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旁观的“旁观者效应”
2022-07-06悠悠我心
悠悠我心
近期,“唐山打人事件”引发舆论持续关注。在河北唐山,深夜的一家烧烤店,一名男子先是对正在用餐的陌生女子进行骚扰,遭拒后对其疯狂殴打。随后,该男子的多名同伙对女子和同伴实施殴打,并将受害人拖至店外施暴。打人者的嚣张和凶残震愕全网!不少网友谴责现场很多群众尤其是男士没有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现场的旁观者中,可能确实有作壁上观的麻木“看客”,但不能以偏概全指责所有人。有目击者称,事发时,有多位顾客和路人试图帮忙,但迎来的却是施暴者的酒瓶和拳头。
说实在的,我能理解大家的愤怒,但我更能理解在场人的恐惧。当事情真实地发生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很难作出判断,很难知道应该怎么做。当事人被打伤,旁观者勇气被打跑。这个事件让我强烈感受到“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紧急事件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受害者得不到帮助。“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因为大家互相之间的模仿制约,责任被瓜分成无数个细小的分子,最后薄如烟尘一般消散,所以在场的人没有责任义务了,英雄也就被湮没了,最终大家心安理得地任由事态进一步恶化。
谋杀案下的假说与实验
“旁观者效应”概念的诞生,源于1964年美国纽约的一桩谋杀案。1964年3月13日凌晨,28岁的女子吉蒂·吉诺维斯在住所附近被歹徒袭击,由于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注意,凶手一度逃离,但很快折返继续行凶,最后把她杀死,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据报道,有38名邻居目睹此事,但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报警。事件引起轩然大波。美国民众和媒体展开了关于人性冷漠的大讨论,一批社会评论家也站出来发表评论,认为此案具有重要意义,冷漠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一个特征,美国社会正在变成一个冷漠的社会。由于媒体不断渲染,事情越炒越大,最后还出了一本书。
这些讨论引起了2位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塔奈(Bibb Latane)的注意。他们研究了相关报道后,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无人帮助吉诺维斯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的邻居多达38名——人越多,就越没有人去帮助受害者,因为责任被分散了。科学上把这种未经验证的解释称为假说。心理学家毕竟不是慷慨陈词完就了事的社会评论家,他们提出解释,接着就是做实验来验证。
他们让参加实验的被试听到隔壁办公室有女士从椅子上重重摔下来的声音和呻吟声:“哎呀,我的脚……我……不能动……呀,我的裸骨,我……拿不开……这个……东西……”事情的经过大约持续了2分钟,然后观察被试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应。第一种情境下,被试单独在场,70%的人提供了帮助;第二种情境下,有2名陌生人在场,40%的人提供了帮助;第三种情境下,被试与1名消极的实验者助手在场,他对被试说不用帮忙,结果只有7%的人提供了帮助。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还是提供帮助的及时性,都随着在场人数的增多而迅速递减。2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称“旁观者效应”。关于“旁观者效应”为何发生,达利和拉塔奈主要从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的角度进行解释:有他人在场会让个体认为别人会施以援手或已经给予帮助,因此责任在各个旁观者之间逐渐分散和稀释了,其他潜在帮助者的在场会影响你的行动。在这些情景中,人多反而力量小了。
自1980年以来,有60多个实验研究比较了独自一人或与他人在一起时的亲社会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大约有90%的实验都证明独自一人时更可能提供帮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2007年经过考证发现,美国1964年那場经典谋杀案其实是记者报道有误,吉诺维斯的邻居并没有38名,而过程中也有人报过警。也许当初记者是为了制造新闻效应而夸大了事件的情形,但它却歪打正着地开启了社会心理学上一段重要的研究。
少一点胡思乱想,多一份将心比心
对于引发“旁观者效应”心理机制的探究,心理学界给出很多解读,比如从众心理、责任扩散、社会抑制作用等。除此之外,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在新视角下补充了一种很有新意的解释:在非共享信息情境下,我们对于他人采取行动可能性的预期是导致旁观者效应的重要原因。
