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保护策略分析

2022-07-05温州市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傅慕桦

区域治理 2022年2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历史建筑

温州市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 傅慕桦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高度重视,提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而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居民生活的记录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地方文明的延续载体。在经过城市各个时代不断更新,一些具有地域性、历史性的城市片区和建筑被拆除破坏,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到加强老城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全国各地掀起历史街区改造热潮,一系列多元探索持续推进,努力让历史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更好融合,如何推进历史街区改造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现状及国内外优秀案例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这24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相对比较完整的整体风貌。但如果要把一整座古城保护修缮起来,所需投入的代价太大,甚至可能会阻碍城市发展,这是得不偿失的。城市始终是处于不断前进更新的节奏,综观整座古城,存有各个年代演变的痕迹,有的依旧是胡同巷子、坡顶砖墙,有的已是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我们应聚焦于历史风貌比较集中的片区,进行针对性的重点保护,这也是“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概念存在的意义。

(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求以及我国改造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划定了历史文化街区970片,确定了历史建筑4.27万处。历史文化街区虽然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但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居所,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历史街区也需适应时代的需求,不可能一味强调“古”,从而一成不变。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秉持“既要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也要保护历史风貌、传承文化”的原则,功能与文化共存,让历史鲜活地存在于当代生活之中。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如火如荼,各地在改造风格、理念、形式、策略等方面不断探索。上海新天地采用保留建筑外皮、改造内部结构和功能,明确“动与不动”,最具地方建筑特色的“石库门”是需要守住的底线,而内部灵活地最大限度适应现代业态;成都太古里属于融合文化遗产、创意时尚都市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商业地标项目,最大亮点在于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的同时,融入独栋建筑,并延续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与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结合;广州永庆坊采用旧城微更新,用“绣花功夫”活化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温州公园路片区采用了整体全面征收,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利用周边地区拆除的老材料进行修缮。不管哪种改造模式,都是在为城市的有机更新提供令人激动的各种可能,总结这些改造案例逐渐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与核心要素。(如图1-图4)

图1 上海新天地

图2 成都太古里

图3 广州永庆坊

图4 温州公园路

三、历史街区改造保护存在的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一头连着过去,一头连着未来,对其进行保护与改造存在一定的困难性。随着全国各地一条条、一片片的历史街区建成,有一举成名也有事与愿违,但无论成功与失败对全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都有可以借鉴之处,可总结归纳出一些显在的问题。

(一)产权混乱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仅是规划设计、施工技术问题,也是再利用的经济学问题。历史文化街区大多处于旧城中心,土地资源具有极大的稀缺性,在保护改造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个本质核心问题就是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历史文化街区的产权经过不同历史阶段变得尤为复杂混乱且界定不清晰,公房、私房、单位房混杂分布,一间建筑被划分为多个业主的现象比比皆是。无论是政府统一产权回笼,还是只进行外立面改造,产权混杂始终影响街区改造、管理运营模式的重要因素,也是改造推进的重大阻力。尤其是对于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产权主体混杂可能会因为各自利益而对建筑进行不同程度毁坏,同时还会容易产生“公地悲剧”,影响其后续保护修缮,增加产权置换难度。清晰产权界定,明确租赁、置换政策,才能提高产权主体参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积极性,是激发居民“自下而上”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关键。

(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历史文化街区居住密度大,建筑老旧,许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但因为空间稀缺紧张,难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较为突出的就是停车配套问题、管线落地及增设问题、消防问题以及缺少公共空间问题。通常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会大幅带动街区整体消费和旅游业,对于停车配套需求急剧增加,而在这寸土寸金的旧城,且地下空间利用率低,“停车难”问题难以解决,旅游集散中心更难以规划;历史街区街巷管线错乱,电线杆林立,导致街巷立面丑陋,居住环境品质相对新区差很多。如若根据现行的《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严格执行各个管线的尺寸要求与间距要求,那么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将难以开展管线“上改下”、增设燃气管道、雨污分流等民生工程;同样,改造过程中一些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采用砖木结构或纯木构结构,为保留建筑特色风貌,无法增设消防措施,且街巷尺度也无法满足消防要求,因此改造后也难以满足现行城市消防规范,造成改造后消防审批难的问题;公共空间街区的风景和公众交往的客厅,供游人坐一坐、聊一聊、歇一歇,这是留住人气不可或缺的缓冲地带,是提升街区品质以及盘活街区空间的重要节点,但历史街区建筑密度高,几乎无法腾出多余空间,且拆除费用高。

(三)缺少专业支持和专业人才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特征具有一定特殊性,且年代悠久结构相对比较差,保护存在困难性。各地编制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对改造保护要求也较严格,对建筑风貌、建筑高度、施工方式等都有相应的规定,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三普登录点更为甚,相应地对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会相对提高。许多改造项目中标单位,对当地特色建筑风格调查不深入,对建筑细节把握不到位,并且缺少专家审查把关,经常出现将其他地区的建筑构造安插到当地项目中或是不同朝代的风格特色拼凑在同一个建筑中等现象。倘若缺少专业支持和专业人才,便无法满足“修旧如旧”的原则,无法将当地建筑风貌的历史沿革完全呈现出来,破坏了其原真性。

