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藤业史与黎族藤文化
——兼谈《琼黎风俗图》

2022-07-06高文杰

农业考古 2022年3期
关键词:黎族海南

高文杰

藤是一类茎干细长、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依附他物而向上攀缘的植物的总称,是构成热带、亚热带森林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野生藤类植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藤被广泛用于家具制作、编织器物、制绳索、造纸等,藤还可食用和入药。《三国演义》中还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所谓“藤甲”,是用藤条编织的战衣,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部落使用的一种铠甲。

用藤编织器物、制作家具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先秦至秦汉时期,人皆席地而坐。席多用苇、草、麦秸、藤、竹等编织而成。竹、藤编席曰簟,是当时比较高级的席。当时的藤竹编家具还有箱、笥、簏、箧等。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藤筌蹄、墩、凭几、椅、凳等。《全梁文》中收录了南朝梁刘孝仪写的《谢东宫赐五色藤筌蹄一枚启》。藤筌蹄是一种用藤编织而成的形似束腰长鼓的高型坐具。藤墩则是中国古代藤类家具的重要品种,经常出现在古代绘画中。筌蹄和墩先 后 随 佛 教 传 入 中 国。北 魏 龙 门 石 窟 和 北周敦煌壁画中可见筌蹄和墩的造型。

隋唐五代藤编器物、家具种类越来越丰富。《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岭南道的不少州县将藤簟、五色藤盘、藤镜匣、藤筌台等作为给朝廷的贡品。由于藤竹柔软舒适,坚韧结实,透气性好,冬暖夏凉,唐五代及两宋时不少床榻的座面等都采用藤竹编,被称为软屉,是深得文人喜爱的清雅之物。南宋李嵩《听阮图》画中绘高木奇石,树下士人闲坐榻上听阮乐,宽大的床面正是藤编软屉。明清时期,不少精美的宫廷家具上仍采用此种工艺,故宫现存许多黄花梨、紫檀罗汉床、架子床、宝座、扶手椅等都采用藤心嵌装座面。

藤类植物有分枝的习性,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而且能适应各种贫瘠的土壤,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因此,中国文学史上流传下来很多咏颂藤的诗文,如南朝梁简文帝《咏藤》,唐代李白《紫藤树》、岑参《石上藤》,宋代梅尧臣《垂涧藤》等等。藤因连绵不断、生命顽强的特点,逐渐演化为中国人常用的吉祥文化符号——缠枝纹,被广泛运用于瓷器、建筑、家具、纺织品、玉器、年画和剪纸等古代艺术品上,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藤文化。

一、《琼黎风俗图》中的《采藤图》

海南岛古称琼州,黎族是海南岛独有的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清朝前期采取多种措施成功地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治理,清代至乾隆朝已达全盛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幅员辽阔,属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纷纷来朝,呈现出一派太平景象。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命大学士傅恒编撰《皇清职贡图》。此书生动描绘了清朝盛世时期藩属国、海外交往诸国以及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历史沿革、社会生活、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民族关系等情况。《皇清职贡图》的编撰引发了绘制民族图画的风气,《琼州海黎图》《琼州黎族风俗图说》《琼黎一览图》《琼黎风俗图》《黎人风俗图》等多种版本的琼黎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琼黎风俗图》现藏于海南省博物馆,是反映清代黎族社会风貌的珍贵画册,现存15开页,以图画、文字相配的形式描绘黎族人民建屋、纺织、耕种、对歌、嫁娶、聚会、跳鬼、取香、采藤、放排、传信、贸易、渡河、谈判、渔猎等生产生活场景。文物鉴定专家从绘画、装裱、钤印与印色及题跋用纸等方面考证,《琼黎风俗图》应为清代中晚期的无 名 氏 所 作。它 是 现 存 较 早 以 图 文 并 茂形式真实记录并还原清代海南黎族社会风貌的资料,具有文字不可比拟的优势,为研究当时黎族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琼黎风俗图》里描绘了黎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多个场景,其中的《采藤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黎族男子进山采割藤条的场景(见图1)。

图1 琼黎风俗图·采藤图

《采藤图》采用右图左题的对题格式。画面以山石为背景,山色景物用青绿法,勾勒填色,布景简洁,有晕染迹象;人物用工笔重彩,单线平涂,线条简练,色彩多用原色。图中男子下身穿犊鼻裤,一人采藤,另一人将采割下来的藤条卷起。

