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壻(婿)”字古音考

2022-07-05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出土文献 2022年2期
关键词:古音中古上古

李 豪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复“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考定汉字的上古归部,一般主要依靠押韵以及谐声系统。当然,中古的反切、其他亲属语言的同源词或汉语借词也是重要参考。一般来说,根据上述方法,大部分字的上古韵部都能确定。但也有部分例外,似乎与一般的演变规律不合,这就需要作专门的考察了。本文要讨论的“壻”字就属于这种情况。

{婿}是汉语中的基本词,其词义有二: 一是女儿的丈夫;二是丈夫。从先秦时期直到现代一直如此。(1)参看《辞源(第三版)》《王力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本文要讨论的是记录{婿}这个词的“壻”字读音的历史演变。

《说文》:“壻,夫也。从士,胥声。《诗》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者,夫也。读与细同。稣计切。婿,壻或从女。”(2)许慎撰,徐铉校定: 《说文解字》,北京: 中华书局,2013年,第8页。此为大徐本。小徐本略同,唯“从士,胥”为异。(3)徐锴: 《说文解字系传》,北京: 中华书局,1987年,第10页。(按: 对于“壻”字的分析,徐铉以为是形声字,徐锴以为是会意字。)

段玉裁曰:“铉本有声字,误。《周礼》注、《诗》笺皆曰:‘胥,有才知之称。’又曰:‘胥读如谞。’谓其有才知为什长。《说文》言部曰:‘谞,知也。’然则从胥者,从谞之省。……古音当在十六部。”

依大徐本“从士,胥声”,“胥”在鱼部,则“壻”字上古音也应在鱼部。然而《说文》却又说“读与细同”。“读与细同”与鱼部差别太大,因此,段玉裁以为“胥”非声符,应从小徐本,为会意字。他所定的韵部在十六部,也就是支部。

学界对这个字的上古归部争议较大,大致可以分为两派: 一派根据“同声必同部”的理论,定为鱼部;另一派根据中古反切及《说文》读若归入支部或脂部。这就出现了谐声与实际读音不符的情况。各家的归部情况如下:(4)本表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二版,第20页;严可均: 《说文声类》,《续修四库全书》,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7册,第13页;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武汉: 武汉古籍书店,1983年,第407页;高本汉: 《汉文典(修订本)》,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第45页;董同龢: 《上古音韵表稿》,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4年,第174页;陈复华、何九盈: 《古韵通晓》,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77页;郭锡良: 《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1页;唐作藩: 《上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 中华书局,2013年,第177页;郑张尚芳: 《上古音系(第二版)》,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470页;白一平、沙加尔: 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version 1.1(20 September 2014),http://ocbaxtersagart.lsait.lsa.umich.edu。

表1 “壻”字各家归部表

郑张尚芳也说:“古音‘壻’支部、‘胥’鱼部,虽皆心母,但韵母差得大,所以段注不认为胥为声符。‘胥’,《方言》‘辅也’,《广雅》‘助也’,《广韵》‘同谞,才智之称’。可能是会意,原指择取可起辅助之力的有才智之士。”(6)郑张尚芳: 《华澳语言“子、婿”与汉语的对当词根》,《民族语文》2012年第4期。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文中,郑张先生把“壻”字构拟为*slees,同样是支部,只是声母稍有不同。

纵观前贤们的种种意见,分歧点主要是“壻”字的声符“胥”所反映的韵部,与根据其中古反切追溯所得到的韵部不一致。

古文字的证据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契机。下面先根据古文字讲清楚字形的结构,然后再集中讨论相关的语音问题。

表2 秦简“壻”字的字形

睡虎地秦简、岳麓简两处都是“赘壻”连用,睡虎地秦简所载较为完整,今录之如下:

(16—21伍)

(22—28伍)

其中,“赘壻后父”一句,《睡虎地秦墓简牍》整理者注云:

赘壻,一种身份低下的贫苦人民,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贾谊传》说秦人“贫家子壮则出赘”,事实上赘壻不限于秦,例如淳于髡就是齐之“赘壻”,汉代七科谪戍中也有赘壻。《汉书·严助传》“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注引如淳云:“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名曰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赘”字下认为:“赘而不赎,主家配以女,则谓之赘壻。”后父,应指招赘于有子寡妇的男子,实际是赘壻的一种。(9)陈伟主编: 《秦简牍合集(壹)·睡虎地秦墓简牍》,第345—346页。

岳麓简的辞例如下:

狱史、令史、有秩吏及属、尉佐以上,二岁以来新为人赘(壻)者免之。其以二岁前为人赘(壻)而能去妻室者勿免,其弗能去者免之。└二岁以来家不居其所为吏之郡县,而为舍室即取(娶)妻焉

