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06李丽徐长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应用效果

李丽 徐长辉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0例患者,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应用到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可提高护理干预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用效果

近年来,原发l生骨质疏松患者数量剧增,为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应将中医护理干预其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平均年龄(35.0±2.0)岁;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平均年龄(37.1±3.0)岁。两组患者对此研究均知情同意,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是腰痛、背痛、疲惫等;(2)全部患者通过x线检测后,患者均患上骨质疏松症;(3)经x线、CT或者MRI检查证实,损伤椎体累及—个或多个,呈楔形变,椎体骨折压缩1/5~2/3;(4)原发f生骨质疏松者;(5)患者意识清楚,可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者;(6)无神经或脊髓受损体征者。

排除标准:(1)排除伴随了重型肝肾功能型病症的患者;(2)存在精神疾病患者。(3)经过专科治疗者;脊神经根受压;存在良/恶性肿瘤;(4)具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等。

1.3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入院患者制定科学护理干预计划,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同时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

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情志护理: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力度,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取得患者信任,对和谐的护患关系加以构建,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良情绪的产生会导致患者气滞血瘀、脾胃运作失调,在心理护理干预中,应对患者心理变化加以重视,通过必要的沟通交流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缓解,逐渐形成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另外,还应取神厥穴进行按摩,3次/d,随后取双侧足三里、天枢穴进行按压,3次/dc(2)营养支持: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引导患者多食用含钙、磷食物为主,生活中多食用豆制品、绿色蔬菜水果以及乳制品,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食物,例如蛋黄、动物肝脏。此外,患者还应多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多晒太阳促进皮肤维生素的合成,同时对骨代谢相关营养素进行补充,如蛋白质、维生素K、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3)康复训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強康复训练,在骨折中期,应对患者疼痛程度加强干预,通过播放音乐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舒缓患者心情。值得注意的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对训练强度、训练时间严格控制,不易过度运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4)后期护理:在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病情恢复隋况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患者在恢复期应适当运动,遵循循序渐进地原则,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主,如若患者运动后出现疼痛感等异常显现,护理人员及时干预,对患者的情况认真观察,如若出现不良症状应及时送医。患者骨痂形成,极易导致气血损耗严重,据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后期护理,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下床活动、站立法来增强筋骨。为降低并发症疾病发生,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嘱咐患者多饮水,利于排尿,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床褥进行清洗和更换,降低感染的发生。

1.4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关节活动能力显著提高;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尚未得到改善或加重。

本次选本院自拟量表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95~100分,即非常满意;85~94分,即满意;0~85分,即不满意。总满意率等于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护理有效率67.50%;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92.50%,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股骨颈骨密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股骨颈股密度,观察组密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数据比价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相对平衡(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隋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4对比经过护理以后两组的肩关节活动状况

两组经过护理以后的肩关节活动状况加以比较,发现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

对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对照组中术后住院时间为(12.36±1.68)、住院费用为(13256.56±1243.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86±1.12)、住院费用为(10642.62±1367.52、),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2.6两组患者护理前后RCSQ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RCSQ量表各维度评分相对平衡(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RCSQ量表各维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6。

2.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2例、呼吸困难患者2例、褥疮患者3例,总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1例、呼吸困难患者1例,总发生率为5.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8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BS、AD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BS、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治疗前后BBS、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7。

2.9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8。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在这种隋况下,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全面提升,老年人为主要的发病群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时患者会呈现出疼痛感严重者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老年人为主要的发病群体,发病时患者会呈现出疼痛感严重者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基于此医务人员应加强管理,骨质疏松疼痛的发生与骨吸收增加有直接联系,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骨皮质变薄,对患者为微循环造成严重影响。

骨质疏松症患者活动能力影响较大,极易发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不利于转归,针对这类患者,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还应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手段。中医护理按“三期”护理方式来人手,遵循中医理论,分别从情志护理、康复训练、饮食干预等方面来实施,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在具体实施中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对其合理引导,按医嘱进行护理,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严格观察,并向医师及时反馈,合理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不良症状得到改善,全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在临床资料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开展临床治疗,如若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任何不适均应立即停止治疗,否则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增加骨密度则应适当进行活动,长期运动可增强肌肉力量,增厚皮质骨,使骨小梁排列更发达,同时还能减少骨吸收,促进钙更好地吸收。在骨质疏松症护理中,医务人员可适当为患者补充维生素D、钙剂,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与中医情志护理相关的“情志相胜法”来源于“内经”,是我过古代中医学内最具代表性且全面的心理治疗方式,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老年人为主要的发病群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时患者会呈现出疼痛感严重者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基于此,医务人员应加强管理,骨质疏松疼痛的发生与骨吸收增加有直接联系,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骨皮质变薄,对患者为微循环造成严重影响。在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患者在恢复期应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通过运动干预不仅能促进患者的恢复速度,还能提高患者身体机能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运动干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地原则,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主,如若患者运动后出现疼痛感等异常显现,护理人员及时干预,对患者的情况认真观察,如若出现不良症状应及时送医。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应加强环境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注意仪表,穿戴整洁,同时对病房温度、湿度合理调整,为患者创建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心理加强干预,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诉求尽量满足,以此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强化患者自信心,同时还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管理,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帮助医疗人员掌握更多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股骨颈股密度,观察组密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数据比价差异较大,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患者总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为5.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提高患者BI及FMA总分,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应用效果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