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的开发现状、理论参考与构建策略
2022-07-06李晓鹏汪如锋郝家春李忠伟
李晓鹏 汪如锋 郝家春 李忠伟
摘 要: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赋能传统教育教材转型升级,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材建设工作所面临的重要机遇。在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数字教材价值定位、主要特征与基本分类的前提下,对国内外数字体育教材建设的开发现状进行系统化分析,以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首要教学原理为理论参考,提出了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建设策略。研究认为:新发展格局下的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应是开发机制、教材知识、教学设计与评价体系在理论逻辑和实践操作上的有机统一,应按照赋能教材建设、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材设计和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对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进行统筹安排和梯度推进。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教材;学校体育;现代教育;多媒体学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2)02-0035-09
Development Status,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igital Textbook Construction
LI Xiaopeng, WANG Rufeng, HAO Jiachun, LI Zhongwei
College of P.E.,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Abstract: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modern education and enabl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textbooks are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xtbooks in the new era. On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classific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igital texbooks in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igital physical education texbook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 texbooks with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of multimedia learning cognitive theory and primary teaching principl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terials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should be the organic unity of development mechanism, teaching material knowledge, teaching design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The texbooks should be arranged and promoted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the basic ideas of enabling texbook construction, creating teaching situation, changing texbook positioning and forming value orientation.
Key words:digitization; digital texbook;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 multimedia learning
數字教材(Digital Textbook)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开发的,服务于特定教学或学习目的,有一定体系的知识内容、教与学工具或其与设备、服务的组合系统[1],可通过虚拟数字环境所提供的感知信息与多通道反馈获得某种基于情境的个体体验与感受。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是落实国家教育战略、促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公平、引领课程教学发展变革的重要举措[2]。信息化与数字化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材研发与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体育教材的数字化建设已成为适应智能信息时代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在数字教材开发中政府引领作用不明显、学校对数字教材认识不充分、数字教材建设治理体系未建立等客观原因[3],使全面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体育教材二次开发与赋能传统教育转型升级出现了建设瓶颈。聚焦于学校体育数字教材本身,亦面临着多重困难,如数字环境中教材内容与形态变化问题,教材视角下的技术适用性问题,数字教材的新管理模式、新传播模式、新应用场景问题等。总体而言,学校体育教材数字化建设,是现实所需亦是形势所迫。因此,利用信息化、数字化优势提升学校体育协同育人整体效能、创新学校体育教材建设,已成为促进我国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1 学校体育数字教材概览
体育教材的发展不仅能带来教学环境和教学形态的变化,更能引领整个学校体育教育领域观念、价值和目标的重新认识[4],在信息时代2.0的背景下,更赋予了数字教材以引领体育教育新理念,转变体育教育新方式和适应体育教学新需求的时代特点,对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进行价值梳理、特征辨析与分类思考,有利于明确我国数字体育教材发展路向、探究数字教材建设驱动模式,为促进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奠定理论基础。387C1BFC-8CFB-4BFB-A78B-E2E3B7F59AB1
1.1 何谓学校体育数字教材
