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2022-07-05邓俊叶丛海燕
邓俊叶,丛海燕
(青岛滨海学院 文理基础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随着国家出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甚至个别地区放开三孩政策,学龄前儿童数量的增加和社会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视使得英语幼儿教师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1]。幼儿英语教师必须具备 “多元化的专业知识结构,熟悉语言文化背景,能够灵活运用两种语言开展有效教学”[2]。为了满足社会对优秀幼儿英语教师的需求,学前教育英语教师必须实施教学创新。曾有专家主张从儿童阶段就应培养孩子的生态审美素养[3],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这一未来新型幼儿英语教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必须具备审美能力、完善的生态审美观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认识,在未来的学前教育生涯中能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生态审美教育,在幼儿阶段就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虽然各高校的学前教育英语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但目前学前英语教学中生态审美教育被严重忽视,缺乏美育贯彻于教学全过程,导致学生不重视与美育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只注重学习专业课及提升个人专业技能[4];培养出来的未来幼儿英语教师缺乏生态和谐理念,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生态发展对优秀幼儿教学的需求。生态美育理论的提出为培养人们生态审美观和生态文明素养方面提供了新的范式。将生态美育理论和学前教育英语教学有机结合,从较新视角切入来完善英语教学,融入生态实践活动,为解决学前教育英语教学中生态审美教育严重淡化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契机。
1 文献综述
生态美育是基于生态审美观、生态观及生存观基础上出现的新的教育理念和范畴[5],在教育领域有独特的积极意义。随着生态美育在教育领域价值的凸显,国内外学者围绕生态美育的研究日益增多。
国外学者最初将生态美育思想融入环境美学,将生态美育和环境美相结合,以此思想来指导环境保护的发展。保罗·戈比斯特[6]在此基础上将生态审美观衍生为“景观美”观。随着人们对生态美育思想理解的不断深入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推广,生态美育思想最终从传统的环境美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独立的教育思想。H.B.曼科夫卡娅[7]在《国外生态美学》中阐述了生态美育的任务客体以及实践方式,并分析了生态美育的积极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今后生态美育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国内学者和专家研究生态美育起步较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角度:(1)围绕生态美育理论的研究,如祁海文[8]、苏小芸[9]、李景隆[10]、张超[11]等,他们围绕生态美育的概念、内涵等范畴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有利于更广泛地拓展生态美育思想应用领域;(2)基于生态美育实施教学的研究,如吴素萍[12]、刘嘉庆[13]、唐宇[14]、罗杰齐[15]等,他们通过研究明确了生态美育在教学方面的积极意义,就生态美育在教学中实施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为生态美育融入教学实践提供了应用范本;(3)围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研究,如马卓识[16]、潘军[17]、黄友慧[18]、吴业清[19]等,他们探讨了生态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培养生态和谐毕业生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尽管生态美育融入教学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专家和学者们的认可,但生态美育融入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证研究较少。如何基于POA理论在学前教育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态美育,如何解决学前教育英语教学中生态审美教育的严重淡化问题,值得研究。
2 构建教学实验的理论基础——“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
“产出导向法”(POA)是文秋芳教授根据“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提出的教学理论。该教学理论注重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和评价(Assessing)三个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学用结合、语言有效输入和产出性输出运用紧密结合[20]。国内外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不同角度的相关研究硕果累累,为该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践是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构建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即“课前设计明确任务输入学习材料+课中讲解指导并实践语言有效输入-输出相结合+课后实践有效输入+课内课外评价”,不仅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构建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生态美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运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践
教学实验将在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两组学生中进行,称为测试组和对照组,共80人,两组学生以前没有系统地接触过有关生态美育方面的教育,并且实验前英语测试成绩几乎无差别。教学材料是由《新视野大学英语智慧版2》(主编:郑树堂)和融合了多门学科内容与生态美育相关的英语资源材料库组成。生态美育资料学习平台是基于大学英语新视野网络学习平台构建而成。
3.1 研究问题
(1)如何具体实施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专业英语教学实验?(2)实施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的英语测试结果有怎样的变化?(3)实施基于生态美育的英语教学模式后,测试组学生的生态美育认知、生态审美观念及生态文明素养有怎样的变化?(4)测试组学生对生态美育融入英语教学接受度如何?