该研究借鉴了博弈论中的“志愿者困境”(Volunteer's dilemma)。对他人行动的预期影响了我们的助人决策:在出现“旁观者效应”的情境中,责任并非随意分散到每个人身上,每名旁观者在作决策时都会考虑他人的心理状况,再决定帮或不帮。因此,“旁观者效应”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策略性的理智思考后做出的行为。3E8FD140-9D3C-46E1-9BCE-9D878CD61F45
说白了就是:不在人多少,而在于你想多少。记得大学时期的一次逛街经历:两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广场上追逐嬉闹,其中一个不小心跌倒,哇哇大哭,另一个则在旁嘲笑做鬼脸。人潮攒动,却无人驻足帮忙。压力给到了我这边,我手足无措:本是小孩子之间的游戏,我该不该介入呢?我慢慢走近,弯下腰,正想伸出的手又很快缩回。我在怕什么?没有帮忙的路人们又在怕什么?怕小孩不领情,赖在地上不起从而伤了自己的面子?怕他的家长忽然出现,自己被误会成撞倒孩子的元凶?怕路人笑话自己多管闲事……
不知周边人有没有看出我的尴尬,而他们看到此情此景,心中又是什么感觉呢?几番挣扎后,我还是离开了,那颗不忍的心最终被各种猜测和顾忌给扼杀了。重新汇入熙攘又冷漠的人群,小男孩的痛哭却一直盘据着我的心。我真切地体会了一把”旁观者效应”,也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类人。面对这么一件小事,我的内心戏有多足!身处“志愿者困境”中,我把当事人、旁观者以及我的心理活动全部剖析解读了一遍,最终决定——不扶。
这件小事,让我现在想来都觉得愧疚。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果没有及时对他人伸出援手,事后都会或多或少遭遇自己良心的拷打。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有同理心,我们能感受到别人遭受的苦难、别人内心的恐惧。就像“唐山打人事件”中有网友留言:“我晚上也喜欢吃烧烤,所以挨打的,浑身是血躺在那里的也可能是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少一点胡思乱想的猜疑心,多一份将心比心的同理心。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有把握帮到别人的前提下,“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时一样去行动。”别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因为你的一个勇敢善举很可能会挽救一个人。当然,如果能发动身边人一起帮忙,打消他们推卸责任的心理,那就更棒了!
热心肠才是世间最美的风景。毕竟,同情弱者就是在同情我们自己。正如鲁迅在文中奋笔疾呼:“今日我若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
掌握“共情”砝码和自救技能
了解了“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和“旁观者”可能的心理,当紧急事件发生你急需帮助,很多人围观却无人知情或者没人帮忙时,怎样才能让别人出手救你?
我们首先要让围观的人知道,当下情况已经非常紧急,你迫切需要帮助。一个宝宝智斗人贩子的经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3岁男宝茂茂在小区花园玩耍时不小心离开了奶奶的视线,当他摔倒后,一个30多岁的女子过来扶起茂茂:“孩子伤到哪儿啦?让阿姨看看!”茂茂望着女子,一脸茫然。女子立马说道:“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在我家,我过来买菜,今天在阿姨家吃饭,我带你去找妈妈.....”听着女子的话,茂茂起身跟女子走了。走出小区后,茂茂突然觉得不对劲:妈妈早上说去接大伯的呀!
情急之下,茂茂在过马路时看到一位壮实的中年男子,灵机一动立马大喊:“大伯,你到家啦?”人贩子看着远处的壮汉,再看看奔跑而去的茂茂,拔腿就跑。不一会儿,路人都围了上来,了解情况后帮孩子报了警。壮汉和几个路人帮助茂茂回了小区,再通过小区保安找到了奶奶和妈妈。遇事不慌,知道求助具体人,这个小男孩的自救可以说是教科书式操作。
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衣小女孩的遭遇唤醒了辛德勒的良心,唤醒了辛德勒的人性。
除了危机事件,平时的小窘境,也可以借助“旁观者效应”的心理机制巧妙求助他人。
有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历:他赶公交车时忘记戴口罩,正值疫情严重时期,司机师傅要求他戴好口罩才可上车。车上只有4名乘客,他便开启了求助之旅:“可以借我一个口罩吗?”见没有回音,他继续下一步——挨个针对性求助:“您有多的口罩嗎?”一位中年妇女耐心解释没有多带。他使出最后一招儿,转向一位老大爷:“您有口罩不?买一个?”边说边打开微信要付款。最后对方掏出一盒口罩,抽出一个递给他,也没要钱,化解了他的窘境。
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时,要克服向众人求救的心理,尽量求助具体个体,将人人无责变为责任到人。如果可以,尽量降低对方帮助你的成本和风险,打消其顾虑——“您能够卖给我一个口罩吗?我给您钱!”“您可以帮忙扶我一把吗?可以录像取证,我不会讹人!”最后我要说,自渡者天渡之。从自身抓起,尽可能多掌握求生技能,求人不如求己。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让自己陷入“旁观者效应”的可能与几率。
(责编:南名俊岳)3E8FD140-9D3C-46E1-9BCE-9D878CD61F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