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怪的志愿者

2022-07-06容奇侠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竹篙竹排箩筐

容奇侠

龙和是晚报的见习记者,这天接到报料,有人在清湖义务捞垃圾。龙和闻讯,立马赶去。

清湖在建设局与旅游局之间,两局都想把它开发成景点,但谁也不让步,最后市里说,水域是国有,不属于任何单位。这样,原生态的清湖就成了市民垂钓的乐园。人一多,商家便看到了商机,纷纷购置竹排、木船、摩托艇招徕顾客游湖。因没人管,几年下来,湖上漂了各种垃圾,很影响市容。卫生部门见状,勒令商家停止非法营业。

龙和赶到湖边,果然看到一个穿着橘色救生衣的男子正撑着竹排在湖上打捞垃圾。他不但捞水面的塑料物,还用竹篙把沉在湖里的垃圾搅起,之后用火钳夹到排头的箩筐里。

龙和见那人捞得十分仔细,大有要把湖里垃圾消灭之势,不由得一阵感动。清湖的环境问题曾被曝光过多次,但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因隔得远,龙和看不清那人的面孔。他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快12点了,猜想那人一定会靠岸吃午飯,到时再详细采访。龙和用单反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就坐到湖边的榕树下“守株待兔”。

12点半,那人终于收工,撑着竹排朝榕树而来,竹排上的两只箩筐里装满了垃圾。到了跟前,龙和看到那人的救生衣上印着“环保志愿者”几个字,再看那人的面容,清瘦,黧黑,胡子拉碴,一看就是长年在野外劳作的人。

竹排一靠岸,龙和便迎上去同那人打招呼,并自我介绍说他是晚报的记者,可那人只看了他一眼,将竹排插稳后,用一根湿漉漉的木棍挑起两筐垃圾就走。龙和跟上:“师傅,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那人没有反应,走得风快。龙和不甘心,小跑到前面拍了几张照片,之后拦住那人去路,又问了一遍。那人这才停住脚步,指指嘴巴,啊啊了两声。原来是个哑巴!

龙和不懂哑语,没法采访,只好一路跟着,看他要把垃圾挑到哪儿去。箩筐里大多是脏兮兮的塑料袋、塑料瓶之类。挑担的木棍一头圆、一头扁,圆的那头包着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外面缠着小麻绳。为什么要把扁担弄得这么古怪?

来到垃圾转运站,哑巴将垃圾倒出,龙和连忙抓拍。哑巴到旁边的水龙头下洗了洗手,之后把箩筐摞到一起,用木棍挑上,走进附近的小饭馆。哑巴指了指菜单上的菜名,又比划了一下,服务员就把饭菜端上来了。龙和坐到哑巴对面,也要了一份饭菜,吃了起来。其间,他掏出采访本,写上一句话:“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到清湖捞垃圾?”哑巴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原来他不识字。

这稿子怎么写呀?回到报社,龙和给环卫局和清湖社区打电话询问哑巴的情况,均被告知不认识此人,也不知道这件事情。龙和只好把所见原原本本写下来,幸亏他拍了不少照片,文字不够就用图片充,还拟了一个通栏标题:《清湖上的哑巴环保志愿者》。

下午一拿到报纸,龙和就兴冲冲地来到湖边,他要送哑巴一份样报,以对哑巴行为的肯定。果不出龙和所料,哑巴正在清湖上捞垃圾。

龙和正在榕树下等哑巴时,一个光头市民走了过来。见龙和手里拿着报纸,光头就要过来看,他把报纸展开一瞧,笑道:“嘿嘿,老韦成哑巴了!”

龙和大吃一惊:“你认识?!”

光头说:“咋不认识嘛,他叫韦德胜,那竹排就是租我的。我见他是捞垃圾做好事,就没收费,只要不弄坏就行。”

“那他为啥要装哑?”龙和更吃惊了。

“装哑?”光头反应过来,“原来文章是你写的呀!他装哑,可能是不想接受采访,结果你真把他当哑巴了,哈哈哈!”