针对数字教材或电子教材的相关概念辨析与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价值定位思考,部分学者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一定探讨。其中,陈桄[5]、王俊宏[6]等人从电子书籍的角度根据教学组织方式、学生阅读规律、课程目标要求、数据流通渠道以及内容传播介质等方面,将数字教材定义为一类应用媒体化手段强化教师教学组织、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电子图书;孙众[7]、王志刚[2]等人基于强化学习效果和发展教育资源的视角,依据数字教材的学习环境、建设要素、学习需求和本质属性等多个方面,将数字教材定义为一种主要用于深化学习效果,突出课程资源的智能教学材料。也有学者在资源整合和教材内容的视域下,将数字体育教材定义为一个搭配教学媒介、整合教学资源以及满足互联需求的教学资料集合[8]。结合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理想意义上的学校体育数字教材不是简单地将体育纸质教材内容进行数字转化后“搬”到屏幕上来,或是全面取代传统纸质体育教材的新型教学资料,而应是与纸质教材互相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多媒体教育方式,发挥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结合的优势,实现网络互动、媒体播放、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功能,具有便于教师合理进行课内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以及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交互性体育教材。
1.2 数字体育教材的特征
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具有操作平台的多媒体性、检索方式的超链接性、应用场景的交互性、使用过程的可监控性、知识传递过程的具象性等特征。具体而言,平台的多媒体性指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将依托数字平台,借由终端设备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传递,在此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适时添加音频、视频、及多媒体动画等效果,实现知识的立体化传输;检索方式的超链接性则体现在教学知识的有效拓展方面,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可在信息技术手段的配合下,在文本知识旁辅以知识拓展链接,如知识理论背景、知识实证举例、知识动画展示与知识应用场景等超链接,帮助教材使用者合理构建体育知识体系,充分理解体育知识内容;应用场景的交互性是指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可突破传统体育教学采用场地、器材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束缚,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并在该过程中可实现数字教材与教学对象之间的双向互动,展现出鲜活、真实的学校体育学习过程;使用过程的可监控性是指学校体育数字教材通过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以数字教材为媒介,达到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互动效果,并在此功能的基础上,随时监控教学对象的教材使用情况,包括每位学生的教材使用时间,学生浏览的学习内容的次数及时间,以及课后体育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知识传递过程的具象性是指学校体育教材可通过信息技术,充分从可视化的角度展示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术动作,可利用数字技术将传统体育教材的文字教学内容具象化的教学材料,体现出集教材配套教学资源、技能教学视频、教学应用及教学工具于一体的平台管理和展示特点。另外,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还具有教育资源获取的便捷性,随着高速网络的延伸,数字资源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乡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将最新教育资源便捷传送给偏远乡村,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少边穷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不足的困境。
1.3 数字体育教材的应用场景
受数字教材的使用目的不同、授课对象差异与开发成本高低等因素影响,数字教材的课程内容和展现方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別,因此也产生了类型各异、用途不同的数字教材。前人对数字教材的分类研究,可大致将其分为转换型、媒体型和交互型[9],或PDF版式、交互式及原生型等[10],其分类过程大同小异,几乎都是从纸质文本扫描转化为电子格式逐渐过渡到应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材编制和推广,目前的落脚点及发展趋势已转变为终端之间交流互动或在多个个体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结合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要求与教学实际,当前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已经经历了转换型的发展阶段,即PDF扫描版的电子课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电子课本便是该阶段的典型产物。少部分的数字体育教材已经将音视频等媒体功能添加其中,如人教版第三代数字教材《中小学校园足球学生用书》(五至六年级)便整合了图书、音像、数字资源,集合开发、编写于一体,形成了系列化、数字化和立体化的中小学校园足球系列丛书。但目前集中体现富媒体性、交互性,同时满足家长、教师、学生以及数字教材之间多维度交流的交互型数字体育教材仍未得到很好地开发。考虑到交互型的数字体育教材是数字教材的现阶段发展方向,也最能体现当前数字教材的时代价值,因此本研究的着力点也将聚焦于此,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开发、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2 国内外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开发现状
教育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全局,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落脚点与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对信息化教育发展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使得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并逐渐融入到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对国内外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的开发现状进行研究,有利于梳理当前研究成果与进展,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借鉴先进的教材开发、出版与管理经验,为今后数字体育教材的建设提供客观参考的有效借鉴。
2.1 国内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开发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数字化教材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研究引导、学校实践、企业服务的协同创新机制,也存在着缺乏政策引领、资源缺乏统筹、研究不够深入、师生认可度不足等问题[11]。数字体育教材建设虽已开始布局,但建设进展仍稍显缓慢,并且随着数字体育发展全球化、体育教育媒介多样化与当代学生体育需求多元化发展,逐渐赋予了建设高质量数字体育教材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从历史视角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数字教材演进路径与开发现状,有利于厘清我国体育数字教材建设发展脉络,明确体育数字教材建设过程中的运行桎梏,对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而言意义重大。387C1BFC-8CFB-4BFB-A78B-E2E3B7F59AB1
