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影响因素
2022-07-06黄文波杨彦峰李东升高宛生
黄文波,杨彦峰,魏 梁,李东升,高宛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泌尿外科一科,河南郑州 45005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是成人淋巴瘤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T-DLBCL)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结外淋巴瘤,约占全部睾丸恶性肿瘤的5%[2-4],为60岁以上男性最常见的睾丸肿瘤[2-3,5],年发病率约3/100万[6]。目前PT-DLBCL缺乏标准化治疗方案,根治性睾丸切除手术联合放疗、化疗及中枢神经系统鞘内预防性注射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3,6-7],但国内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28例PT-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探讨PT-DLBCL临床特点,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提高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1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PT-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手术、化疗及放疗前,所有患者及委托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血常规、心电图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彩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正电子放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并随访。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2010年11月-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PT-DLBCL患者;②患者知情同意并接受睾丸根治性切除手术者。排除标准: ①资料不全者; ②未行手术患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最终纳入28例患者。
1.3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参照《中国弥漫大B细胞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版)》[1],采用一线化疗方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二线治疗方案主要是EPOCH(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中枢神经性系统侵犯防治: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或(和)阿糖胞苷。对侧睾丸侵犯预防:根治术后化疗间歇或全部化疗周期结束后行对侧睾丸局部放疗。
1.4 随访①随访方式:3名具有临床睾丸淋巴瘤诊疗经验的泌尿外科、放疗科及肿瘤科医生制定统一术后随访调查问卷,通过术后住院、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方式。②随访时间:以手术时间为随访起点,以肿瘤复发或进展为终点事件,随访截止时限为2021年11月1日。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手术时间到肿瘤复发或进展时间。③随访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术后是否化疗、术后化疗方案(剂量及次数等)、是否有不良反应、术后肿瘤转归情况等。
1.5 疗效评估定期复查血常规、彩超和胸腹部CT等检查。疗效判断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复发或进展[1]。
2 结 果
2.1 患者资料收集28例PT-DLBCL,年龄34岁~88岁,平均年龄61.3岁,Ann Arbor 分期:Ⅰ期患者12例,Ⅱ期患者9例,Ⅲ期患者1例,Ⅳ期患者6例;临床随访4个月至10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评分0~1分(低危组)12例,2分(低中危组)12例,3分(高中危组)4例,无4分及以上(高危组)。纳入患者均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弥漫大B细胞瘤,术后9例未行化疗,行CHOP和R-CHOP化疗分别为9例和10例;其中7例行局部放疗,6例接受预防性鞘内注射(4~6次);经治疗患者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3例,复发或进展11例。其中3例中枢神经系统侵犯,3例淋巴结复发,5例结外器官复发。复发或进展组患者的身高、体重及病史(月)和非复发或进展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值(HR=5.694,95%CI1.313~24.701,P=0.020)、术后CHOP或R-CHOP化疗与否(HR=0.220,95%CI0.057~0.849,P=0.028)是原发性睾丸弥漫B细胞淋巴瘤术后复发或进展独立预测因素。
表1 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瘤(PT-DLBCL)预后单因素分析 [例(%)]
表2 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瘤(PT-DLBCL)预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 讨 论
PT-DLBCL由MALASSEZ等在1866年首次报告。作为一种少见的结外淋巴瘤,PT-DLBCL的年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三,发病中位年龄为68岁[6]。目前,国内外文献相关报告较少,且多以个案报道形式。本研究中患者年龄34~88岁不等,34岁和48岁各1例,其余患者均超过50岁,平均年龄61.3岁。PT-DLBC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阴囊增大,可伴坠胀或疼痛感,并可伴有附睾炎或睾丸鞘膜积液。本研究14例累及左侧睾丸,11例累及右侧睾丸,3例双侧受累;6例伴阴囊坠胀或疼痛,2例伴有睾丸鞘膜积液。体检可触及肿大质硬睾丸肿物,阴囊彩超有助于初步诊断,超声下肿瘤呈低回声样改变。本研究中28例患者的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正常。PT-DLBC需要与其他睾丸肿瘤鉴别,生殖细胞肿瘤是最常见睾丸肿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预后较好[8]。患者体检或彩超发现睾丸肿大、实验室检查不支持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时,应警惕睾丸淋巴瘤的可能,并完善全身CT评估淋巴结及肿瘤转移情况。此外,PET/CT在睾丸弥漫大B淋巴瘤的术前诊断、分期及预后随访具有明显的优势[1, 9]。PT-DLBC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确诊需依据病理诊断。
28例患者行经腹股沟或阴囊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患者术后病理提示精索侵犯。建议所有可疑患者行经腹股沟切口睾丸根治性切除手术。本研究中行CHOP方案化疗9例,R-CHOP化疗10例。CHOP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症状,Ⅱ-Ⅲ度不良反应共发生12人次,经对症治疗好转。1例患者在第4周期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经对症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R-CHOP方案常见不良反应同CHOP方案类似,此外利妥昔单抗输注时可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常见如发热、皮疹等。1例患者输注利妥昔单抗时出现“寒颤、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及时对症治疗后缓解。程志祥等对507例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研究中提示大部分患者对CHOP或R-CHOP化疗耐受可[10]。本研究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4~6周期化疗,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由于疾病罕见,患者多为老年男性,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评估CHOP或R-CHOP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7]。
至随访截止日期患者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3例,复发或进展11例。其中3例中枢神经系统侵犯,3例淋巴结复发,5例结外器官复发。既往研究提示结PT-DLBCL外复发风险高[3],常见为中枢神经系统[11]和对侧睾丸复发。本研究中3例患者双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2例双侧睾丸同时受累;25例单侧睾丸根治患者(7例行对侧睾丸放疗)至随访结束未见对侧睾丸复发。血睾屏障和血脑屏障存在使得预防性化疗药物难以进入,这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对侧睾丸易于受累的机制之一[12]。2011年国际结外研究组[7]对53例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Ⅰ期40例、Ⅱ期13例)的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完成R-CHOP、预防性对侧睾丸放疗和预防性鞘内注射的综合治疗,98%(52/53)的患者早期完全缓解,当中位随访时间65个月,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4%。本研究PT-DLBCL预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联合使用CHOP或R-CHOP方案化疗(HR=0.220,95%CI0.057~0.849,P=0.028)有助于降低PT-DLBCL术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风险。12例Ⅰ期患者中6例单纯手术治疗,其中有4例复发,1例术后96个月后复发,其余3例术后2年内复发。提示局限睾丸的PT-DLBCL单纯手术治疗术后复发风险较高。国际结外研究组回顾性分析373例患者,提示术后联合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降低患者复发或进展风险[3]。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综合了肿瘤分期、年龄、体力情况、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等多项参数被广泛用了弥漫大B淋巴瘤的预后危险分层[1, 7];本研究提示术前乳酸脱氢酶值(HR=5.694,95%CI1.313~24.701,P=0.020)升高患者可能有更高的肿瘤复发或进展风险。这可能同乳酸脱氢酶参与肿瘤细胞糖酵解产生乳酸,降低局部PH值有关[13]。既往研究提示肿瘤局部微酸性环境同其浸润和转移相关[14]。
综上所述:PT-DLBCL是一种罕见恶性睾丸肿瘤,复发或进展风险高。50岁以上睾丸占位者应警惕睾丸淋巴瘤可能。术前怀疑原发性睾丸淋巴瘤者,完善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查有助于评估预后;经腹股沟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术后联合CHOP或R-CHOP方案化疗可以降低复发或进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