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助力城市缝合发展探析
——以武汉市宗关地区城市设计为例
2022-07-06熊贝妮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00
文/熊贝妮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城市的快速发展需求导致了交通设施的大量建设,尤其在中心区边缘地区,快速路、高架路、轨道交通、铁路等交通设施将原来的城市肌理切割殆尽,使城市功能及景观支离破碎。而这些区域往往承担了区域性交通联系节点的作用,如何利用该类区域内的多个轨道站点建设及周边用地更新对城市破碎空间及用地进行缝合修补,成为地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市宗关地区TOD城市设计为例,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从区域统筹的城市设计层面,以“缝合”为发展策略,进行宗关地区产业功能、文化、生态、交通等全方位的城市修补。
1、TOD缝合城市的策略
1.1 “缝合”的概念
“缝合”在百度百科中解释为:“外科手术中,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是恢复其功能,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的部位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
而快速化发展的城市,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发展关系割裂,新建地块和老旧小区之间的割裂,历史遗存和新兴生活方式的割裂,被快速路、高架路、铁路、水运等交通性线性设施割裂的空间等等诸多方面,也亟需城市设计中的“缝合”手段进行修复,从城市社会、文化及空间三大方面着手,进行新旧街区融合、文化复兴、空间肌理、产业功能、便捷交通等多方面的缝合重建,最终形成有机而协调的活力区域。
图1 缝合示意图(笔者自绘)
1.2 TOD模式释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城市出现了大规模城市蔓延现象,出行对汽车高度依赖,所形成的低密度、功能单一、住宅与商业远离现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模式,导致了许多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新都市主义理论应运而生。其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主张建立社区意识和生态实践,建设紧凑型城市,改善环境,倡导以人为本,强调步行性、连通性、多样性。
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作为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以及新都市主义发起人之一,在其著作中提出:用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型城市发展”理念来替代城市蔓延的发展模式。这一理念普遍定义为以交通站点为中心的10 分钟步行范围或者800米半径内的土地开发,它还包括沿公交车站、BRT 系统以及水上交通的开发,综合办公、商业、酒店、住宅、市政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等多功能、多用途混合的发展模式。这改变了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关注社会影响、经济可持续性、政治影响和环境限制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1.3 引入TOD进行城市缝合
城市快速化发展时期,依托交通促进城市效率、以轨道交通作为新基建主体之一的背景下,公交导向型开发模式在旧城更新中受到了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各个开发主体的重视。人们意识到以交通设施为建设发展导向的TOD模式在旧城更新中,交通系统便捷联通出行,高容积率、混合功能开发的站点周边建设,提供了更多元的城市功能和活力。在轨道交通时代,TOD对城市更新地区的产业功能、空间形态、生态景观、社区融合等多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过程中,引入“缝合”的概念,通过TOD站点周边城市产业功能更新引导,地块功能的互动性布局、全天候特色商业街区、口袋公园绿地、地上地下步行系统建设等来对街区在功能、景观空间、交通等方面的“缝合”。
1.4 内容上多维度开展“缝合”
现阶段,大多数TOD项目仅停留在中、微观层面,关注建筑如何与交通系统相连接这一单一问题上,缺乏以宏观的角度看待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项目开发对整体区域发展的影响,忽视了区域交通沿线和相邻地块的综合性社会、人文及环境价值。
