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预防处置中学体育课中的伤害事故

2022-07-06林武

当代体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教师体育课

林武

在中学体育课上,时常出现学生因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这不仅会对学校声誉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十分不利。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学体育课上发生伤害事故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有效预防和处置体育课上发生伤害事故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我们不难发现体育课的开展已经将“健康第一”作为第一要义,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对于青年学生成长中的素质培养又提出了新要求,学校的安全教育是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由于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不仅如此,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体育课的不断改革也让体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果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需求,就会导致操场设施不足,器械陈旧,加之体育活动的特殊性,以及部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体育课上的伤害事故时常发生,逐渐成为了影响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置此类伤害事故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1 中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体育伤害事故是由于课堂组织者在学校具有管理责任的场馆内,或由课堂组织者带领的校外场地以及其他集体设施内,由于教师、学生等个人原因产生的意外情况、不可抗力或侵权行为对学生造成精神上或身体上的伤害事故。其中在中学校园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意外伤害事故,这种伤害事故大多发生在体育活动或者竞赛中。因此,中学阶段体育伤害事故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中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具体原因

2.1 学生本身个体存在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因此学生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分为身体差异和心理差异。众所周知,在体育教育中,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比如在上篮球课时,男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好于女生,因此他们能够比女生更快地掌握篮球运动的技巧。而在练习体操时,女生身体灵活性好,能够更快得掌握体操的学习技巧。而且在体育考试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男生的体育成绩普遍高于女生。身体素质较差或者身体不协调都会导致学生在上课时产生伤害事故。除了身体差异外,心理素质也是导致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重要方面,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感兴趣程度不同,因此学生更愿意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而对于不喜欢的体育活动,上课时自然不会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也不会在意老师的示范,导致这类学生在体育课上常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使用错误的运动方法,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2.2 部分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由于其课程内容和场地的不同,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再加之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就是不断运动和练习,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因此大部分体育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很多体育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对抗性和競争性,及时不是在真正的比赛中,由于青少年的争强好胜心强,也难免导致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2.3 体育设施陈旧导致的伤害事故

运动场内的体育设施安排不合理或者年久失修也会导致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相关研究显示,由于体育设施陈旧或摆放不当等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在整体的伤害事故报告中占得比例很大,逐渐成为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知识。比如操场的橡胶跑道凹凸不平,使学生摔倒、跳远的沙坑有杂物,导致学生划伤、做仰卧起坐的海绵垫质量不达标,导致学生受伤等等。另外最常见的就是像篮球这类运动,体育场的地面大多是由水泥铺设,因此在这种场地内练习跳跃等动作,对于学生的脚踝、膝盖等部位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校园内的一些露天设备,如单双杠等,长期得不到保护,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生锈、损坏的情况,学生在使用时稍不注意就会被划伤。最后还有体育课上用到的器材如铅球等,如果不能按时回收,被其他同学随便玩耍,也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2.4 体育教师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导致

体育教师是学生课堂上的引导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充分重视安全问题,对待学生松懈要求,就会导致教学内容安排存在较大的主观性,降低合理性,这也是造成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体育教师对待伤害事故没有足够的预见性,在课堂上没有及时阻止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课前体育老师没有协调好场地的使用,导致很多学生聚集在同一个场地的混乱现象;老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合理的加大体育训练的强度,导致出现运动不当产生的意外损伤,这些都是由于体育教师的原因造成的常见的伤害事故。不仅如此,还有部分老师在上课前没有告知学生注意事项,让学生随意额自由活动,同时又不能对学生做到严格管理,没有做到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加之学生自身的纪律性不强,更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2.5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各种室外活动都有很强向往,因此有很多学生急于参加活动而忽略了运动前准备的重要性,都抱有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热身。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原因无法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但他们自己对身体情况了解不够,甚至很多学生觉得自己身体没有问题从而有意或无意隐瞒病情,最后对身体造成伤害。还有一些学生不仅不听教师讲解,还不喜欢被老师和学校规则约束,不遵守课堂纪律和比赛规则,这也是常见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6 第三人或意外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这一类意外导致的伤害事故通常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是无法预见的。比如教师在操场正常上课突然遇到极端天气,学生向教学楼内涌入的过程中出现摔倒、撞伤等情况,或者一些小动物突然闯入校园对学生造成惊吓等情况,都属于第三人或意外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3 中学体育课预防伤害事故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

校方或者教师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要防止课程内容泛华的情况发生,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体恒课程的可行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讲座、实践等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责任感,加强对日常教学授课的管理,注重课堂的常规教育,将计划中的教学和放松练习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课程结构设立上,教师和校方都要遵循科学的建立方法,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学生的课堂感受,让学生们既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上课,有能轻松快乐的完成体育教学。1C2C2BDB-DA59-48E2-9529-1FEC2B73126B