国内最早进行体育数字化教材推广工作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其教育统筹局在2002年首次推出“无线网络—电子书包计划”在行政区内部分小学试运行,并在2014年由香港财政委员会首次拨款5 000万港币推动数字化教材开发工作,逐步形成了由高校、出版社与非营利性机构联合开发数字化教材的新局面。随后上海市也着力推广数字化教材,2010年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电子教材与电子书包纳入“十二五”规划,并表示在2~3年内使电子课本覆盖市内所有中小学,当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电子课本已成为国内中学生普遍使用体育数字教材之一。2012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着手进行数字化教材开发,以从高到低、以点到面为开发手段,力求对所有学科教材进行开发,并逐步形成了京版电子教材开发模式(详见图1)[9]。其中数字体育教材较有代表性的则是联合北京体育大学音像电子出版社发行的音像体育教材,如“民族传统体育教程”中附带各个项目的教学光盘,“中国青少年射箭训练教学基础音像教材”将射箭训练的音、视频资料以数字教程的形式更为直观地向读者展示。最新的研究指出,新时代的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应按照数字赋能的理念自上而下以政府主导为出发点,联动出版社、高校等多方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并在搭建学校体育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上,按照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运行机制梯度推进[12]。
2.2 国外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开发现状
不少国家在数字体育教材的建设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其中美国在数字体育教材建设方面具有超前的意识。2012年美国时任教育部长阿尼·邓肯(Arne Duncan)提出各州应着力推进各个学科的数字教科书建设,对于数字体育教材采取的建设则采取了各州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分别制定数字教材推进策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数字体育教材建设,并建立校内外的网络链接,实现课内外体育教学一体化路径[13]。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南加州大学推出了线上教育方案与包含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内的数字教材,其中数字体育教材在PDF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添加了解释性视频和互动性功能,即学生居家也可直观地学习运动技能,并以教材为媒介和体育教师进行互动[14]。美国联邦政府分别制定数字体育教材建设政策,以政策为激励导向,联动社会力量,突出教材数字化与交互性是美国数字体育教材建设的一大特色。韩国2007年颁布的《数字教科书商业化推广计划(2007—2011)》从官方层面正式拉开了数字教科书及配套资源开发的序幕。关于数字体育教材的建设则除聚焦于教材内容编制外,还重点关注数字体育教材的使用环境、体育教师的培训以及知识版权的法律保障等方面,对于数字体育教材的普及则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15]。不完全取缔传统纸质体育教材,将数字体育教材作为传统体育教材的辅助工具和补充手段是韩国数字体育教材建设过程的主要特征。有学者分析了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数字体育电子教科书建设经验后指出,数字体育教材开发的内涵及外延已发生转变,目前普遍关注技术应用程序研发、数字技术拓展和移动设备兼容等,用以指导学生锻炼常规、记录学生锻炼效果,并尝试通过数字体育教材构建学校与社区的一体化锻炼手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与社会适应[16]。最新的一项实验研究也表明,在数字体育教材中应用AR技术,将三维模型叠加到教科书中,可有效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进程,对于复杂技术的掌握效果更加明显[17]。由此可见,国外对于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建设理念较为先进,实践路径与研究成果呈现出领先的趋势,其先进的体育数字教材发展理念与设计经验,为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
3 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的理论参照
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按照科学的教材开发机制,遵循科学的教材设计原则,采取有效的教材建设策略,并按照规范的流程实施。因此,进行学校体育數字教材建设工作,需要在宏观层面应用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指导,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并依据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和学生培养目的,发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价值,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体育教材建设的深度融合。
在大量的教育实践中,融合了教育智慧并得到实践检验而形成的教育理论,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内在本质。我国最大的教材研发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经历了镜像数字教材、多媒体数字教材、交互式网络教材等阶段的数字教材探索后总结认为,教材建设更应明晰数字教材的核心价值,遵循教育的规律,并以此引领数字教材的构建[18]。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材探索实践和国内外的先进教育理论可以看出,部分教育理论对数字体育教材的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3.1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通过将认知论、教学以及多媒体进行整合,构建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该理论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数字教材开发、出版的主要指导思想。该理论指出,在教育过程中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双渠道获取的多媒体信息可以与学生先前获得的知识呼应、整合,进而形成长时记忆,可加快学习进程[19]。跟踪研究也表明,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跨媒体学习方式,通过沉浸式、互联式和动作感知等方式, 以多媒体信息符号作为信息传递手段,可以更好地支持学习者主动参与,完成体感运动,实现思想与行动、感知与运动之间的互动和整合[20]。