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转行的挡车工,多年后竟成了国家技能大师
2022-07-05莞尔
莞尔
她是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可谁能想到,十几年前的她只是一名普通挡车工。
“闺女,坚持不下去时就看看郝建秀的纪录片,她也曾经是挡车工,年纪轻轻就能总结出一套独门秘籍,你要跟她一样,除了苦练基本功,还要多思多想,这才是比赛的意义。”
2008年春节后的一天晚上,在山东德州电大学习的王晓菲下课后走出校门,看到师傅站在远处向她招手,赶紧跑过去:“师傅,您咋来了?找我有事吗?”师傅笑着说:“有,还不小呢!”性急的王晓菲说:“师傅,快说什么事!”师傅收敛了笑容,郑重地说:“今年全國纺织行业要举办技能大赛,我想请你代表公司参加。我知道你学会计想换工作,但还是想让你留下来。你有悟性,好好练练,肯定是个好苗子!”听了师傅的话,王晓菲说:“让我好好想想,3天后给您答复。”师傅点点头,拍了拍王晓菲的肩膀离开了。
王晓菲1985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丁庄乡,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陵城一中。当时,大哥面临结婚要盖房,二哥上大学要交学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放弃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进了德棉技校学习。2003年7月,从技校毕业后,王晓菲和40多名同学被分到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德州恒丰集团有限公司)细纱车间,成为一名挡车工。
挡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还经常上夜班,头晕恶心、吃不下饭是常有的事。高强度的工作,一度让王晓菲有些吃不消,但她考虑到家里的境况,坚持做了近5年。当初一起进厂的同学基本都走了,王晓菲也想换个工作。于是,她到德州电大学习会计,为转行做准备。这次如果答应师傅,就意味着换工作的想法要泡汤,但一辈子干挡车工她又不甘心。
王晓菲的父亲曾是供销社货车司机,兢兢业业干到退休。看到女儿有些迷茫,他便给她讲了纺织行业劳动模范郝建秀的故事。郝建秀13岁进厂,不到16岁就摸索出“细纱工作法”并在全国推广,带动整个纺织行业的产量大幅提高,从一名纺织女工一路成长为国家领导人……
父亲还让王晓菲看了郝建秀的成长纪录片。王晓菲第一次知道,纺织女工在机器前行云流水操作的样子,可以像弹钢琴一样优美,流水线上并不只有成千上万次枯燥的重复,也有精益求精愉悦身心的成功。在父亲的劝导下,王晓菲豁然开朗,决定把前辈当成自己的榜样。
随后,王晓菲向师傅表态自己愿意代表公司参赛。要想在全国纺织行业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不但要比拼技能,还要考察理论知识,厚厚一本书都得背下来,难度可想而知。王晓菲每天在高温高湿高噪声的车间里练习操作,晚上下班后还要学习到深夜。连轴转了两个多月,她的体能受到很大考验,身心接近崩溃。
知女莫若父。感受到了王晓菲的紧张与心理困惑,父亲开导她:“闺女,坚持不下去时就看看郝建秀的纪录片,她也曾经是挡车工,年纪轻轻就能总结出一套独门秘籍,你要跟她一样,除了苦练基本功,还要多思多想,这才是比赛的意义。”父亲的话拨云见日,王晓菲心里顿时亮堂起来。
卸下心头的包袱,王晓菲训练更加刻苦。2008年下半年,她代表公司参加全国纺织行业细纱工职业技能竞赛,最终夺得冠军,并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那一年,她23岁。
此后,王晓菲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获的奖也越来越多。她明白,比赛获奖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归根结底要把练兵中的成果转化为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好的产品质量。
对她来说,钻研新技术、解决生产难题早已成为使命。就拿不起眼儿的纱线接头来说,改造一个小工序,就能减少50%的接头动作,提升操作速度2倍,每年能为公司节约20余万元用工成本
工作中的王晓菲敢于创新,胆子大,这也是师傅器重她的原因。一天,王晓菲发现,公司新上马的细纱机皮辊特别小,采用传统的“抵管直线接头法”根本接不上纱线。她试着把线绕到皮辊上,采用斜接头法,结果成功了。按照传统方法,采用斜接头法是不符合操作规程的。不过,实践中这个方法却很奏效。当时每个车间有43台车,采用这种接头法省了6个工,还提高了1吨的产能,断头率下降50%,效率提高2倍,产品合格率提高30%。这次创新成功,给了王晓菲很大信心。