笑过之后,光头便朝湖上喊:“老韦,你成哑巴啦!‘清湖上的哑巴环保志愿者,报纸上白纸黑字登着呢!”韦德胜无声地笑了笑,继续捞垃圾。

龙和脸上火辣辣的,原以为写了篇好稿,谁知却闹了笑话!要挽回影响,必须作后续报道,把韦德胜装哑的原因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推翻前面的不实报道。

韦德胜把两只箩筐装满后,就把竹排撑过来。龙和上前质问:“你不愿接受采访就算了,为啥装哑巴?弄得我成造假的了!”说着,他把报纸递给韦德胜看。

韦德胜吃了一惊:“我以为我不说话,你就无从下笔,谁知你还是写了出来!”龙和故意把事情说大:“这可是严重的新闻事故,弄不好我饭碗都要丢!”韦德胜十分惶恐:“那咋办?我到报社去跟领导说明原因,登个《声明》。”龙和说:“那倒不必。只要你配合采访,咱们写个真实详尽的报道,推翻这个不实报道就行了。”

“好吧,咱们边走边聊,我要把这担垃圾挑到转运站去,待会儿还要接着捞,一般一下午能捞三大担。”韦德胜挑上垃圾朝前走。龙和边跟边采访,问他为啥要到湖里捞垃圾,当志愿者有什么感受,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韦德胜憨厚地说:“这些塑料泡一万年也溶化不了,漂在湖上不好看,所以我就想把它们捞起来,捞完,嘿嘿。”龙和问:“有人给你报酬吗?”“咱是志愿者,哪个给报酬哇。”“你的工作单位?”“没有单位,农佬一个。”

龙和心中一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这样关心城里的环境,难能可贵呀!这可是个不错的亮点,值得深挖!可不管龙和怎样挖,韦德胜始终是那几句车轱辘话:“垃圾漂在湖上不好看,所以就想把它们捞起来,捞完。”

龙和不解:“没人给你报酬,那你吃饭怎么办?湖上的垃圾至少要捞十天半个月。”韦德胜一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龙和更疑惑了:“可这些垃圾又不能卖钱。”

韦德胜顾左右而言他:“你写一篇报道能拿多少稿费?”龙和说也就百把块吧,韦德胜嘿嘿一笑:“还没我挣的多!”

这就奇了!看来要解开这个谜,必须到竹排上去一趟。在回来的路上,龙和提出去竹排上看看,韦德胜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理由是竹排承受不了两个人的重量,龙和也没救生衣,万一落水,不是闹着玩的。龙和打量了一下竹排,觉得上面站四五个人都不成问题,韦德胜为什么竭力阻挠?可见奥秘就出在这竹排上,不近距离看,发现不了……

龙和假意说那就算了,却在韦德胜拔篙撑排的刹那,一下子跃到了竹排上。竹排晃了晃,很快稳住了。“这……”韦德胜面有难色。龙和拿起火钳去夹水面上的垃圾:“我也当一回环保志愿者,体验一下。”

韦德胜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竹排撑到了湖心。他解开木棍上的小麻绳,把木棍扁的一头绑到撑篙上,再拿掉另一端的塑料袋,之后把接长了的竹篙伸到水下搅。龙和知道,湖水很深,韦德胜这样做,是因为竹篙不够长。

随着搅拌,沉渣泛起,空气中充满了泥腥味儿,韦德胜用火钳把垃圾一一夹到箩筐里。隔了一会儿,他把竹篙梭出水面,阳光下,有东西在闪闪发亮。龙和定睛一看,竹篙上面竟粘附着不少硬币!他上前细瞅,原来木棍末端是一个手榴弹状的强力磁铁!

“现在你明白了吧?我的真正职业是吸金,环保只是我顺便做的事情。”韦德胜告诉龙和,他以前在城里打工,有一次上街买菜,两个1元硬币叮当掉下来,从箅子缝儿滚到阴沟里。那水泥箅缝儿只有手指宽,硬币掏不出,他就回工地拿了一块磁铁过来吸,没想到吸出了一大把硬币!于是他便灵机一动,购来强力磁铁,专门到大城市的车站、菜市场等处的下水道吸硬币,不仅保护了人民币,偶尔一个月还能进账四五千元。清湖以前繁盛过,不少游客都在湖里掉过硬币,他撑排在湖里吸,最多的一天竟吸了300多元!

“我怕你报道出去后,大伙儿都来吸,那我的生意就不好做了,所以装哑巴,嘿嘿。”韦德胜不好意思地笑笑,“不过,这是公私兼顾,等我把湖里的硬币吸完,垃圾也肯定都捞完了。我这环保志愿者呀,自个儿给自个儿开工钱!”

猜你喜欢

竹篙竹排箩筐
在蟠龙湖上撑篙
童年“悔”事
神 医
清平乐·青梅竹马
3版参考答案《竹排嫂》
未及终点
大礼难还
卖竹篙的智慧
在万泉河上漂游
2.皇后和子女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