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数字体育教材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即在数字体育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融入多媒体元素,并以音频、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技术动作、运动技巧等要素,将文本、图像组织为教育对象的视觉表征,最后将表征与先前的体育理论及运动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体育运动的长时记忆。相关研究从理论和实证的层面论证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可以为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建设工作提供价值引领和指导方略。考虑到体育学科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从内容到形式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应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对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进行开发时,应结合体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在数字体育教材开发过程中,遇到运动技术教学重难点,可以在文字叙述旁以二维码或链接通道为载体呈现技术动作的视频讲解,实现视听双渠道教学,形成长时记忆,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经过多次的练习,最终才可以形成稳定的绩效,数字体育教材突破了体育课时空限制,提供了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内进行运动技能学习,课后通过数字体育教材进行动作技能的视频回顾,通过表象训练进一步巩固技术动作;同时,在遇到晦涩难懂的体育理论时,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或提供音、视频例证通道,通过视觉、听觉双渠道帮助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理解学校体育课程。以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指导,结合运动性与实践性的体育学科特点开发出的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契合新发展阶段学校体育现代化治理的目标,为信息时代全面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体育教材二次开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践方略。387C1BFC-8CFB-4BFB-A78B-E2E3B7F59AB1
3.2 首要教学原理
当代著名教学设计和教育技术设计家M·戴维·梅里尔于2002年提出的“首要学习原理”,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最终导向确定了五项首要教学原理,分别是:聚焦问题、融会贯通、激活旧识、应用新知、示证新知[21]。被誉为“第二代教学设计之父”的梅里尔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教学互动,并且教育互动应该是学习者与内容要素之间的互动[22],这为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媒体手段为载体,实现学生与教学要素互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析首要学习原理以及演进而成的波形环状教学模式,并结合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可以看出,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和运动技能教学时,应以完成任务为教学导向,以逐层递进为教学原则、以示范举例为教学方式,通过数字教材以多媒体为手段,实现学习者与教学内容要素的互动,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解决在技能学习或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以音、视频为媒介,使学生不断回忆、联系、描述从前所学知识。在学习新的体育理论知识时,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利用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为基础,为新授课内容提供相关经验,通过知识内容耦合,激活教育对象脑海中的旧知识,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而且在大体育观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广泛认知的今天,学校体育更应该符合“大学校体育观”的教育理念,使学校体育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而应借由教学媒介突破学校的空间限制,与家庭、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度的联系,顺应体教融合发展模式,形成学生在课堂进行体育运动技能学习,课下使用数字体育教材对回顾技能学习过程的“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在首要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学校体育教材还体现了体育教学中的学习者与教学内容的良性互动,即通过数字体育教材的交互性,随时随地与施教者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互动,分享运行技能学习体会和技、战术配合方案等经验。在使用学校体育数字教材时,突出学校体育生活化的价值,以聚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向,使用多媒体手段将运动技能带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化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体育数字教材富媒体性和便携性,使教育对象在非学校的空间内也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学习等手段进行体育理论的学习和运动技能的练习与回顾。学校体育新发展格局决定了学校体育更应回归教育本质,导向教育根本目标,信息时代更赋予数字教材引领体育教育新理念的时代特点,体育数字教材更是符合体育教育发展潮流的有力驱力,以经典教育理论为参照的学校体育数字教材更是契合教育与体育本质的有效依据。
4 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的构建策略
4.1 完善教材开发机制,赋能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动力
科学有效的开发机制,可使数字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有机串联在一起,并使各个系统之间协调运作。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開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结合体育教材理论学习与技能掌握相统一的编制情况考虑,数字体育教材的开发与采用标准、教材审核与认证策略、教材载体与应用手段等各个环节都关乎数字体育教材能否有效编制与成功出版,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动力、规范等机制在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环节。据此,本研究从动力机制与规范机制两方面出发,构建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开发机制模型(见图2)。