(334—335)

制诏丞相御史: 唯不为人赘(壻)□徒数□……

(337)

“咠”与“胥”在隶楷阶段容易互讹,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见于《战国策·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章,今本《战国策》作“太后盛气而揖之”,《史记·赵世家》作“太后盛气而胥之”。元人吴师道《补正》指出“揖”字当从《史记》作“胥”,清人王念孙也有相同的看法。(10)王念孙曰:“‘太后盛气而揖之’,吴(按: 指吴师道)曰‘揖之’,《史》云‘胥之’,当是。念孙案: 吴说是也。《集解》曰: ‘胥犹须也。’《御览》引此策作‘盛气而须之’。隶书‘胥’字作‘’,因讹而为‘咠’,后人又加手旁耳。下文言‘入而徐趋’,则此时触龙尚未入,太后无缘揖之也。”见王念孙: 《读书杂志》,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8—59页。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此处正作“胥”。(11)参看裘锡圭: 《读书札记九则》之九“《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章中的错字”,《裘锡圭学术文集·语言文字与古文献卷》,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98页。

扬雄《太玄·戾》次七:“女不女,其心予,覆夫谞。”《四部丛刊》影印明万玉堂翻宋本讹作“諿”(卷一叶十四)。晋范望注:“谞,谋也。”唐王涯注:“谞,智也。”(12)扬雄撰,司马光集注: 《太玄集注》,北京: 中华书局,1998年,第17页。且此处“女”“予”“谞”为韵。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二《唐孔子庙堂碑跋》云:

我们搜集了一些隶楷文字中的“胥”和从“咠”之字,列表如下:

表3 隶楷文字中的“胥”字

表4 隶楷文字中从“咠”的字(18)前两图引自马衡: 《汉石经集存》,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图版二五148号、六六425号、七二416号。

我们认为,张先生的意见是很有启发性的。不过与张先生的看法恰好相反,我们认为《说文》的“壻”形很可能是由“”形回改所致,秦简的“”应该是本来的写法。

不少研究者都注意到《说文》中的篆文有些是经过汉代小学家篡改过的。比如裘锡圭先生曾说:“《说文》成书于东汉中期,当时人所写的小篆的字形,有些已有讹误。此外,包括许慎在内的文字学者,对小篆的字形结构免不了有些错误的理解,这种错误理解有时也导致对篆形的窜改。《说文》成书后,屡经传抄刊刻,书手、刻工以及不高明的校勘者,又造成了一些错误。因此,《说文》小篆的字形有一部分是靠不住的,需要用秦汉金石等实物资料上的小篆来加以校正。”(20)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68—69页。接下来,裘先生举了“戎”“早”“卓”“走”“欠”“非”等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情况。李家浩先生就这一问题作过专门研究。在文中,他举了一些例子,其中“徙”“刑”两例与考订上古归部有关。他说:“形声字对于我们研究上古音是很重要的材料之一。一般来说,在上古音里,形声字同声必同部。如果我们根据的形声字的声旁有问题,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必然有问题。”(21)李家浩: 《〈说文〉篆文有汉代小学家篡改和虚造的字形》,《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李家浩卷》,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64—376页。

其实,早在清代的金鹗就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说:

壻字见《仪礼》,止是夫壻。《尔雅》训女子子之夫。他书亦未见为男子美称。《说文》云:“壻,夫也。”《诗》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者,夫也。士对女而言,明是训壻为女夫。段先生注谓:“夫者,丈夫也。”然则壻为男子之美称似非。壻,从士,胥声,铉本不误。(24)金鹗: 《求古录礼说》,转引自《说文解字诂林》,北京: 中华书局,1988年,第1404页。