左题图说文字为:黎生红白二种藤,产于石岩之上,长数丈。外贩造寮,其中雇黎人采取,黎之无业者竞趋之。黎内生产,藤为最饶,每岁运至海口,分贩各省,均赖其用,利亦溥矣。

其后还有一首无题七言诗:五指山中茂产藤,贫黎割刮苦辛能。凤城春陌鞭神骏,三夫藤经万里曾。

二、海南藤业史

红白藤是红藤、白藤、厘藤、竹藤、棉藤等棕榈藤类的总称。我国棕榈藤主要分布于海南、台湾和广西、广东、云南的南部地区。海南野生藤类资源丰富,是我国的藤类主要产区,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不包括台湾省),担负着供应全国藤原料的主要任务。《正德琼台志》《万州志》《崖州志》等海南地方文献均记载了海南藤类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根据《古今图书集成·琼州府部》记载,海南有赤藤、黄藤、白藤、苦藤、青藤、土藤、鸡藤、牛八藤、寄生藤、圭藤、葛藤、圆藤、扁藤等13种藤类植物。《两广乔灌木名录》中记载海南具有藤类12种,中部山区是藤类的原生分布区,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红白藤生长,分布较多的有屯昌、儋县、万宁、琼海、澄迈、陵水、保亭、琼中、白沙、乐东等县。

海南藤业具有悠久的历史,《隋书·地理志下》载“珠崖郡统县十……昌化有藤山”,唐代时琼州藤器已朝贡中央、 行销内地。《新唐书·地理志七》云:“崖州珠崖郡,下。土贡金、银、珠、玳瑁、高良姜……振州延德郡……土贡金、五色藤盘、班布、食单。”唐懿宗咸通年间段公路为官南粤时,亲自游历五岭间,采撷民间风土、习俗等而作《北户录》,中有“琼州岀五色藤合子、书囊之类,花多织走兽飞禽,细于锦绮,亦藤工之妙手也”及“琼州出红藤簟,一呼为笙,或谓之蘧蒢,亦谓之行唐。其色殷红,莹而不垢”的记载。唐昭宗朝刘恂任广州司马,致仕后寓居岭南,作《岭表录异》,此书中也有关于琼州藤器的记载:“南土多野鹿藤,苗有大如鸡子白者,细于箸,采为山货,流布海内。儋、台、琼管百姓皆制藤线,编以为幕。其妙者,亦挑纹为花卉鱼鸟之状。业此纳官,以充赋税。”《唐大和上东征传》中还记载了鉴真从扬州出发时,备办海粮,购买了琼州产的白藤簟十六领、五(色)藤簟六领。上述文献记载说明,早在唐代,海南藤编技艺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宋代海南向外输出的土特产品有“土产沉香、蓬莱香、鹧鸪斑香、笺香、生香、丁香、槟榔、椰子、吉贝、苎麻、楮皮、赤白藤、花幔、黎幕、青桂木、花梨木……之属,其货多出于黎峒”。其中,香料、槟榔、吉贝是输往大陆的最大宗商品,红白藤条也是输往大陆的主要商品之一。

明朝海南藤编技艺进一步提高,品种越来越丰富。藤编制法有穿、织两种。用穿法制成的有朝冠盒、纱帽盒、带盒、酒壶、茶瓯、托盘、果盒、爵盏、箸桶等;用织法制成的有字体屏风、拜席、轿面、连枕、衣盒等。万州在明代成为海南岛的藤作中心,“藤作出万州,穿、织俱精致,擅名天下”。正德初年,万州王氏女技艺精妙,所织的藤器有牡丹萑染、双凤交嬉的图案,十分精美,颇受欢迎。