4.1.1 深化教材动力机制,驱动体育数字教材现代化发展
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建设工作应当注重整个过程的结构机制, 强调功能、效果的实践机制,实现“三轮协调,多元共建”的有机统一。当前,仅仅依靠政企合作或高校间合作的双轮并进驱动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数字教材的需要,因此,集中所有动力,协调利益主体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和效益最大化的三轮协调驱动模式将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工作提供长效驱动力。
数字体育教材作为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权威性的教学资源,集中体现了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意志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建设数字体育教材的过程中,应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治的治理格局,采用以政策驱力为主体,以产业发展和多方合作为辅助的三轮协调模式。应用此模式进行学校体育教材的开发时,应时刻保持政府的主导力量参与数字体育教材开发全过程,并自上而下一体式地带动高校、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图书馆等非赢利性组织参与教材开发与编制,政府将从组织管理、资金帮扶、人力支持等多个方面予以动力保障;同时紧扣市场需求和反应市场最新动向的营利性机构也应参与到数字体育教材的建设当中,如数字化学术资源运营商、网络平台开发商以及IT设备供应商等;数字体育教材的开发还应集合统筹、学术、技术和实验四个部分,形成优势互补、多方合作的新局面。其中统筹部门的参与能保障教材开发团队具有明确的目标向心力和坚定的执行力,实现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宗旨;学术团队利用自身的理论基础、前瞻性的专业视野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保障开发方向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技术部门利用自身的经验优势支持技术开发、配置技术资源并提供技术服务;实验团队则支持教材的使用及反馈,检验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提供用户反馈意见,助力教材完善和修改。这种以政策驱力为主体,以产业发展和多方合作为辅助的三轮协调模式具有全局性和长久性,可有力推动高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的快速发展,并在新发展阶段为学校体育事业提供有效推力。
4.1.2 建立建材规范机制,助力数字体育教材标准化发展
建立规范化、统一化的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机制,仍需要加强教材建设的决策领导,对教材开发过程中的价值追求、目标取向与实施方案进一步把控;健全教材开发的技术规范,从数字体育教材的出版质量、数据规范、格式统一、版权管理等方面形成一体化标准。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数字设计与出版规范方面需重点加强的部分,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我国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规范机制:
第一,依托教材管理政策,规范体育教材标准体系。教材的制度建设工作,不仅关乎我国的教育和管理的相关问题,在国家治理过程背后所蕴藏的复杂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问题也应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23]。2017年,我国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国家权力已专门并主动介入了教材规范管理的相关工作,对当前我国教材建设工作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和指导教材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保障体育教育目标的精准实现,应以国家教材委员会为监管总抓手、教育与体育主管部门为决策统领、学校管理为具体落实手段,形成三元互助的数字体育教材建设新常态。具体可通过国家教材委员会协调多方力量,从政府层面审查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课程设置标准,对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标准化及规范化审核。同时协调各地区教育部门,统筹并配置数字教材开发资源,强化对网络平台标准的规范,并联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学校,完善数字体育教材的配套管理制度,形成国家教材委、地方教育部门与学校的有机互动,以回应我国在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规范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需求,确保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能够有序、高效、可持续的进行。387C1BFC-8CFB-4BFB-A78B-E2E3B7F59AB1
第二,统筹教材开发手段, 构建教材建设技术范型。抽取远程教育教材在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共性,同时进行抽象的概括,进而总结出一种实体之间的技术化的表征,形成技术范型,依据技术范型开发出来的数字教材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建设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应在总结技术范型的基础上建立技术规范,形成数字教材开发、审查、出版、管理、评价等多个环节的整体技术架构。数字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和出版性的特点[24],尤其是体育数字教材又与其他学科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差异明显,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开发标准更应从教育内容、技术手段、出版科学等多层面、多角度分析,进而形成一套保障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科学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整体统筹作用,在教材编写时严格审查内容,并在学校体育数字教材中体现出国家意志。以指导性标准、学习环境标准、学习资源标准、学习者标准和教育环境为指导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CELTS)也为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技术范型,同时,依托第三代人教版数字教材已广泛应用的技术范型,借鉴其他学科数字教材的技术开发手段,将之有选择性地添加至学校体育数字教材中,形成融体育教材、数字资源、学科工具、应用数据信息反馈系统于一体的立体化数字体育教材。在审查和出版方面,应严格遵守国家教材局规定和出版机构的规范手段,对数字体育教材进行严格的三审三校程序,确保其内容符合我国图书出版的相关政策和条例,最后在管理与评价方面,参照我国数字教材垂直服务平台的技术应用手段,依据相关教材出版标准,对内容管理技术规范、客户端软件技术规范以及版权管理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为构建数字化新发展格局和实现体育教材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2 延伸教材知识广度,创设智能学校体育数字教学情境
