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GP复查和相关问题处理

2022-07-06胡冰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结膜镜片复查

文 胡冰

在临床工作中,大家对RGP的验配流程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RGP的复查工作要如何开展却不甚了解。本文就RGP的复查流程和相关问题的处理做出一些总结和建议。

1 RGP复查时间表(随访计划)

取镜当天 → 戴镜1周 → 戴镜1个月 → 戴镜3个月 → 每3~6个月

1.1 注意事项

a.针对初戴者的适应情况可进行较高频率随访,对正常到期换片的RGP患者可酌情降低初期的复查频率。

b.稳定后的复查时间是每3~6个月,在人卫版第3版《接触镜》中的建议是每2~3个月。对于年龄较小或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可适当缩短复查周期。

2 RGP的复查流程

a.调取档案:病例档案包括患者的原始验配资料和定期复查记录。

b.片上电脑验光(戴镜客观验光):建议使用电脑验光仪,镜片移动到角膜中央时进行数据采集,并可观察眨眼时镜片与瞳孔的位置关系。

c.戴镜视力检查(戴镜主觉验光):检查戴镜视力,必要时需戴镜主觉验光,确认镜片光度有无欠矫或过矫。

d.问诊:了解每日戴镜时间及摘戴情况,确认眼睛情况和配戴感。

e.镜片配适检查:动态评估:安定位置、活动度、覆盖度;静态评估:光学区、周边区、边翘确认泪膜完整性及稳定性。

f.摘镜:确认摘镜手法及镜片护理方法是否正确。

g.眼表检查:确认角结膜有无异常。

h.镜片检查:镜片有无划痕、沉淀物、变形及破损等。

i.戴镜:确认戴镜手法是否正确。

j.附属品检查:检查镜盒、吸棒,并提醒及时更换。

k.预约复查时间。

以上是一个完整全面的RGP复查流程,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复查时间和戴镜情况可有不同侧重点和调整。

3 取镜当天检查

3.1 做好护理宣教

告知患者镜片摘戴、护理规范及镜片适应方法(如逐渐增加戴镜时间,第1天4~6小时,后逐日增加2小时;注意风沙灰尘避免异物入眼),对于突发问题(如镜片偏位或掉落)的处理及复查时间交代。

3.2 检查内容

a.戴镜视力检查:检查戴镜时的矫正视力是否良好、有无问题,必要时检查近视力和裸眼视力。

b.片上电脑验光:泪液稳定后检查,电脑验光做为视力检查的辅助参考,如需确定镜片是否存在欠矫或者过矫还需要进行戴镜主觉验光。

c.眼表检查:取镜前检查角结膜等有无异常,如发现角膜上皮损伤等问题无法戴镜可重新约定取镜时间。

d.镜片配适检查:戴镜后观察镜片定位、活动和荧光配适情况,并做好记录。

3.3 注意事项

做好取镜当天的检查记录,便于与验配时及后期复查结果作对比。

戴镜初期患者可出现以异物感为主的主诉并可伴随流泪、眼部轻微充血或干痒、视力波动等症状,这些症状属于适应期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一般戴镜1周到1个月就可明显减轻,在客观检查无异常时,可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做处理。另外某些地区因气候干燥、风沙较大,镜下容易混入灰尘而导致疼痛、流泪等症状,此时取下镜片症状缓解后再戴即可。

4 戴镜1周和1个月复查

4.1 复查内容(一般无特殊情况需戴镜复查)

a.戴镜视力检查。

b.片上电脑验光:可在视力检查异常时做,对比取镜时的检查数据以协助判断是否出现左右眼戴反或者度数问题。

c.镜片配适及眼表检查:必要时需摘镜后检查眼表情况。

d.护理和戴镜情况检查:通过询问或观察患者实际操作了解患者是否遵循指导正确使用镜片,使用中是否有问题。

(注:戴镜1周的复查是第1次RGP复查,建议可以按照完整的流程进行复查,让患者实际操作摘戴和护理镜片的步骤确定其正确掌握。)