(四)民众与政府配合度不够

历史文化街区最重要的主角还是生活于此的民众,他们的态度起了很大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晚,民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不够重视,保护意识不够,普遍以个人需求和利益为主,陆陆续续对历史建筑进行拆改破坏,对其历史风貌与价值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同时,对于政府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修缮、改造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阻挠,往往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政策处理工作也是改造进度推进的一大难点。同样一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市民的生活需求,对其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双方的配合度不够,一定程度上滞缓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

四、历史街区改造策略建议

针对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综合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从一次次保护改造模式的探索中,能提炼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一)以街区自身和当地居民为主体

全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遍地开花,基本都是以打造旅游胜地为定位方向,除了地域性差别大的,在建筑风貌上会差异比较巨大,同个省市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基本上大同小异,缺乏独特性。如何增强街区竞争力,延续街区生命力才是我们需要真正关注的。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域改造前,需要具备前瞻性并合理规划,根据街区自身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当下区位功能等综合方面,对街区进行全方面评估与定位。值得关注的还有对象,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不只是商业街区,不只是针对旅游,也可以是以社区为单位,真正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植入学校、医院、活动中心、派出所等,让生活画面在历史街区展开,使街区充满生活气息。而游客来此也能更好地感受风土人情,体验沉浸式旅游,烟火气始终是最具吸引力的。只有出发点为街区本身,而不是哪里成功就模仿哪里,才能让街区始终保持特有的竞争力,无法被其他街区替代,也只有真正从生活出发,才能让延续街区生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

(二)编制历史街区规范体系

历史文化街区较于城市其他区域有其局限性,它不能推倒重来,只能在原有基础上保护、修缮、提升。各大历史街区都普遍存在街巷尺寸狭小、土地资源稀缺、设施老旧等不利因素,使改造难度提升。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灵活调整规范要求,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去达到同样的效果。加快研究编制适合历史文化街区实际情况的改造标准、指南,加快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相关的各类规划规范的国家标准出台,比如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消防安全技术导则、交通道路专篇等,形成一套历史文化街区专属的规范体系,使改造有理可据,审批有法可依。

(三)引导公众参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当地居民才是历史街区的主人,让居民主动地保护历史街区,才能让“保护”能为一项可持续的工作。考虑到两层原因:一是历史街区范围若全部由政府负责改造,对于财政支出来说是一笔不可小觑的投入,二是存在很多居民不愿被征收,有的甚至存在危房的可能,贸然进行外立面改造存在风险,故可政府负责制定保护政策并监督实施,引导居民自发参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各地可以编制《历史街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对街区整体风貌、建筑风貌、附属设施与公共空间等各方面进行规范化,把控重要影响因素的同时也给公众留出自我发挥的余地,使街区整体统一又各具风格。

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历史街区片区选取几个重要节点作为试点改造建筑,相当于给公众起一个示范作用,因为人都是有趋利性,当公众看到试点建筑改造后的优势与收益,便会主动自发加入;对于改造严格执行《导则》要求的居民,可设置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政策,并提供技术指导;在数字时代,最大限度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才能让公众参与到保护与传承中,通过组织各种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活动,例如举办文化遗产周、历史文化相关的音乐会、研讨会,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艺术修养。

(四)设立专项资金,汇聚专业人才,建立资料库

资金保障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实施中保驾护航的关键,这类资金大部分是以国家或地方政府层面的投资。政府部门的投资可以加强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信心,并对带动社会资金进入保护领域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建议各地政府设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项资金,将每年税收的一定比例用于历史街区建设,同时政府可用署名权或是使用权鼓励地方实力企业“认领保护”。

设计最难的不是从头开始,而是在他人基础上提升改造,所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需要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且每个地方的历史街区都有各自的风格属性,并不是从教科书、技术规范能获得的,它们更多是散落在民间,故也需要当地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与本地居民对方案提供意见。建议成立专家委员会和民意代表小组,为街区改造出谋划策,使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建街区。专家委员会可由建筑、文化、业态、法律、经济等领域的专家组成,按年予以聘任并支付聘任费用;民意代表小组可由历史街区所在地区的两代表一委员、专业人士代表和原住民代表三部分组成,同样按年予以聘任,对参加会议、活动者发放一定误工费。

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也应系统化、科技化,建立全方位的资料库。首先对全国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做好普查认定工作,各类文化遗产分类分级,建立完备的古建筑数据库,做到随时可查可用。其次,运用3D建模、虚拟现实技术、数字摄影测量等县级科技,建立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三维测绘全覆盖,为后续改造提供数据支持,提高设计的合理性。最后,历史建筑往往是就地取材,各地都有地域性特有的施工工艺,可成立古城研究室,对古法技艺、老旧材料、修复技术等进行研究,为街区改造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五、总结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从百年、千年的维度去看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中,去找寻一条连接过去与现在,融合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可持续道路。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历史建筑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与文化遗产相遇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建筑的“芯”
Tough Nut to Crack
新历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