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内容设计以及开发编写工作,应当基于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现状、未来需求和育人目标理性分析,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体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各地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在凸显体育课程的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内容的科学设计。
4.2.1 拓展体育教材内容,深化教学重点任务
数字教材以其灵活多样、交互性强、教学资源丰富以及知识更新快的独特优势成为了当前通过数字体育转变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25],因此,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开发应当在拓展教材内容、深化教学任务方面下功夫,利用数字技术和平台的优势,提供比傳统纸质教材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运动与健康理论知识、项目技能学习指导、体育竞赛规则与解析、日常锻炼方法与管理等等,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交互性,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此外,在教师在运动技能教授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更为直观地向学生示范技术动作,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增强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呈现立体化、系统化和模块化的效果。在教材编写时,可采用微课视频的形式,或针对动作技术的宏观形态,以及微观技巧,结合动画进行讲解和解剖,这种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双渠道信息获取方式,可有效帮助学生抓住体育理论知识关键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形成体育运动的长效记忆。
4.2.2 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强化探究学习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体育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主动参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情景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体育品德与健康行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26]。前文提到的首要教学原理也表明,丰富的教学情境可形成知识正迁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根据实际情境,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当前所获得的新知识,可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当前常规的体育教学情境则是依托于场地、器材和课堂导入等方式进行创设,该方式具有时间成本高、空间限制大、资金投入多等客观限制条件[27]。数字体育教材依托于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手段,可突破时、空限制,更便捷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师通过创设包括教学知识背景、联系实际生活、关联赛事实践,提出驱动性问题等教学情境,可促进学生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由于数字体育教材内容的多样性,同时依托于虚拟现实的教学情境,强化探究性资源的开发,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质疑精神以及创新意识都有显著作用。国外利用虚拟学习资源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已经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取得巨大成效,如:英国在物理相关书籍中附带有英国物理学网站的链接,进入页面就能看到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建筑和物体,点击物体即可看到相对应的物理学知识、原理等。在数字体育教材中,也可借鉴该方式,利用虚拟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况,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意识。
4.3 优化教材科学设计,转变学校体育数字教材使用观念
遵循学生运动技能习得规律或依据教师教学统筹而制定的教学设计应在理解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按照“阶段进行,步步推进”的原则对体育数字教材和配套教学设计进行科学性优化,使教材设计人员、媒体开发人员、与技术支持人员三者形成三位一体的有机体,对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进行科学设计,具体可按照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阶段分类推进(见图3)。在分析阶段,整体分析教材使用对象当地的资源条件、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征等客观因素,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并依据此形成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科学化的教学设计;在设计阶段,以分析结果为参考,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可构建教学实践结构模型,以此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安排体育教学等;开发阶段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根据数字体育教材进行科学化教学设计的核心阶段,该阶段的教学设计应体现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的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等差异性,使体育教学任务和体育学习资源等实现具象化与产品化。实施阶段是对依据数字教材而开发的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操,教师在该阶段可通过数字体育教材全面落实体育教学计划、传授体育课程知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等;在评价阶段,教材开发团队除利用后台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成效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外,还应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有效评价,充分体现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严谨性。387C1BFC-8CFB-4BFB-A78B-E2E3B7F59AB1