4.2 注意事项

戴镜1个月后镜片状态趋于稳定,接近真实状态,此时如果还出现主诉或者镜片配适不良等问题需要及时做处理。1月复查是镜片调整的关键时期。

5 戴镜3个月及以上复查

5.1 复查内容

a.戴镜视力检查。

b.片上电脑验光。

c.镜片配适及眼表检查。

d.护理和戴镜情况检查:通过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正确护理镜片,例如有无定期除蛋白。

e.镜片状态检查:检查镜片是否有瑕疵、污迹、磨损、破损等情况,如有问题需要给予指导和处理。

5.2 注意事项

a.3个月及后期复查主要关注患者的角膜健康状况(即眼表状态),着重询问患者的镜片护理情况,提醒患者镜片的安全护理操作。

b.对于戴镜半年以上的患者每次复查需检查镜片状态,如遇镜片磨损严重或镜片到期,及时提醒患者更换镜片。

6 复查相关问题及处理

6.1 戴镜视力不良

6.1.1 戴镜初期出现的视力不良

原因:左右眼镜片戴反、镜片度数处方不准确、残余散光。

处理:先确定是否出现左右眼戴反情况,再进行戴镜主觉验光,追加光度重新确定参数。若残余散光较大无法用球镜矫正时,则需要重新试戴通过调整配适来减少残余散光或者更换镜片设计。

6.1.2 正常配戴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视物不良

原因:左右眼镜片戴反、镜片护理不当、患者角膜曲率或者度数发生变化。

处理:排除左右眼戴反情况后,检查镜片情况,观察有无沉淀物影响清晰度,加强护理宣教。另外观察镜片有无发生变形、翻转。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考虑患者度数是否有变化或者其角膜曲率是否发生改变,例如圆锥角膜发展等,则需考虑重新验配。

6.1.3 其他视力不良情况

a.水波纹感:由于RGP镜下存在泪液堆积,在配戴初期,镜下泪液不稳定,患者会有水波纹感,感受类似于眼内含着泪水时视物。患者常主诉看下方物体不清楚,看灯有虚影等。随着配戴时间的增加,对镜片适应之后,水波纹感即会消失。

b.看灯重影、眩光:部分患者配戴RGP异物感消失后,仍然会有看灯重影、眩光等感觉,需与水波纹感进行区分判断。出现眩光的原因一般为在一定情况下镜片没有完全覆盖瞳孔,可通过配适状态调整镜片基弧(改善定位)或直径(使镜片完全覆盖瞳孔)进行改善。如果在初次验配中就发现患者的暗环境瞳孔较大,但是配适无法再进行调整时,需要提前和患者沟通,以确认患者可接受暗环境下眩光,再进行镜片的定制。

c.看远视力正常,但看近模糊:需要考虑镜片度数是否过矫,或者是调节力的问题,可以根据年龄选择相应的视觉训练或者配戴视近的框架眼镜。

6.2 角膜异常

复查时最常见到的角膜异常为角膜上皮损伤,最常见有3~9点染色,偶见弥漫性点状染色、线状染色以及镜片压痕。

6.2.1 3~9点染色原因及处理(如图1)

图1

a.镜片配适过陡或者过平坦提示更换镜片配适。

b.不完全眨眼导致泪液质量差提示进行眨眼训练。

c.泪液量偏少提示检查并分析泪液不足原因对症治疗改善,适当使用人工泪液。

6.2.2 弥漫性染色

一般出现于清洁度较差的镜片,建议患者注意每周1次的除蛋白(如图2)。

图2

6.2.3 线状染色

见于眼内进入异物或者戴取镜时操作不当,建议患者停戴1天即可(如图3)。

图3

6.2.4 镜片压痕

多见于镜片定位偏下或者镜片配适过紧导致镜片活动度太小,建议停戴镜片待角膜恢复再重新进行试戴验配(如图4)。

图4

6.3 结膜异常

结膜充血复查时常见的结膜异常,需要看其发生的程度和时间。在戴镜前期,由于硬镜机械性摩擦会导致轻微结膜充血,此时无须处理,可以根据充血情况适当减少戴镜时长,等完全适应镜片后,结膜充血会逐渐消失。但如果结膜长期严重充血,则需要尽快处理。可能会出现严重结膜充血的情况有:

a.镜片破损或配适不良导致的结膜充血:出现在戴镜以后,取下镜片就有消退现象。一般先检查镜片状态和清洁度,确定镜片完整无脏污再检查配适。镜片过陡或过平,造成眼部局部的压迫或摩擦引起的充血;镜片活动太大及偏位,刺激角巩膜缘引起充血现象,此时需要调整镜片配适。