清代海南向中央上缴的土贡有金、银、珠、玳瑁、蜜蜡、布、盐、木、藤、槟榔、椰子、沉香、海漆、荔枝、菠萝蜜、南药等十七种。清代吴震方将客游广东时所见所闻编撰成《岭南杂记》,书中有“(康熙)三十八年,琼州文武官属役黎采香、藤、花梨、紫檀等物”上卷,P26)的记载。由于海南藤类至多,“黎产唯藤之利为大”,一些汉族商人雇佣黎族人民入山采藤,之后运至海口,通行各省,获利颇丰。除了输出原藤外,海南藤编继续发展。清代曾任广东学政的李调元在《南越笔记》中载,“粤东多藤,产于海南者为最,琼州有赤、黄、白、青诸藤,又有苦藤、圭藤、土藤,皆堪为器用,按方言谓箪为笙,亦曰蘧篨。红藤席较嘉纹诸席,更属经用……琼有藤席,有定安席、椰叶席、槟榔席,皆席之美者。”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海口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西方列强不但把海南当作倾销商品的市场,而且作为原料产地,大量廉价收购海南岛的土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回本国,红白藤 是这些土特产品 之一。(出口的)藤有黄藤、白藤、鸡藤、红藤、藤丝、藤心、藤片数种,出产以陵水、儋县、临高、崖县、乐会等县为多。每年由各口卡出口者约4000余担。1926年,由琼海关及50里内常关出口者1772担,1927年3080担,1928年878担,平均出口每年约六七千担。除大量出口原藤外,民国时期海口、琼海嘉积镇建有藤器厂,均规模不大,藤器以藤箱、藤椅为多。黎族地区则“各地黎人均能织之,如谷箩、小篓之类。粗者为多,小器物则颇有精致者,大藤篓以水满峒之黎人所织者为最佳”。

红白藤的藤茎质地优良,抗拉强度大,是编织和制作家具的优良材料。作为优质红白藤的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后,海南担负着供应全国藤原料的重要任务。20世纪60年代,海南红白藤常年产量约有12万担,占全国总产量的70%,畅销国内外。但随着山区的开发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加之大量采伐红白藤,海南野生红白藤资源逐年减少,天然藤资源已无法满足我国藤产业生产的需求。从1983年起,海南中部山区各市县开始人工种植红白藤。海南阳光充足、雨量丰沛的自然条件非常利于藤的生长,加之藤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近年来,红白藤人工种植逐渐成为海南增加农副业收入的好门路,不仅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减少了对森林的破坏,保护了热带雨林生态环境。

三、海南黎族藤文化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中的红白藤是大自然对黎族人民的丰厚馈赠。至迟从唐代琼州藤器扬名天下开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生产藤编精品和输出红白藤条作为土贡上缴中央、行销内地的同时,黎族人民还利用丰富的藤类资源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多姿多彩的黎族藤文化。

用野生藤编织家用器具,是黎族人民的生活传统。黎族人民将山中随处可见的红白藤采割回来,用工具(见图2)削成细条,晒干修剪,编成生活中需要的各种日常用具,如藤编衣篓、腰篓、箩筐、藤盒、藤凳、藤席等。这些藤编生活用具坚韧光滑、经久耐用,是黎族同胞勤劳智慧的文化结晶。藤编衣篓(见图3)是黎族家庭中的重要器物,对于黎族妇女而言,拥有藤编衣篓的数量是一个妇女黎锦财富的象征,也是手工技艺精湛和勤劳的表现。藤编腰篓(见次页图4)小巧轻便,黎族人民上山劳动时常挂在腰间,用来放置简单工具和食物,野外采摘到的果子和野菜也可随手放入其中。藤盒(见次页图5)也是黎族生活中盛放东西的器具之一,其做工精致细密,造型朴素大方。黎族哈方言区有一种精致的雕画藤篮(见次页图6),是旧时结婚的重要聘礼。藤篮一般高20公分,口宽28公分左右,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纯藤编织的小箩筐,下面是用一种海南民间俗称为“藤春木”的软木料制成圆形底垫。木底垫表面精心雕刻了反映黎族社会生活场景画面,绘有桫椤、生命树、鹿羊牧图和崇拜符等。藤篮做工精细,颇为考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图2 制藤工具

图3 藤解衣篓

图4 腰篓

图5 藤盒

图6 雕画藤篮

踞腰织机(见次页图7)是黎族一种非常古老的织布工具,黎族妇女用这种简单的织机织出具有精美图案花纹的黎锦,自汉代以来黎锦已成为朝廷贡品。织机所使用的腰带,通常用具有较强韧性和抗拉性的红白藤编织而成,坚韧结实,透气吸汗。黎族人民还用野生藤类植物做棉纺织染料。这种染料不易褪色,且来源极广。

图7 踞腰织机

黎族人善于狩猎。黎族男子弓不离手,“海南黎人所用长弰木弓也,以藤为弦,箭长三尺”;黎族人所作的黎刀“长不过一二尺,靶乃三四寸,织细藤缠束之”;兜鍪是古代作战时保护头部的头盔,因为海南盛产藤类,黎族人就地取材,“黎兜鍪,海南黎人所用,以藤织为之”

