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骨”的起源

2022-07-06刘强

今日文摘 2022年18期
关键词:王徽之书圣名士

身处现代的我们,对于网络流行语“上头”“摆烂”“绝绝子”已经司空见惯。但很少有人知道古代流行什么词汇。

若论起古代流行词,“风骨”则首当其冲。仅仅两字,无数文人墨客都为其折腰,并留下许多文字来赞颂它。为什么“风骨”二字有如此大的魔力,真正的风骨,又到底是什么?

这就不得不提“风骨”的起源。

起初“风骨”主要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上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对“风骨”有相对系统完整的论述。研究认为,用“风骨”来形容人物,始于汉末。此后“风骨”二字含义不断深化,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

人们认为,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未酬的惆怅幽怨。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魏晋时期的名士,各个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比如:有一代书圣王羲之,面对前来择婿的当朝权贵,他毫不在意,袒胸露乳,顾自躺在床上,却被选为佳婿,后世将其称为“东床快婿”;有名士王徽之,大雪之夜兴致勃勃划船去见自己的朋友戴安道,可是到了朋友家门口之后,却没有进门,而是原路而返,因为自觉已然尽兴;有能为青白眼的阮籍,喝醉了酒,直接倒在有夫之妇身边呼呼大睡,丝毫不顾及别人的眼光和周遭的闲言碎语……

正如对魏晋文化有着20多年专业研究的同济大学刘强教授所言:“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致使生灵涂炭;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

魏晋名士的这种自如潇洒,也让风骨二字多了别样的韻味。

真正的风骨,从来就不是忸怩作态,不是看人下菜,而是自有一股风流,自有一股精神,活得从心所欲,潇洒肆意。

适用话题:风骨

(方腾荐自《小品文选刊》)

猜你喜欢

王徽之书圣名士
《世说新语》里的三种名士
王羲之和鸭儿饺子铺
未知生,焉知死
《世说新语》:在奇闻轶事中感怀魏晋名士风骨
给俺吹个曲儿
给俺吹个曲儿
浅析王羲之书法在唐宋书法史中的地位
名士雅趣——谈王镛砚铭艺术
战国诸子名士的求功成名之路与学术传播之路
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