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天六夜,古代科举考场发生了什么

2022-07-06吴鹏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贡院会试乡试

吴鹏

中国古代读书人为金榜题名苦读备考,积年艰辛,向有十年寒窗之说。其实,不仅是备考之路道阻且长,就是一举成名前的科场考试,考场生活之艰难,也让无数读书人苦不堪言,乃至被形容为“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

从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1300 多年,大约十万名进士和百万名举人从科场走出。贡院生活虽然辛苦,但对将要承担“天降大任”的学子们而言,也不失为一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历练。

北宋中期才有专门的贡院考场,1.3 平方米的号舍是标配

在科举制度刚刚产生的隋朝和唐朝初期,科举并没有专用的考场,一般是借用吏部办公区举行考试。大致在北宋中期以后,官府才开始修建专门的建筑作为贡院考场。贡院内部设置成排的相互隔开、相对独立的小房间,即号舍,考生在号舍参加考试。根据考生人数多少,各地贡院号舍少则数十间,多则三五百间、上千间,清代北京顺天府贡院甚至有号舍10420间,江南贡院更是达到20644间。

然而,贡院整体规模的宏大,不能掩盖号舍单体空间的狭窄逼仄。1.3 平方米的号舍还不是每个考生都能享受的正常待遇。在贡院的建造过程中,会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号舍面积严重缩水,窄到“广不容席”——一床草席都放不下;矮到“檐齐于眉”,前檐只和人的眉毛持平。考生坐不了多久,就腰酸背疼。

明清时期,科举乡试、会试一般三年一次,所以号舍使用一次后,就得封存三年,直到下次考试才开启。三年间无人整理,号舍里泥灰遍布,尘土飞扬,挂满了蜘蛛网。有的号舍破旧到“上雨旁风,架构绵络”,连风雨都不能遮挡。

当时科举制度规定,破损考卷作废,答卷人自动落榜。所以,考生们宁肯自己被淋成落汤鸡,也会护考卷周全。只是如此一来,发挥水平不免受到影响。即便是能遮风挡雨的坚固号舍,考生在进入号舍开考之前,还得自己动手,清理出一个相对整洁的考试环境。

数天考试不得离开考场,吃喝住用都是挑战

和今天的高考一样,古代科举一般都要考数场,时间持续数天。和今天的高考不一样的是,考生在连续数天的考试中都不能离开考场,一切吃喝拉撒均要在贡院进行。

明清乡试、会试均有三场考试,考生一场考试就要在号舍里连续待上三天两晚,三场考试下来就是九天六晚。只有每场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考生才能回到住地休息,换洗衣服,整理被褥,更换笔墨纸砚、餐食烛台,以备明朝再战一场。

贡院不解决伙食,考生需自带食物。明清时乡试大都在火热的八月进行,酷暑难耐,考生挥汗如雨,随身用竹筒灌装的饮用水大多只够喝一天,后面的两天只能喝贡院的井水。贡院夜间锁院,考生只能在1.3 平方米的号舍内睡觉。

唐代进士科考试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时值隆冬,长安寒意侵体,考生们尽管“携脂烛水炭”,用以取暖,但“分坐庑下,寒余雪飞,单席在地”,在走廊下席地而坐,不免冻手冻脚。直到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朝廷念及北方二月“天气尚未和暖”,方将考试时间改为三月中上旬。

火灾事故频发,号舍条件逐步改善

吃喝住用中的艰辛还只是寻常之事,对考生最大的威胁,是各种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考生在贡院内白天生火做饭,夜间秉烛照明,冬日还要烧炭取暖,号舍又是低矮的砖木结构,火灾等安全事故遂难以避免。

北宋神宗元丰末年,东京(今开封)贡院在开考前夜突发大火,负责考务的官员和吏卒有14人(一说40人)丧身火海。

明英宗时期,贡院火灾频发。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顺天府乡试刚考完第一场就发生火灾,号舍和试卷都被焚毁,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后来的考生就没这么幸运了,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会试,贡院起火,每排号舍的房门和贡院大门均紧锁,十多名考生丧身号舍,“焦头烂额、折肢伤体者不可胜计”。

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会试第一场考试期间,在贡院巡查考场的士兵生火取暖,引发火灾。负责考务的御史焦显死守考场纪律,“扃其门”,紧闭贡院大门。里面的举子无法逃脱,外面的军士也不能进入贡院救火,以致“烧杀举子九十余人”,烧伤者不计其数。

事后,明英宗为示抚恤,赠予死去的举子进士出身,还亲自为他们撰写祭文。除火灾外,因建筑质量问题,科场上其他安全事故也频有发生。清乾隆时,江西吉安府院试期间,考棚突然倒塌,压死正在奋笔疾书的考生36人,另有多人受伤。乾隆下诏追赠死去的考生为秀才,是为“钦赐生员”。

贡院生活的恶劣,其实也是古代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的一种反映。在当时的条件下,作为“抡(选拔)才重地”的贡院已经是最好的建筑之一了。京城贡院是规模仅次于皇宫的建筑群,省城贡院则是当地最大的建筑群,无一不是谨严有序、气势宏大。

此外,根据一些学者的观点,古代科场生活并不完全是暗无天日。因为留下这些凄惨记录的,大部分是科场不得意的落魄文人。他们记忆中的科场是其一生最大的挫折,故成为笔下最深的伤痛。而对及第者来说,贡院是他们今后光辉前途的新起点,和宦海沉浮相比,九天六夜的科场只是寻常经历而已。

【阅读导引】都说金榜题名马蹄急,除掉之前的十年寒窗,贡院考试算是科举路上的最后一道难关,很多人的前途都止步于此。今天看来,九天六夜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微型写作】你还知道哪些和科举考试有关的故事?说一说。

猜你喜欢

贡院会试乡试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明代乡会试贡院研究述评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
阆中贡院
说“进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