TOD模式强调区域的全过程规划,统筹发展,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打造。可从宏、中观层面出发,综合开发多种业态,优化产业布局,依托轨道交通枢纽的战略位置,整合和平衡有力资源,打破现有格局,进一步提升区域的经济影响力。
因此,应通过多方面重塑联接的方式让城市更新地区获得活力:规划建议政府引导产业逐步向适应TOD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更多公共服务设施并鼓励资源共建共享;增加TOD综合交通联系的舒适便捷及安全性,鼓励绿色交通出行;提升人在城市中生活、工作、休闲的环境品质;就近安置拆迁的原住民,地产项目中配置还建及廉租住房或政府采购回迁。
1.5 编制上多层级规划衔接
减缓和阻碍TOD发展的往往不是市场因素,而是缺少合理的全过程规划设计。在编制上以“抓两头,促中间”的模式进行全周期规划。从区域整体城市设计,对多条线路的多个站点区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再到地块设计,考虑与周边地块建立互通互联的各类控制,直到单体建筑设计,将交通集约化进行建筑一体化设计,这三个层级全过程都应该进行控制引导,才能实现项目的公共衔接部分并保持项目的可持续性。建立把控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到“精细化品质化”详细设计,分级分步促进指导旧城更新逐步有序进行。
1.6 管理上全流程管控
在管控上实施全流程管控,强化城市设计理念与规划管理审批流程的深度融合。通过控规升级版来锚固城市设计中对TOD中各地块的混合功能、口袋公园、公交首末站复合利用、地下及地上联通廊道等各类控制要素,纳入控规调整,与法定规划无缝衔接,实现图则控制,平台转换直观管理;在建设项目审批前引入城市设计指引为规划设计条件核定、建设项目审批提供依据。
1.7 实施上多部门有效协作
当地政府、轨道交通建设机构、公共机构、开发建设单位及社区等,形成规划团队,便于有效沟通及衔接。考虑建筑密度、空间形态、功能混合度、市场地位、公共空间等在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上融入社区。同时还需要提高公众参与,来反映TOD模式缝合下老旧社区和新兴社区中所起到的作用。
2、以武汉市宗关项目为例
项目位于武汉硚口宗关地区,紧邻城市中心区的二环线西,处于多个功能区的夹缝边缘地带,用地被二环线及铁路割裂严重,是硚口区旧改的“老、破、碎”地区。本次规划系统进行了宗关3 平方公里城市设计,积极谋划,旨在挖掘旧城中新的发展点,提升该区城市功能、提高土地效能,为市民构建便捷的交通。通过系统有机联系设计,最终实现城市设计对接管控,以有序指导城市更新具体项目的建设。
图2 用地割裂现状
2.1 宗关的现状特点
该区域在明清时期是武汉商贸港运重要的四大关口之一,商贸繁盛,有“江汉朝宗”的美名;新中国成立后,横穿中国南北的京广铁路在此设立货运站场,为大型工业发展及80年代形成的“中国建材第一城”提供了发展基础;近年来,宗关地区进行了大量快速化交通建设,如高架快速路、桥梁、轨道交通建设,城市发展的同时,用地被切割,街区被阻隔,活力大大减弱。但该地区研究范围10 平方公里内,轨道交通优势明显,有三条轨道线穿越,共计11 个轨道交通站点(现状5 个,规划新增6 个)。如何借力这一资源,成为该区域城市更新中的关键。
2.2 全方位缝合的规划策略
2.2.1 缝合的规划理念
以更新存量用地入手,梳理宗关区域内近几年亟待整备的用地,针对宗关现状用地破碎化严重及交通阻隔等问题,用“缝合”的概念进行生态、文化、产业、公共服务、交通及用地六大方面的全方位修补及发展,将其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城市区域,人性化尺度空间。
图3 城市设计方案平面
宗关位于硚口中部“腰”的位置,东部王家墩商务区及环同济健康城生活服务基础良好,但缺新兴生活方式载体;西部古田生态新城高科产业定位高,但目前服务设施欠缺,因此宗关对接东部王家墩商务区、环同济健康城,提升生活服务水平,创造新兴生活方式,缝合西部古田生态新城,进行产业重组,补充生产服务功能。依托自身的家居产业基础,打造超级生活中心及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三大功能版块,战略性地缝合东西两大功能区。利用现有家居产业优势,提档升级,引入高附加值研发及体验服务,形成两大产业集群——新家居集群及新文娱集群,同时打造智能互联商务带。
图4 产业缝合分析
图5 主导功能植入
2.2.3 系统空间缝合,全方位修补
宗关地块被城市二环线快速路及京广铁路线割裂严重,地块零散,缺乏联系。规划通过依托宗关站和双墩站的综合建设,利用TOD发展模式,形成“两带三区”的发展结构。因为宗关及双墩为两线换乘的一级轨道站点,拟打造纵向的双站区联片综合发展轴,联系王家墩商务区和王家湾商圈,横向的滨水文化带缝合串起滨江各个特色节点,突出整体汉江滨水文化风貌。同时,通过多层次立体网络,将宗关片区、双墩片区及滨水的铁桥片区三大功能片区缝合联系,这样便将腹地的都市高效生活和汉江边的休闲文化生活缝合起来。
图6 功能结构图
(1)用地缝合,重建功能亮点。
现状一级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0-800m)用地建设强度低,平均容积率1.3,且用地功能单一,以居住,少量建材批发市场为主。
