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远与最近,亲密又疏离

2022-07-06潘一禾

杭州 2022年10期
关键词:奥利维世界

我们都看过这样的诱人广告:“一生必去的55 个地方”“全球100 个绝世美景”,它们总会让人心动或脚痒。因为一场全球传播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活动的节奏突然慢下来之后还开始了转向,具体转向哪谁都不知道。那么,“外面的世界”或者说“远方”,还会是我们的共同梦想吗?还会有很多那种时刻、我们会突然觉得不想再依赖现有的信息来源,非想去亲眼看看“陌生世界”那片巨大的嘈杂到底是什么吗?在类似的困顿中,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的新著《外面的世界》也许是一个思索的参照。

奥利维埃1947 年生于巴黎郊区,1968 年法国“五月风暴”后期曾担任左翼组织的军事领袖。作为曾经的记者、小说家和自由撰稿人,他一生都行走在世界各地并且笔耕不辍。法兰西学院在2011年用“保罗·莫朗奖”奖励了他的全部作品。《外面的世界》是奥利维埃75 岁时的作品,素材来自他走遍世界留下的三十多本笔记。他说自己不喜欢用照片,因为“故事会围绕着匆忙涂写的文字诞生,照片周围却什么也没有。”他说自己不想写回忆录,而是主动跳入记忆碎片之波涛当“落水之人”。

全书开篇交代自己从四岁起随父母环球旅行,足迹遍布这个世界的东南西北、名城古刹和犄角旮旯。他的母语是父亲教会他的法语,母亲则是波兰人。他羡慕嫉妒康拉德、纳博科夫、贝克特、聂鲁达们,因为“此生终归无法实现的事情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语言技能”。其实,除了神似雨果的杰出法语能力,他还能用西班牙语写诗,还懂得拉丁语和希腊语。但即使这样在全世界自由游走,他依然觉得自己永远是某地的陌生人,因为世界上的语言和文化太多了。“这所有的语言,世界上的无数声音,我热爱他们,如同热爱自己的。我多想把他们通通掌握,就像掌握自己的语言。”语言能力强,让他热爱旅游、擅长与陌生人交流,也让他深感语言不通,就几乎是什么都无法深入沟通。

我读这本新著的原因之一,是他多次写到了中国,更有章节写到了我的家乡杭州。他去过的北极可能离我最远,估计此生我也去不了。他说生活在北极的人都不一般。比如曾经是陷阱猎人的弗拉基米尔·埃斯纳,来自伏尔加河流域的一个德国家庭。弗拉基米尔自学了西班牙语,因为他觉得西班牙语听起来更像海盗说的话。他去过一两次德国,他的十个兄弟姐妹都已经移民德国。但他觉得那儿的天气太温和了,雨下个没完,他想念雪。他讲起北极的各种动物就滔滔不绝。“我喜欢这样的对话,远离我习惯听到我自己老说的那些套路。我感觉自己与他对话就像在跟杰克·伦敦会谈,杰克·伦敦也是弗拉基米尔喜欢的作家。”这本书在写到真正的“远方”、多数人的“远方”时,一般都更有兴致,毕竟那些人和事都更为稀少和显得珍贵。

离我这个读者最近的书中美景,肯定是杭州的拱宸桥了。奥利维埃看到过曾经一半有中国式温柔,一半是战斗机来回低空飞行的拱宸桥,也重访过改革开放后的富足杭城。他尤其喜爱那座桥下的夜晚,因为“那是一个叫人不想离开的地方,黑色的平底驳船从中间的桥洞穿过,快速交会,有时会发生刮蹭,发出悠长的金属刮擦声。船上装载着煤、砂砾、废铁或沙子,运河波光粼粼,对面的河岸上,人们在成双成对地跳舞。”我觉得他很想对世界说:这真的是很美的地方;但从客观效果看,他写得确实又很隔、很飘,因为他其实不能真正爱上这样的东亚生活场景。

仅仅看看书中这最远和最近的他乡之景,就能体会作者道出的一个深刻体验,也是此书最重要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对“路上人”而言,这个时代的人类亲密又疏离。“这本书写的是世界,也是对世界的疏离。”他写人间亲密的时候,赞扬人们在相逢时总会在精神和感情上彼此贡献,如:“这个世界只存在于我保留的眼神和交换过的话语的记忆里。每个人都在我身上留下了某些东西,我不知该如何命名。不是一节课,肯定不是,更像是很薄的一层学问、感情或幻梦。这些薄膜叠加在一起,才有了我身上像玉一样的海龟老鳞片。”

他写人间疏离的时候,遗憾自己多数情况下无法随俗入乡地成为他人,就是“十足的异乡人”。因为“成为他人,这种非同寻常的经历,在我看来几乎只有几种重大的考验能让人实现。我是一样也没有经历过:监狱、战争、流亡。”所以“就像惠特曼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我的大家族的一份子,他们却浑然不知。我们大家族不怎么露面,也不占地儿。没有人在乎你,隐约有点危险。”

就是在这种亲密又疏离的双重心态中,他写道:北京夜晚的天安门广场被聚光灯照亮。紫禁城美丽庄严,显而易见,却无压迫感。令人不由自主心生敬畏,离我们习以为常的美那么遥远。那里是城市帝王的都城,但也有一些光膀子穿大裤衩的老爷子们踢起了踺子并乐在其中,还邀请我们加入游戏。鼓楼与钟楼之间,墙头草在胡同屋顶的瓦片缝隙里凌乱地生长。风中作响之物,道路清洁工的自行车,收废品的自行车,磨刀工的自行车,老人们坐在椅子上两眼空洞,喝着热水时不时吐口痰,或者打牌。红色灯笼,电线束束,水果摊和菜摊,叫不出名字的蔬菜。

我在这篇小文中,不想评判西方作家目前是否能读得懂东亚或其他文化,如上所述,奥利维埃的法语水准非常之高,这本书的译者也才华过人,阅读这本非回忆录的毕生游历感受,会让人畅快地享受雨果小说式的法语魅力:语意风趣优雅、感悟细腻丰沛、行文韵味十足,闪光的理性总能在无尽碎片式描述后精彩点题。我只是在阅读此书后有了这么一个更加明晰的理念:不能对“诗意和远方”或“童话般的风景”抱有太多的浪漫主义联想。

自由地行走和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是现代生活的一种可能。走过万水千山,回到原点,并即将止步,作者说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奥利维埃不仅写出了“生活在路上”的五彩缤纷和各种惊喜,更是诚实地写出他一辈子对“这一种可能”的过度迷恋和晚年彻悟。邂逅而聚散,探路而迷路,人世间的亲密而疏离,他见了太多。在波涛汹涌的记忆絮语中,他倾吐了自己对少数挚友的深情想念和由衷感谢,更诉说了自己对人间各种疏离导致的缺乏同理共情的巨大遗憾。

猜你喜欢

奥利维世界
卖梦的人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葡萄牙百岁传奇导演辞世
卖梦的人
卖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