3.2 建立健全严格的场地、器材管理制度

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力度,对校内的体育馆进行扩建和修缮,对老旧的体育设施鸡你修改维护、改造和升级处理,保证这些器材都能安全使用,减少对学生的伤害。另一方面学校要制定严格的场地和器材管理制度,做好日常保养,提升场地和运动器材的使用寿命。最后还要根据不同体育器材的相关标准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安全标准不合格或者安装不合理就要及时修理和拆除。对于各种体育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等,学校要设置专人进行定期检查和巡视,形成全面的责任制度,确保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完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锻炼环境。

3.3 提高师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

学校要不断加大对伤害事故预防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醒全体师生在体育活动中要时刻记住“安全第一”,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事故预防教育工作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安全教育一定要放到首位,体育教师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面对危险的防范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媒体软件的优势,给学生播放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4 提升各项训练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体育教师在课前教育应认真学习钻研体育教材,选择一套适合培养学生身体个性素质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身体素质、注重促进学生身体个性素质发展,选择一套符合体育教师自身身体特点和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体育教材。另外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课时,讲解内容要做到明确,示范教学要做到标准。动作必须按照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提高师生学习动作效率。学生的动作练习也一定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简由简到繁。在上课时各班教师不仅要对其做出及时的教学评价,帮助班级学生进行调整,对于未能及时完成一个动作的班级学生还要给予帮助,使其逐渐建立较强自信心,对于未能完成一个动作优秀的班级学生还要给与充分表扬,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兴趣。体育教师每天上课时间组织安排要严密,特别在凡是组织学生自由活动练习前,一定力求要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各种安全卫生保护措施我国现代高校体育理论教学队伍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积极性和理论学习实践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现代体育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懂得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知道一个学生在哪里想什么?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就业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科学严格的训练制度和竞赛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时间训练,指定的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都要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调查,安排符合学生预期的运动量。举办竞赛活动要迎合学生兴趣,制定多样的、详细的竞赛规程,对场地进行合理安排,端正赛风,强调竞赛中的饮食卫生和竞赛安全,做好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突发的伤害事故。

3.5 定期进行体育课自然风险应对演练

由于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因此经常会遇到雨雪天气,此类天气虽然不能直接影响体育课的安全,但是缺也是最为常见的恶劣天气,低温会导致学生的体温下降,使学生在室外活动时身体各项机能减弱,互动性降低,加之雨雪天气会让室外的场地变滑,影响学生的正常活动,如果有室内教育空间的学校则要最大程度上将学生转移到室内,如果没有条件就可以尝试开发学校内的综合性场地。在面对像地震、火灾等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时,就要及时做好演练,真正遇到自然灾害时能够临危不乱,听从老师指挥,这就要求在日常的课堂上老师为学生讲解应对自然灾害的办法,定期举行应急演练,提升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3.6 为学生购买体育课意外伤害保险

当学生受到伤害事故后,学校和家长方面难免会因为责任划分、经济赔偿等情况产生纠纷,由于学生时刻在学校上学,因此家长无法随时随地陪在身边,体育课意外伤害保险能够为学生在校期间上体育课时进行有效保障,学生意外受伤以后,保险公司不仅能够在经济上给予学生家庭以赔偿,还能减少学校和家长的经济负担,现阶段市面上很多针对学生的校园意外保险每年仅需要几十元,而且保额很高,性价比很高,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优质之选。

4 中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有效处理措施

4.1 及时上报事故,迅速抢救送医

在校期间如果真的发生伤害事故,教师要在第一时间上报事故情况,然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处理后迅速拨打120送到医院进行处理。但是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教师和学校相关人员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办法紧急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发生,避免后续出现更严重的结果。无论最终的责任归属于哪一方,学校都应该从人道主义精神和教育工作者责任的角度出发,从各方面关心和照顾学生和家长情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早日恢复。

4.2 伤害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划分

伤害事故发生之后,当受伤学生全部处理和安抚好,下一步就要进行及时的事故调查和责任花饭,以便于后续事情的处理。一般来说,伤害事故的责任化分,要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以及损害后果来确定。如果是因为学校或者学生的过错造成的伤害事故,当事人要为其所犯错误的程度和影响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当事人的行为是伤害事故最后结果造成的主要原因,则该当事人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并非造成了伤害事故的主要责任,则應该承担相应的次要责任或不负责。

4.3 做好事故的后续安抚工作

事故伤害发生之后,除了要对受影响的学生进行紧急送医处理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配套的后续安抚工作,从精神和身体双方面对学生给予安抚,同时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使学生精神状态能够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学生就医之后,学校相关负责人和教师应及时看望,对学生表示关怀,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对于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快速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生命是人最宝贵的东西,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将安全放在首位,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行动力、执行力等都在形成期,因此需要学校和家长给予高度重视,为每个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体育课上的活动形式丰富,互动性强,因此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铭记安全无小事,对于教师来说要肩负起自身责任,掌握伤害事故的预防办法和处理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伤害事故,也能做出最好的处理,减少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方面的矛盾和纠纷。

(作者单位:巢湖市第四中学初中部)1C2C2BDB-DA59-48E2-9529-1FEC2B73126B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教师体育课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体育课上的“意外”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讨厌的理由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