通过TOD模式构建立体网络,重点发展三大核心的综合功能区。并将新建铁桥汉江文化港、宗关超级中心与双墩生活HUB 与区内保留提升类地块有机缝合,“以新带老”,逐步完成生长式缝合模式,最终实现全区整体功能发展及品质提升。打造宗关站区为标志性景观区域,统领全区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2)交通缝合,重理区域联系。
现状交通“铁水围城”,交通被铁路、汉水阻隔,路网密度严重不足。铁路两侧用地被严重阻隔,全长3.8km,仅四处通道;汉江两侧用地被严重阻隔,沿汉江3km 无车行通道,全长4.2km,仅2 处车行桥,一处铁路桥。大量断头路,路网密度远低于国家标准,支路建成密度仅0.84(km/km2),远低于国家标准。
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 … …………………………… 刘晖,季孙平,张尧,等 29
图7 道路路网对比
图8 轨道站点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缝接驳
打破地块被铁路和汉江的阻隔,新建7 处穿铁路通道,2 处跨汉江桥梁,改扩建1 处桥梁。缝合宗关地区与主城的交通联系,重点完善道路“毛细血管”系统,路网密度提升70%,提升区域可达性和通行效率;形成覆盖多个TOD交通站点达300 公顷用地、8 千米长的多层立体步行网络,从汉江边延伸到南泥湾大道,便捷联系各功能地块,以满足人的多样化城市生活需求。同时,给市民提供过街安全的廊桥,加上造型独特的遮阳顶棚给炎热的武汉夏季带来舒爽的遮阴效果;将街区全联通的地下通道更是提供了全天候的舒适通行体验。
图9 全天候三层步行廊道
图10 宗关TOD轨道站点与周边地块无缝衔接
(3)生态缝合,重整自然生境。
现状生态问题呈现“内无外足,难以链接”的态势。区内生态绿化及开敞空间极缺,仅仅江堤外有均宽10 米左右江滩绿地;区外有多个大型公园,但区内无法链接形成生态网络,难以支撑系统的生态环境。
利用铁路及干道沿线绿地构建了贯穿东西的近4 公里的十字生态轴,8 条高品质垂江景观绿轴及20 个TOD口袋公园。优化现状滨江公园:修复滨江公园生态化堤岸,并与地块形成连续的路径以连接汉江文化港和其他城市地块;构建铁线公园:利用九桥和铁路之间的飞地,进行绿化及户外体育设施建设,形成联通汉江的体育公园走廊;形成TOD立体口袋公园:结合地铁站TOD建设,形成下沉公园或广场绿地,联系地下活动空间和通道。打造空中花园步道:立体步道将社区活动场所、周末集市和小型绿化公园串联起来,并和滨江文化区联系在一起。
考虑到武汉夏季天气炎热,通过绿轴的打造,引入汉江风道,将夏季舒爽的江风送入地块内部;通过开放空间的重置,创造局部风环境,增强街区舒适度。
主干道两侧逐步进行海绵改造建设,口袋公园利用生态沼泽增加地表渗透,减少水土流失;建设中水利用系统,用于冲洗和灌溉。
(4)文化缝合,重拾文化自信。
硚口宗关地区作为原老工业基地,现存有丰富的工业文化遗迹散点布局,大多处于荒废状态。“无法与历史文化产生对话”,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及氛围,区域对工业遗迹文化活化利用严重不足。
图11 十字生态轴
图12 TOD口袋公园
图13 生态景观结构
图14 开放式住区中的花园天街
图15(上) 道路及口袋公园海绵建设
图16(下) 可增加的生态景观数据
规划抢救性保护并活化利用现有9 处历史保留建筑,与区内TOD商业活动、开放空间缝合链接,形成工业文化、滨江文化2 条文化线路,实施“最硚口”的历史文化步径。
(5)服务缝合,重获社区认同。
现状以建材家居批发市场类功能主导,公服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太多,社区认同感低。其中,养老设施、绿地、体育设施等严重缺乏,小学和医疗等服务设施不足。
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完善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新增公服设施共计4 所小学、1 所中学、2 所综合医院、3 个文化中心、1 个体育中心、13 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处社区活动中心。全区新增公服用地6.7%,绿地8.9%,新增的各类公服设施二十余处。
图17 文化复兴线路
图18 文化活力场所
图19 保留厂房打造滨江文化街区
2.2.4 精细化品质化节点设计
在存量空间里寻找新的高质量增长点,形成以铁桥片为代表的六大实施节点项目库,对硚口区三旧计划进行补充,从而有序完成旧城更新。同时,依据整体城市设计空间要求,从地下、地面及地上三层面细化街区功能、立体交通廊道设计,进行图则精准管控,将城市设计成果在控规调整、条件核定中固化下来,指导项目报建及最终的实施建设。
结语:
宗关地区城市设计强调以借力TOD建设模式来“缝合”割裂的城市功能、空间、交通等等,实现街区乃至区域的活力再生。目前,项目库有序进入到实施阶段,其中汉宜片及铁桥片两个特色街区已完成部分建设,后续将跟踪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
图20 混合住宅社区
图21 共享公服共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