现在看来,金氏的质疑还是很有道理的,只是他不知道原本应是“”罢了。

明白了“壻”字的字形结构,下面就可以讨论其上古读音了。

“壻”字在上古无押韵用例。唯一与读音有关的是《说文》的“读与细同”。据学者们研究,上古属于缉部、盍部的一部分字到中古有变为蟹摄和止摄的去声的。(25)可参看高本汉: 《汉文典(修订本)》,第565页。董同龢: 《上古音韵表稿》,第112页。李方桂: 《上古音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7页。张清常: 《中国上古*-b声尾的遗迹》,《清华学报》1948年第15期;后收入氏著《张清常语言学论文集》,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3年。张富海: 《上古汉语*-ps>*-ts音变在战国文字中的反映》,《古文字与上古音论稿》,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比如,“盍”“夹”“劦”上古在盍部,“盖”“瘗”“荔”中古在泰韵、祭韵、霁韵;“入”“纳”“立”“十”上古在缉部,“内”“位”“计”中古在对韵、至韵、霁韵。又比如战国秦地名“废丘”,在更早的时期写作“灋丘”,“灋”上古为盍部,中古为乏韵,“废”中古属废韵。张清常在论证上古*-b尾韵的演变时,所举的例子中有“壻”字的异体《集韵》作“”。(26)张清常: 《中国上古*-b声尾的遗迹》,《清华学报》1948年第15期;后收入氏著《张清常文集》,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0页。不过其下文又举《太玄》戾次七“覆夫諿”,并认为“諿即壻字”则不确。本文前文已指出此处的“諿”乃“谞”之讹,有押韵可证。我们认为,张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壻”()字也应该属于这种情况。秦简的“”字应分析为从士,咠声。“咠”字上古在缉部,中古在缉韵。从“咠”声的字除“檝”字又音在叶韵外,其余大都在缉韵;声母除“揖”字为影母外,其余则为精母、清母、从母、庄母、崇母,皆为齿音。(27)参看沈兼士主编: 《广韵声系》,北京: 中华书局,1985年,下册,第580—581页。“”字在造字之初应该属于缉部,至迟在东汉中期(公元2世纪前后,也就是《说文》成书的时代)已经转入脂部(或者保守一点说,在部分地区的方言中),这样才能“读与细同”。其间发生的音变可表示为:*-bs>-ds>-s>-h。(28)此处用郑张尚芳先生的体系。

这一部分解释“壻”字上古以后的读音演变。

先来看一下中古前期“壻”字的押韵情况。梁《妬妇赋》以“制袂壻”为韵;梁简文帝萧纲《采桑诗(壹)》以“闭袂系壻”为韵;梁无名氏的《咏独鹳》诗以“袂壻”为韵;隋薛道衡的《豫章行》诗以“滞递壻”为韵。(31)周祖谟: 《魏晋南北朝韵部之演变》,台北: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1050—1051页。此外,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载有“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作壻”之句,(32)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 《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 中华书局,2010年,第二版,第40页。“髻”与“壻”押韵。我们知道,中古时期的诗文押韵中,霁韵和祭韵通常是在一起押韵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两个韵属于一个韵部,王力先生称为祭部,此部包括《切韵》的夬韵、祭韵、齐韵。(33)参看王力: 《汉语语音史》,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43—144页。

“壻”字在《经典释文》中音悉计反(或息计反),或“音细”,即与“细”字同音。(34)陆德明: 《经典释文》,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51、565、604、856、948、1626页。宋跋本《王韵》苏计反,《广韵》同,《集韵》思计切,皆与“细”字同在一个小韵。(35)龙宇纯: 《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去声十三霁,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1968年;周祖谟: 《广韵校本》,北京: 中华书局,2011年,第4版,第374页;丁度等编: 《宋刻集韵》,北京: 中华书局,2005年影印本,第二版,第143页。

据我们所检索到的材料,较早将“壻”字收入撮口呼的韵书是明代后期的《合并字学集韵》,该书刊刻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作者张元善是永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人,徐孝是燕台(今河北省保定市完县)人。(43)见宁忌浮: 《汉语韵书史(明代卷)》,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3页。在该书中,“壻”字见于去声卷第五三次仙砌切细小韵,又见于四句宣去切序小韵。(44)张元善、徐孝等: 《合并字学集韵》,《罕见韵书丛编》,香港: 长城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第407、417页。又同作者所撰《合并字学集篇》(刊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卷七士部“、壻”下注:“细、絮二音。女婿。”说明当时两种读音并存。

明末安徽宣城人孙耀的《音韵正讹》(梅标序于崇祯甲申[1644]),该书卷三将“偦壻婿”与“醑”“絮”列在一起,(45)孙耀: 《音韵正讹》,《续修四库全书》,第259册,第411页。说明当时有的方言已经同音。

成书于清代道光二十九年(1829)的《同音字辨》,由山东寿光人刘维坊撰、北平徐沅澄同参订。该书自序中称其编纂宗旨是“不离乎古,亦不泥于今”。该书将“壻”字列在“絮”字之后,(46)刘维坊: 《同音字辨》,《续修四库全书》,第260册,第530页。也说明在作者的口语中“壻”“絮”已经同音。

下面是现代汉语方言中“壻”字的读音:(51)侯精一主编: 《现代汉语方言音库·字音库》,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7—338页。

表5 现代汉语方言“壻”字的读音

表5前两行属于官话方言,后两行属于非官话方言。可以看出,官话方言韵母大多是y,而非官话方言只有少数几个点读y,其余的都不是y。一般来讲,非官话方言的读音层次更古老。

由此看来,“壻”字读撮口呼的读音应该是后起的,对于这种读音产生的原因,李荣先生有过解释,他说:

