优势,整合全区相关资源,加强数字化协同,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形成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同时在使用环节注重数字化的人文关怀,考虑不会操作手机的老年人、失能或需护理的人群的使用便利性,在线上操作之外,为居民保留可以手动、人工操作的线下选择,彰显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增强资金筹措与社区运营能力。资金筹措层面,以三方协力(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居民主人)、政府管控(政府资金投放体现人人享有的公平性、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保底线的救济性、发挥杠杆效应的撬动性)为基本原则,进行模式转型,从高投入、高周转、高回报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向长投入、慢周转、低回报的城市运营商模式,针对规划新建类(地铁TOD结合)、拆改结合类、整合提升类等不同社区进行分类指引。社区运营层面,建设运营“双规合一”,谋划建设投入成效;推行运营“社区资产”,探索维护资金平衡;允许设立“社区基金”,营造自我造血机制。积分流通层面,目前,各个社区为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均采用了积分制,分基本积分(指垃圾分类等必須做到的事项,不可兑换)和服务积分(指做公益或为社区居民服务,可兑换)两个部分。建议统一设立积分登记、流通、交换平台,通过折扣方式,推动各个社区的积分进行流通,充分发挥积分正向激励的作用。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党建引领,强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引领社区其他各类组织和社区居民形成共驻、共建、共商、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实施区域党建共建,街道建立基层党建共建委员会,建立健全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形成契约化的共驻共建共享机制。政府统筹,切实履行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对社区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下沉到社区;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并行机制,百姓基本需求坚持公共服务,增值需求向市场购买服务;制定社区工作准入制度,落实社区工作减负负面清单。社会协同,整合辖区资源,培育社会组织,促进“四社联动”,鼓励专业机构、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未来社区建设。居民参与,加强居民协商、社区自治。完善未来社区创建的制度设计,设立“旧改督导团”“民情小圆桌”平台及渠道,将居民参与机制落实到意愿征求、方案设计、方案表决、建设监督、验收通过等关键环节,真正体现“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和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加强政府部门协作与分工。加强工作协同,共定标准、联合审查、共推政策,进行横向协同;在省、市、区不同层级间进行纵向工作、政策协同;牵头部门建设局与各专班成员单位进行工作协同,组建全域未来社区专家委员会,为统筹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工作布署,强化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进度完成考核机制,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构建“试点先行—全域动员—摸底调查—科学规划—压茬推进—分批验收—总结经验”的工作流程。同时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保障、创新服务支撑、落实考核评价、营造良好氛围,建立保障机制。

猜你喜欢

全域协同居民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石器时代的居民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