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最大优势是突出了其交互性的特点,即突破了传统纸质教材与学生单向传递的局面,形成了教师以数字体育教材为媒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手段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的教学格局。因此,一方面教师应转变以往使用传统纸质体育教材时形成的使用理念,合理定位数字体育教材的“纽带”作用,在教学过程前、后阶段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如,课前发布体育教学任务、上传技能学习详解视频、了解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等,课后利用数字体育教材发布体育课后作业,监督学生完成体育任务,答疑学生体育学习困惑等;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转变对体育教材的定位,改变对传统体育教材一元灌输的看法,学生可突破体育课仅能在校园进行的认知,通过数字体育教材中的运动技能学习视频,在课下巩固与提高运动技能,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同时,应用数字体育教材的交互功能,将学习心得、运动困惑上传至数字体育教材云端,既有利于实现师生的多元互动,激发学习体育学习热情,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与困惑,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4.4 构建教材评价体系,形成学校体育数字教材价值取向
教材评价在教材建设环节中承担着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对教材管理决策、教学改进和师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而言,构建一套合理的教材评价体系,不仅能检验数字教材是否符合体育教学的实践应用要求,还能引导学校体育数字教材朝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实用性的方向正确前进。本研究认为,构建可以传递国家意志并引领教育导向的新时代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评价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第一,教育目标与知识设置维度。教育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教材体现着国家意志的传递,知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因此,评价学校体育数字教材是否符合教育目标的导向作用,是否传递了最适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教材评价的首要维度。对于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教育目标评价,可首先审查教材是否符合我国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及学校教育的培养方针,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标准上具有对应性。对于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知识设置维度评价,应以教材知识设置的规范与准确性作为首要评价要素,同时兼顾知识设置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从数字教材信息更新快的角度出发,针对体育知识鲜明的时代特征,还应将知识更新速度以及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程度放在评价范围内,并将体育知识内容设置的层次性以及栏目设置的合理性考虑其中。
第二,呈现效果与素材资源维度。数字教材的呈现形式是为教材内容而服务的,优质的教材内容更需要依托良好的展现形式才能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图片、音、视频及动画等素材资源的适当搭配以及合理配置,将对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呈现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教材的整体评价。对于教材的呈现效果,可从界面的色彩配置、整体布局、风格主题以及文字与媒体素材的搭配等方面考察,将交互性作为评价学校体育数字教材的主要指标,以界面友好,风格统一,易于操作和便于互动等方面作为评价因素,对其进行多层次的客观评价。针对数字教材的素材资源维度评价,应首先考虑该教材是否通过直观性、趣味性的媒体效果突破了体育教学重难点,同时审查数字教材中的图片、媒体素材等清晰的是否达标,播放是否流畅等。尤其应充分考虑到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着重审查数字教材以视频方式展示运动技能时的准确度,是否向学生展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技术要求,以及是否制定了符合青少年生理规律的科学训练方式等内容。
第三,支撑教学与交互手段维度。与传统纸质教材相同,学校体育数字教材既是教学辅助材料,也是引导教学的重要依据,对于数字教材的评价还应将教学应用效果和支持课堂教学的水平纳入评价指标当中,并充分体现人机交互的新时代数字体育教材的特点。从支持教学的角度评价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应首先评价该教材是否具有引导和支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的能力,并对学生思维能力、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力有针对性指导,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和自主学生能力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平台和运动技术回顾机会。针对学校体育数字教材交互手段维度,应充分利用好学校体育数字教材连接课内外的效果,即课堂由体育教师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手段,课后学生通过数字教材进行动作的巩固与提高,借由数字体育教材交互性的功能,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学校体育教学新常态。同时,重点评价其是否设计了较为丰富的人机互动端口,并且互动形式灵活、互动方式多样,能够使学生对要点进行适当的标注并能实现和教师通過端口互动反馈等,实现学生课前利用数字体育教材对技术动作进行学习,建立动作学习表征,教师课堂传授体育知识与示范并传授运动技能,课后学生巩固体育知识,练习运动技能,进而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高校体育数字教学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徐丽芳,邹青.国外中小学数字教材发展与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20,28(5):31-43.
