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古文的教学策略

2022-07-05张晓玲

关键词:鉴赏韵味小学语文

张晓玲

摘   要:小古文的教学应该立足于课堂,以“熟读古文、逐字理解、鉴赏品味”为教学策略,形成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模式,为以后学好文言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韵律美;策略;凝练;韵味;鉴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19/22-0024-02

小古文就是指篇幅比较短小,语言非常凝练的文言文。小古文虽小,但内涵却很丰富,教科书中的小古文為学生接触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瑰宝打开了一扇窗,成为“传承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小古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课堂,以“读通、读懂、读深”为目标进行教学,形成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模式,为以后学好更多的文言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就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为例,谈谈小古文的教学策略。

一、熟读古文——读通

从古至今,朗读一直是语文学习沿用的主要方法,学习小古文,也应该要以朗读为推手,从读通顺课文开始。《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9个字,但是小古文的呈现形式与现代文相差较大,对于与小古文接触并不多的小学生来说,短时间内要把它读通顺也非易事。课文所处的第八单元是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的,故事性比较强,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能较快地激发出学生阅读的兴趣。

例如,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一个成语故事《道边苦李》的小视频,让学生迅速了解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讲得兴致勃勃,教师趁势询问: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其中“戎、尝、诸、竞、唯”是生字,可以先在小古文中注上拼音,待学生读准字音以后再去掉拼音朗读。接着让学生默读,发现这篇课文与刚才自己讲故事的不同之处,明白自己讲故事用的是简单易懂的白话,而课文是小古文,从而感受到小古文的特点——言简义丰。再联系刚才视频中所看到的内容,大致猜一猜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了把小古文读通顺,教师就建议学生试着用铅笔在句子中画出停顿,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划分语句的节奏让学生自行对照: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画完以后,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这样划分的逻辑停顿,感知朗读的节奏和韵律感,让学生轻声地模仿读,要求学生读出“声断意连”的感觉,以便通过正确的朗读来轻松地读通课文。当读到长句“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树在道旁而多子”时,教师就多次范读,指导学生跟读,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掌握小古文的节奏特点,读出小古文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感知朗读小古文的乐趣。

小学生接触小古文的机会不多,对于小古文的停顿、断句的意识还不够强,不能自主正确读出小古文的韵律和节奏,因此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必须通过抑扬顿挫与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小古文的魅力,学生经过认真模仿以后,朗读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逐字理解——读懂

除了把课文读通顺以外,还要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虽短,但是故事情节完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应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读懂课文,因此读懂课文是教学本课的主要目标,训练可以定位在“理解”和“表演”上。

教科书对“尝、竞走、唯、信然”四个字词作了注释,结合注释,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基本上能了解古文中每个字的意思,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把各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解释就知道课文的大体意思。了解整篇课文的意思以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说一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情境表演展示出来。例如,抓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这句话,想象这些孩子看到了什么,嘴里可能会说些什么?是怎样做的?假设自己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位,会怎么做?还可以抓住“唯戎不动”中的“唯”字思考王戎为什么会有与众不同的做法,把诸儿的“竞走”与王戎的“不动”进行对比,并与最后小孩子摘到的李子的确是苦的结果中体会到王戎说“此李必苦”时的自信。情境表演时,教师可以适时采访学生:“小儿,你为什么要急着跑去摘李子?”“王戎,你为什么站着不动?”让学生在表演中结合课文语言补白人物的动作与内心世界,从语言文字中自然领悟人物的特点,

小古文语言精炼,故事简短,安排学生采用小组表演,加入适当的表情、动作、对话等内容去充分理解故事内容,为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中提出的“讲故事”这个要求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素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鉴赏品味——读透

小古文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也给语文课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在前面读通读懂的基础上进行进阶式学习,即深入小古文中,把小古文读深、读透,这样可以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小古文的距离。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去掉标点以后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让学生读一读,学生都感到很惊讶:没有标点怎么读?但由于有了先前朗读和理解的基础,去掉标点以后,学生居然都能把课文顺利地读了出来,带着这种新奇感,要求学生把课文再有节奏地读一读,学生居然也都读得很好。教师告诉学生:“古文都是这样没有标点的,读没有标点的小古文时,标点就藏在自己的心中。”然后分别出示竖版的古文、隶书体的古文、行书体的古文、繁体字的古文,让学生一一诵读……多种形式呈现小古文,让学生大开眼界,大呼好几个没想到:没想到小古文最初是没有标点的;没想到小古文是竖着排版的;没想到小古文可以用不同字体来书写……在鉴赏中品味小古文的韵味,使学生对小古文增添了很多“好感”,此时如果再配以优美的古曲进行诵读,学生就犹如穿越几千年的时光,在古曲中融入了小古文营造的意境中。

出示不同书写形式的文本,引领学生走近小古文,不仅避免了学生反复朗读的枯燥,而且把小古文中蕴含着的其他文化内涵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干涩的语言文字“制作”成一道诱人的“美餐”,有利于学生把小古文读得更深、更透。

综上所述,小古文的教学采用“读通、读懂、读透”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引领着学生去积极地探索中国的古文化。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读、带着热情去读、带着方法去读,必将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鉴赏韵味小学语文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秋之韵味
秋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