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阴囊转移1例报告
2022-07-06鲁开红刘正升林达伟
鲁开红,曹 煌,刘正升,林达伟,吴 准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福建厦门 361001)
晚期膀胱癌可多处转移,但转移阴囊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8岁,2015年因无痛性间歇肉眼血尿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电子膀胱镜检查,活检病理提示:高级别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提示:膀胱癌(图1a)伴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图1b),S1锥体骨转移(图1c),分期 cT2N1M1。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5周期,后出现持续性肉眼血尿,于介入科行髂动脉造影+右侧髂动脉栓塞术,血尿消失。4年前腹部CT提示膀胱肿瘤较前随访略增大,并腹膜后右中部腰大肌1个长径1.5 cm的转移灶。遂进行二期化疗4周期(甲氨蝶呤+顺铂),复查未见转移灶。
A:膀胱癌;B: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C:S1锥体骨转移;D:阴囊肿物病理(HE,×200)。
2018年6月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免疫临床试验治疗,定期检查未见异常。2020年12月体检发现阴囊肿物,阴囊壁僵硬,凹凸不平,无溃疡、出血,皮下为大小不一的硬结,最大者约4 cm×3 cm×1 cm。行阴囊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科会诊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转移(图2);免疫组化示:CK(+)、GATA3(+)、CK7(局灶+)、Ki67(25%+)。继续免疫治疗2周期后,阴囊基本恢复正常。
2 讨 论
阴囊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病灶主要有:①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结肠;②泌尿系统:肾脏、尿道、前列腺;③腹膜后;④其他来源:网膜、肺等[1-4]。本例阴囊穿刺病理提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考虑膀胱癌转移,十分罕见。继发阴囊恶性肿瘤的转移可能的机制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5]和种植转移[6]。血行转移最为常见[7]。膀胱的静脉丛形成膀胱静脉后注入髂内静脉;而阴囊的静脉汇入股静脉、髂内静脉,本例很可能就是癌细胞经过膀胱静脉,流至髂内静脉,再返流阴囊生长。目前阴囊转移性恶性肿瘤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诊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本例患者初入院时已发现淋巴转移,不具备手术条件,先行“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8-9],病情进展后,再考虑“甲氨蝶呤+顺铂”二期化疗[10],后转移至阴囊,行“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至今已近6年,患者生活质量较高,对治疗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