3.2 生态美育融入学前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验
实施教学实验前,对测试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掌握他们的生态美育认识程度、生态审美观念及生态文明素养等。课题组成员利用各种资源渠道学习,融合多门学科内容,增加、丰富与生态美育相关的英语学习材料,通过课外生态实践活动构建生态美育资源库及生态美育实践活动基地,基于大学英语新视野智慧教学平台创建生态美育资源学习平台。
基于POA教学理论,教师将生态美育融入学前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课前,教师明确教学任务,输入语言学习资料,将与教学主题和内容相关的学习视频及任务发布于平台上,引入任务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和生态美育话题,驱动学生在线下提前完成预习任务。课中,教师将“面对面授课”与“网络视频课”相结合。教师在给学生充实输入学习材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指导,促使他们完成语言的有效输出。词汇讲解及练习、课文主题揭示、篇章结构分析等各个教学环节注重语言文化内容与生态美育的有机融合,采用任务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生态美育项目学习等,引导学生领略文章蕴含的大自然美好景色与事物,培养他们的生态审美观,向他们输入有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课后,基于生态美育理念的实践阶段,拓展课外课程(生态美育实训基地),开展与生态美育知识相关的生态知识的传播。在生态美育活动实践中,鼓励学生向小组成员或参观人员用英语讲解中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名胜古迹,锻炼他们的语言技能,同时使他们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从而使他们保持内心的和谐、人格的和谐,促使他们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他们将所学内容进行有效输出。课内课外学习任务完成后,实施多元评价机制。构建的教学模式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模式具体流程
而在对照班,只进行常规的英语教学,不涉及生态美育等有关内容及参与生态美育实训活动。
4 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验结果讨论
教学实验结束后,通过英语测试、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来验证生态美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了一次英语测试,通过英语测试来掌握生态美育融入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效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为了掌握测试组学生实验前后对生态美育的认知、生态审美观念及生态文明素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以及对该教学模式的总体评价,对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最后运用SPSS软件定量归纳及统计分析学生访谈的内容及其英语测试结果。
4.1 采用基于生态美育的学前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前后学生英语成绩对比
表1统计数据表明,在P=0.000<0.05情况下,两组学生的英语测试结果在整体上均有所提高,测试组学生的测试结果有大幅度提高,从而证实了生态美育视域下的英语教学对提高测试组学生英语成绩有积极的作用。测试组学生的访谈结果与此相一致:学生1说“我的英语成绩基础不是很好,但在这次老师将生态美育融入英语教学实验中,我的英语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本次考试中,我的成绩提高较大”;学生2说“通过生态美育课外实践活动,我和小组的同学相互督促学习,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英语觉得很有成就感,……”。
表1 采用基于生态美育的学前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前后学生英语测试结果对比
4.2 教学实验前后测试组学生生态美育认知、生态审美观念及生态文明素养等方面的变化
从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实验后,测试组学生生态美育认知、生态审美观念及生态文明素养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测时,学生对“对生态美育的概述、内容、特征等很了解(M=2.541)”“认为自己完全具备生态审美观(M=2.435)”“认为个人行为对社会生态发展前景有很大影响(M=2.542)”“认为个人的生态文明素养很高(M=2.246)”这四项的感知度较低,反映出学生对生态美育知识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对自己是否具备生态审美观、个人是否具备很高的生态文明素养自信心不足,或并没有思考过自己日常行为习惯是否会影响到社会生态发展前景。在“认为个人行为对社会生态发展有很大影响”一项中,学生的感知度在实验后没有明显变化 (M=3.152),标准差最大,说明学生对个人行为对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缺乏判断力;在“对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很了解(M=3.858)”“非常关注现在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M=3.841)”“认为生态环境对个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M=3.712)”三项中,实验后,学生对该三项的感知度较高,说明经过生态美育融入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验后,学生对以上三项选项有了切身体会和深层认知;学生对“对生态美育的概述、内容、特征等很了解”“认为自己完全具备生态审美观”“认为个人的生态文明素养很高”三项的感知度相对一致且较实验前都有明显的提高,反映了经过生态美育融入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验后,学生的生态美育认知、生态审美观念及生态文明素养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环保意识提高明显,三项变化较一致,也从侧面说明了生态美育融入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验较为成功。
表2 测试组学生生态美育认知、生态审美观念及生态文明素养等方面的变化
4.3 测试组学生对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英语教学实验接受度及看法
表3的数据表明,测试组学生中有82.5%的学生能够接受生态美育视域下英语教学实验,不愿意接受该项教学实验的学习者仅有6.75%,这说明实验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生态美育融入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验,对本次教学实验接受度较高,生态美育融入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验比较成功。对学生随机访谈的结论与表3数据相符:“之前我的英语成绩不够理想,学习不够积极,在老师将生态美育融入英语教学后,有了对生态美育的好奇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我能够积极投入英语学习中,并且养成了对生态环境关注的习惯,所以我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学生3)”“虽然我的英语基础不好,这次考试中,虽然我的成绩提高不大,但我很喜欢有关生态美育方面的知识,拓宽我在生态方面的视野,有助于我对生态建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我个人生态文明素养,这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事情(学生4)”“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生态美育方面的知识,在本学期的英语学习中,我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多,我很喜欢教师将生态美育融入英语教学这种模式(学生5)”“以前我对生态方面的知识了解非常肤浅,英语教师将生态美育融入英语教学中,我收获很多,我对生态方面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未来的职业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生 6)”。
表3 测试组学生对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英语教学实验接受度(N=80)
5 结语
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注重生态审美、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英语语言综合运用有机结合,注重学用不分离的有效输入和输出运用,不但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加深了学习者对生态美育的认知,对学习者的生态审美观、生态文明素养、生态环境环保意识以及保护社会生态环境的责任及能力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进而提高他们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能力,能够学以致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龄前儿童英语表达能力,而且要引导他们从小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审美观[21]。当然,由于客观教学实验条件以及个人科研能力的局限性,生态美育视域下的学前英语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1)小部分的参与者不接受或对该教学模式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积极参与教学实验;(2)多元评价机制中对学生掌握生态美生态美育模块评价不够完善。因此,要找出学习者不积极参加教学实验的原因,同时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增设及完善学生就生态美育模块课堂、实践学习表现评价以及用英语表达讲解中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历史名胜古迹的能力评价,以此来完善该教学模式并推广教学实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工作,解决学前英语教学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缺失,以便能够培养出具有生态环保和审美意识的双语毕业生,使他们在未来的学龄前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