2009年,恒丰集团引进氨纶包芯纱。试纺过程中,操作人员须用剪刀剪断氨纶丝,效率低且极易割伤皮辊,剪刀还要一直带在身上,对操作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如何安全高效地掐断氨纶丝,王晓菲反复思考,最终摸索出“食指勾断氨纶丝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设备配件的损坏。随后,王晓菲又摸索出“改纺不停台操作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010年,恒丰集团接到客户对产品的新需求,生产过程却一波三折,纱线经常被缠住或者断头。面对新问题,王晓菲牛脾气又上来了,找不到问题的原因,连回家的心思都没有,一个人坐在办公室,从头到尾梳理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晓菲最终发现,问题出在纺纱的关键部件钢丝圈上。厂里使用的进口钢丝圈并不适合短绒较多的莫代尔纤维,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钢丝圈反而是更好的选择。于是,王晓菲和团队用国产钢丝圈替代进口钢丝圈,果然解决了纱线断头等问题。
解决纱线断头之类的问题只是王晓菲多年在一线攻坚克难中的一个缩影。对她来说,钻研新技术、解决生产难题早已成为使命。就拿不起眼的纱线接头来说,改造一个小工序,就能减少50%的接头动作,提升操作速度2倍,每年能为公司节约20余万元用工成本。同时,她还参与研究新型纺纱技术,每年为公司增效近百万元。
她深入基层,走访了上百家企业、社区,听取群众声音,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加快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多年一线的创新和实践,使得王晓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2019年,人社部批复了以王晓菲名字命名的“王晓菲技能大师工作室”。王晓菲把自己掌握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员工,培养了上千名技师。
为带领更多青年员工成长,每当厂里来了新员工,王晓菲总会第一时间和他们交流,帮他们提高技能,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不过她发现,一些新员工起初干劲儿十足,后来积极性慢慢下降。探究之下她才知道,员工普遍认为,如果没有机会参加技能竞赛,就没法参加高一级的职业技能认定。纺织行业虽然不缺乏有经验的纺织工人,但是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的人很少。
身为纺织从业者,王晓菲清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一方面关系到工人的待遇,另一方面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学习晋升的机会。如果能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让有经验、有技能的员工多一些晋升渠道,就能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提高员工的待遇和工作积极性。
2018年,王晓菲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深入基层,走访了上百家企业、社区,听取群众声音。第二年,在全国两会上,她提出了加快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让她自豪的是,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与代表们一一握手。她借机向习总书记汇报,自己是一名车间纺织工人。习总书记亲切地说:“纺织工人很了不起!”总书记的话让她深受鼓舞。
2020年,人社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2021年,恒丰集团获得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双资质,企业总计评价纺织纤维梳理工、并条工、纺纱工、整经工、织布工等5个工种6个级别,工人技师达到2351人。
日常工作中,王晓菲以“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她觉得,纺织业虽然是传统行业,但如果坚持创新,也会成为朝阳产业。
在这样的信念支持下,王晓菲和工友们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为公司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新型纺织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礼仪服饰、奥运健儿身穿的防切割滑冰服、定制版纳纤膜防护口罩,都出自王晓菲和工友之手。凭借出色的创新能力,王晓菲又获得了山东省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面对诸多荣誉,王晓菲动情地说:“19年奋斗追梦,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