b.泪液问题引起的结膜充血:由于患者的不完全眨眼习惯、泪液质量差或环境因素(干燥)等问题导致的结膜充血,可以辅助人工泪液点眼、适当减少戴镜时间及进行干眼治疗等干预。

c.结膜炎引起的充血:无论是否戴镜均出现结膜充血或眼痒等症状,则可能是在使用RGP过程中用眼卫生不当导致的炎症,此时建议对症开药,停戴镜片直至炎症消退。

d.患者本身眼表异常:如睑裂斑,这种情况应该在验配时避免。

e.个别患者由于体制特殊对镜片护理液过敏导致的结膜充血,则建议更换护理液。

7 镜片异常

a.镜片沉淀物:长期护理不当会导致镜片出现沉淀物,使镜片透明度下降,进而影响视力;氧传导性降低,增加角膜缺氧的风险;摩擦角结膜,引起角结膜上皮损伤;发生结膜过敏反应,如巨乳头性结膜炎;沉淀物还会增加病原微生物附着的机会,增加角膜感染的风险。需要规范镜片护理和定期除蛋白。

b.镜片划痕:检查时发现镜片划痕不明显且不影响使用可继续戴镜,但是若划痕过深且肉眼明显可见时建议停戴并重新定片,并向患者解释镜片划痕过深的危害。

c.镜片破损:检查发现镜片有破损则建议更换镜片。

d.镜片丢失:镜片丢失时需重新对患者眼部情况进行检查并试戴。特别是青少年患者,其眼部参数情况一直处在变化中,如果出现掉片,时间距离上次定片超过三个月建议重新试戴,不可直接按原参数补片。

e.镜片变形:不当操作可能使镜片发生明显变形,如镜片翻转,即使翻转回来,经过翻转的镜片其本身的形状及参数也发生改变了,不能继续使用。若继续配戴,异物感会很强,视力矫正效果也会受到影响,需要及时更换。

图5a 翻转前

图5b 翻转后

8 其他主诉问题

a.异物感:异物感是戴镜患者初期最易提到的主诉问题,需以“沟通为主,检查为辅”,耐心指导患者,强调RGP需坚持每日规律戴镜的重要性,逐渐延长戴镜时间,一般在1~2周内异物感可逐渐减轻。若中间有停戴情况,适应期可能会延长。若患者持续出现异物感,症状难以缓解甚至加重,或合并出现充血、流泪等特殊情况,需结合镜片配适状态及眼表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b.频繁掉片、移位:在适应初期可能会由于泪水较多或操作不熟练导致镜片移位或脱落,若经常出现则需要从配适状态上进行调整。绝大多数可以采用加大镜片直径或者收紧基弧的方法进行处理,但一些特殊情况患者,例如大散光、不规则角膜等患者确实会出现眼睛看向某个方向同时瞬目时,镜片易偏位或脱落,此类患者若配适状态无法调整,则需要和患者沟通,进行配戴注意事项的宣教。

c.眼痒:最常见的是结膜炎,需要停戴并治疗。对护理产品过敏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进行配戴。也有可能是倒睫毛导致。

d.畏光:初戴的敏感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可先在家戴镜适应几天后再戴出门,出门注意戴防风镜;若畏光持续时间长则可能为角膜炎症等刺激症状,可伴有眼红流泪及疼痛,须停戴治疗。

e.戴镜头晕:部分患者在配戴框架眼镜或裸眼时感觉正常,但戴RGP后出现头晕、看物体有放大或缩小的情况。一般是因为RGP光度与旧框架镜度数不匹配、患者自身屈光度较高配戴RGP后视物更真实或者患者用眼习惯发生改变导致的不适应。这种情况根据患者年龄和用眼需求可考虑调整度数,或进行调节力训练以达到正常调节水平。

以上是笔者对于RGP复查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检查内容和常见问题的处理建议,希望对视光行业的同道们有所帮助,如有不足欢迎各位同道提出宝贵意见。

猜你喜欢

结膜镜片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镜片外的星光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被“夸张”的眼病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隐形眼镜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