《广东新语》中记载了海南的一种藤埠船,“琼船之小者,不油灰,不钉鎝,盖以藤扎板缝,周身如之。海水自罅漏而入,啧啧有声,以大斗日夜戽之,斯无沉溺之患。其船头尖尾大,形如鸭母,遇飓风随浪浮沉,以船有巨木为脊,底圆而尖,故能出没波涛也”。黎族聚居的中部山区高温多雨,河流众多,每当山洪暴发时河水暴涨,阻断了两岸的交通。“黎人往来山际,多用大葫芦带身间,至溪流涨处,双手抱之浮水而过”。《琼黎风俗图》中有一幅图绘制黎族人抱着渡水葫芦(见图8)过河的场景。黎族人民用藤在光滑的葫芦周身编结网套,利于平时放置和水中抓持。这种轻便实用的渡水葫芦又称渡水腰舟,是研究史前水上交通的“活化石”(见次页图9)。

图8 藤编渡水葫芦

图9 琼黎风俗图·渡水葫芦

黎族还用红白藤建造房屋。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其外形类似船篷,拱形状,其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选用木料、竹子、红白藤、山麻、茅草等。房屋的骨架由竹木藤构成,构件搭接处均使用红白藤枝或野麻缚扎,其外覆以茅草和藤叶。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藤叶屋面具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拆建也很方便。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世代流传下来。

除此之外,藤还有一些其他用途。《道光琼州府志》记载,“藤可以驾牛,其大如筀竹者,曰苦藤;稍小而性柔,可为牛绳船缆,曰括藤;以磨砺器物,能发光腻,曰湿皮藤。”还有一种牛八藤,黎族人用牛犁地时,常用此藤条作为牛与犁之间的传送带,故该藤也叫犁藤,《正德琼台志》和《崖州志》均有相关记载。较细的藤条还可以用作晾晒衣服的绳子。藤也是黎族传信的工具。“头目有事传呼,截竹缚藤,以次相传,谓之传箭,群黎见而趋附,若奉符信,无敢后者”。

红白藤等还具有药用价值,“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白藤有活血、止血、接骨、发汗、祛风功效。红藤有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功效。黄藤可以用来萃取“麒麟血竭”,即为名贵中药“龙血素”。一些棕榈藤类植物还可以食用。黎族人在采收藤条时,截取嫩梢部分当作常用蔬菜,或特意采集茎尖作为特色菜肴招待贵客。《广东新语》中记载了很多可以食用和药用的藤类。藤还可以作为酒曲,“有曲藤,琼州酒无曲蘖粱,以此藤叶辛香,杂米粉为饼以酿,亦曰酒藤”。

上述这些都是海南黎族藤文化的具体表现,体现了藤与黎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黎族沿袭自然法则生活的充分体现。

四、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产品在黎族村寨的普及,黎族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各类丰富的藤竹用品基本退出了黎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传统藤竹编器目前仅有少数年长者还在使用。一些工艺精湛的黎族藤编器除了博物馆和民俗收藏家早年所藏之外,在黎族民间已越来越难以觅见,藤编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出现危机。2014年,黎族藤编技艺被评为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公布了一批黎族藤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近几年来,陵水、昌江等地陆续创办黎族藤编技艺传承所和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培训黎族藤编技艺,扩大藤编技艺传承队伍,将黎族藤编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在充分挖掘传统藤编技艺的基础上,对一些传统织法和器型进行挖掘创新,满足社会上更多爱好者的需求。上述措施不仅使这一濒临失传的黎族优秀文化能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同时也把黎族的藤编产品推广出去,增加黎族人民的收入,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

总之,藤贯穿了海南黎族的生活史,是黎族人民在海南岛上原生态生活的实物见证,体现了黎族人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造物智慧和创造力。黎族藤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工艺之一,与陶瓷、玉石、木竹等材质为代表的制作技艺一起交相辉映,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画卷中绘上了浓墨重彩,需要得到我们进一步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创新。

猜你喜欢

黎族海南
黎族小伙闯“深海”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黎族母亲》等
砥砺前行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地方高校该如何传承海南黎族音乐
海南杂忆
黎族元素在校园美术教学中传承的思考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