[2]王志刚,沙沙.中小学数字教材: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资源[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7):14-20.
[3]蔡金花.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的政府规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9):19-25.
[4]阳艺武,王琳,黄彩虹,等.中国学校体育教材内容体系的创新思路研究——基于国外CPE课程及教材的思考与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3):72-78.
[5]陈桄,龚朝花,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2):28-32.
[6]王俊宏.电子教材:信息时代教科书设计的新形态[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4(2):91-92.
[7]孙众,骆力明.数字教材关键要素的定位与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4):60-67.387C1BFC-8CFB-4BFB-A78B-E2E3B7F59AB1
[8]杨秋颖,董翠香,柴大任.基于教材本质的体育教材概念辨析与反思[J].体育学刊,2018,25(3):85-90.
[9]乐进军.从纸质教材到电子教材——教材数字化变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0]施勇勤,尹冰.试析数字教科书类型与功能特点[J].中国报业,2015,4(2):89-90.
[11]仇森,潘信林,罗妍.新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的现实障碍与推进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21(7):73-77.
[12]李晓鹏,汪如锋,李忠伟,等.数字赋能:我国学校体育数字教材建设策略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21,244(9):828-833.
[13]Digital Textbook Collaborative Group.Digital Textbook Playbook[EB/OL].[2021-12-09].https://transition.fcc.gov/files/Digital_Textbook_Playbook.pdf.
[14]Dunn P K, Brunton E A, Farrar M B. Your online textbook is ready: a shareable, interactive online textbook in response to COVID-19 lockdow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53(3): 582-593.
[15]Han SS.A Korean Model for Using ICT in Education: Policy[R]. Daegu: Kore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2016:227-229.
[16]Araújo A C D, Knijnik J, Ovens A P. How doe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respond to the growing influence in media and digital technologies? An analysis of curriculum in Brazil,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021, 53(4): 563-577.
[17]Chang K E, Zhang J, Huang Y S, et al. Applying augmented rea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on motor skills learning[J].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20, 28(6): 685-697.
[18]牛瑞雪.以教学价值引领数字教材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0,329(9):77-81.
[19]Mayer R E,Steinhoff K,Bower G,et al.A generative theory of textbook design:Using annotated illustrations to foster meaningful learning of science text[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5,43(1):31-41.
[20]邓国民,阎婷.面向智能时代的跨媒体学习方式、理论与资源环境——基于国际多媒体学习研究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3):61-69.
[21]M·戴维·梅里尔,盛群力,陈伦菊.教学内容尊为王,教学设计贵为后[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3):5-11.
[22]M·戴维·梅里尔.首要教学原理[M].盛群力,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69.
[23]张振,刘学智.教材制度建设的困境与超越:国家治理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20(10):53-57.
[24]李曉锋,孙燕.数字教材的属性特征及标准规范体系研究[J].出版科学,2021,29(3):42-49.
[25]万文君,侯玉鹭.体育教材的电子化优势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126-128.
[26]尚力沛,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三维支撑结构:情境创设、文化统领与意义建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4):420-426.
[27]闫士展.新冠疫情背景下体育在线教学的理论审视、现实反思与实践进路——“疫情下的学校体育”云访谈述评[J].体育与科学,2020,41(3):9-16.
收稿日期:2022-03-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20BTY001),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编号:SCY20043),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项目(编号:3212022sycxjj427)。
作者简介:李晓鹏(1996- ),男,宁夏银川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信息化建设。
通讯作者:汪如锋(1979- ),男,安徽阜阳人,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现代化治理。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387C1BFC-8CFB-4BFB-A78B-E2E3B7F59A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