桂花北京也叫“木犀”(“犀”也写作“樨”)mù·xu。糖腌的玫瑰花儿和糖腌的桂花儿合起来叫“玫瑰木犀”,红枣煮好了加点儿“糖腌的桂花”叫“木犀枣儿”。“犀”字《广韵》平声齐韵先稽切,和东南西北的“西”字同音,照例今音韵母作i不作ü。“犀牛”的“犀”读xī,符合语音演变规律。现在“木犀”的“犀”读ü韵,大概是i受了“木”字的圆唇u韵母的影响,变成ü了。北京鸡子儿炒肉叫mù·xu·ròu,鸡子儿做的汤叫mù·xu·tānɡ。这里的mù·xu也就是“木犀”,因为鸡子儿打匀之后做得了像桂花。通常就照音写成“木须肉、木须汤”。苜蓿mù·xu是绿肥作物,又是饲料,和桂花的“木犀”mù·xu不是一种东西。北京复兴门外有“木樨地”,大概本来是“苜蓿地”。

女壻北京叫nǚ·xu,情况和“木犀”相似。《广韵》去声霁韵“壻,女夫,苏计切”,和“细”字同音,照例读xì。现代方言就有很多是“壻、细”同音的。北京“壻”字韵母读ü不读i,大概是i受了“女”字圆唇ü韵的影响,也变成ü了。“壻”字从“胥”,“胥”读xū,偏旁对“壻”字读音可能也有影响。(52)李荣: 《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音韵存稿》,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8—109页。

我们认为,李先生的推测是可信的。这些例外音变是由于受到相邻字读音的影响。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比如“轩”字《广韵》虚言切,本为开口,大概受“轩辕”的影响,现代普通话变成了撮口呼xuān。这是中古以后发生的变化。再比如,“觜”从“此”声,本应为开口,由于经常与“巂”连用,受后字的同化,变成了合口。《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释文》:“觜,子斯反,又子髓反。觿,户圭反,又户规反。”“觜”字有两个反切,一为开口,一为合口,可以从中窥见其演变痕迹。“矩”从“巨”声,本应为开口,由于经常与“规”连用,受前字同化,也变成了合口。这些变化都是中古以前就发生了的。

结语

人们常说,汉人去古未远,所言盖多可信,然而实际情况不完全如此。汉代与先秦相比,语言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文字更是如此。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隶变之后,许多字的写法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许慎生活的时代,日常书写早已不用篆书了,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有不少字是根据隶书的写法来反推小篆的,这样就有可能造成错误。如果拿这些不可靠的字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上古音,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如前面提到的“徙”字,《说文》分析为“从辵,止声”,“止”上古属之部;但是从古文字来看,“徙”字则应分析为“从辵,沙省声”(或说“少”兼有“沙”的读音),“沙”字上古属歌部。从上古的诗文押韵来看,“徙”字确属歌部,《说文》的字形有误。这在学界已成为共识。

本文讨论的“壻”字也属于这种情况。由于无押韵材料可据,只能根据声符或中古音的对应来确定其上古读音,但是二者互相矛盾。因此,一般都把它当作语音演变的例外。我们结合秦简文字正确分析了“壻”的构形,同时还指出了《说文解字》篆形的讹误,并利用隶楷文字字形讹变规律,对《说文》篆形的致讹之由作了推测。根据中古押韵和反切、近代音、现代汉语方言等材料,利用汉语历史音变的知识对“壻”字读音从上古到现代的历史演变作出了解释。

在这里,我们想强调一下,考订一个字的上古归部,在无押韵材料可据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找出可靠的古文字字形,藉此来确定其声符和归部。如果我们根据的形声字的声旁有问题,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必然有问题。

附记:承匿名审稿人提示,以为“细”字上古属之部,汉代并入脂部。这个问题笔者暂时持保留意见,谨分疏如下:

“细”字上古无明确的押韵材料,不能据以考订其韵部。不得已,只能考察从囟声的字。

“思”(之部)与“囟”(文部)的谐声关系,可以类比“才”(之部)与“存”(文部)的谐声关系。文部开口舌齿音中古多入四等先韵,如荐字;也有入一等魂韵的,如存字。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有“”字,用为{洗},洗/洒古归文部,或亦有微部之音;又有“细”字用为{洗}的,见第384/374行“旦以濡浆细,复傅之”。细从囟声,中古音在四等齐韵,若归微部,符合演变规律。

准此,笔者目前认为“细”字上古应归微部。

猜你喜欢

古音中古上古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山海经》与上古海洋学知识
“Atelier Ting亭”中古家居体验空间改造设计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上古
任时光荏苒——营上古寨
历史感谢发现 上古炎帝陵碑重见天日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落霞(外一首)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