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驱动四川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2-07-05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蔡松松李奥隆超李国旭

区域治理 2022年26期
关键词:价值链四川省产业链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蔡松松,李奥,隆超,李国旭

一、研究背景

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优化升级产业链水平是“十四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产业链建设水平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集中在实体经济建设上,把建设现代工业强国视为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现代化管理水平,将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进国家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对形成国内与国际双循环格局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便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四川省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四川省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制造强国的战略观点,制定了“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起大旗”的战略部署。随着《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出台,树立制造业迈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将加大力度建设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1]。四川省虽为制造大省,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显著,探索一条推动四川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尤为紧迫。

社会经济的新发展格局现已形成,全球价值链成为世界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各国制造业向着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在全球竞争市场中,产业链供应链的作用愈发凸显[2]。“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概念频繁地出现在中央战略文件中,延伸到产业、城市、区域、国家,党中央对“三链”的判断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全局与我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追求,“三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此背景下探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驱动四川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是四川省制造业完成高质量发展的终南捷径。

二、四川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现状

四川是工业大省,工业总量排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八。“发展迅速、体系完整、规模庞大、配套齐全、潜力充足”是四川制造业的显著特征。2019年,四川省制造业100强总营收131,950,119万元,年营收额达1000亿以上的企业仅有2家,超100亿的企业共有21家[3],见图1。2020年四川省制造业100强总营收115,824,085万元,达1000亿以上的企业仅有3家,超100亿的企业共有19家[4],见图2。于2021年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从0到1的突破。

图1 2019年四川省制造业100强营收分布

图2 2020年四川省制造业100强营收分布

(二)机遇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命脉,“十四五”时期作为四川省制造业乘风而起的“关键五年”,这一目标定位,为四川省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标签,并将作为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助力四川省制造业实现换道超车,使得四川省制造业更快迈入全国第一方阵[5]。

《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建设“5+1”现代工业体系的目标,将加大力度建设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四川省“十四五”企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四大重点工程,实行八大行动计划,将健全梯度培育工作机制,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在产业链“领航”企业的培育下,为龙头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3]。

《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将经济发展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将促使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公示的首批四川“双创”示范基地名单中,四川坐拥“双创”示范基地24家,包括国家级9家、省部级15家。四川将成为中国中西部区域内最具创新与创业活力的高地,并能够在一些创新领域中占据国际国内制高点,逐步完成“四川制造”向“四川智造”“四川创造”的转变。

在全球经济结构重塑的大背景下,四川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拥有能源优势的四川在国家双碳战略布局下具有极大的抢跑优势[5]。

(三)挑战

一是早去工业化的风险。如今四川省制造业还未实现高端化,2015年,四川省制造业增加值GDP占比为28.8%,而2020年占比仅有22.1%,成为经济安全、产业安全极大隐患。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是因为实体经济不再以制造业为核心,经济重心转移至虚拟经济。

二是两化融合水平不足,创新水平亟待提高。从《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20)》中可以看出,四川省两化融合水准位列全国第十,智能制造尚处于成长期,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水平有待提高[7];从宏观上,相对于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四川省重工业、传统工业占比较大,高精尖产业等现代先进制造业落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京沪深差距巨大,排名位列全国第十一,见表1;从微观上看,2020年,四川制造业100强中91家企业研发费用总投入237亿元,其中有68家研发费用处于正增长,21家处于负增长[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投入、技术研发投入不够,缺少领先于全球的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成为四川省制造业的通病。

表1 2020年年底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存在隐患。制造业联盟存在感薄弱,内部外部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双向激励制度,产业间缺乏双向、多项沟通机制,知识流动性弱,同质性严重。通过对产业链供应链进行梳理,发现四川省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形,过度依赖进口,若被“卡脖子”,很可能造成行业崩溃。

四是本土龙头企业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价值链优势不明显。四川省制造业主体是中小型制造企业,普遍存在高端供给不足、产业层次偏低等短板问题。2020年,四川省制造业企业营收达千亿以上的仅有3家,见图2。制造业榜首新希望集团为首个世界500强蓉企,排名390位,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不高;同时,“十三五”至今,在工信部评选的全国69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榜单中,但四川省占7席,仅占1%,制造业总体水平不高,企业整体实力不强,龙头企业对产业链带动作用不够突出[7]。

三、三链与制造业发展的相关论述

(一)产业链

蔡乌赶,许凤茹(2021)认为产业组织和创新能力能极大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极大作用[8];练湘梅(2021)提出“互联网+制造业”产业链模式是我国供给侧改革探索科技赋能的重要道路[9]。

(二)供应链

洪卫(2020)在疫情大背景下提出通过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等途径,以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网络协同能力[10];高启明(2021)提出为实现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需聚焦产业链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锻造自身长板和优势,加大产业链关键环节扶持力度[11];

(三)价值链

曾慧萍(2013)通过探索价值链全球延展的规律,提出自主打造区域价值链、政策协同参与、创新引领等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意见[12]。徐国庆、周明通过对制造业的18个分行业进行分析,得出政府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均能使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势抬升[13]。

四、三链协同驱动四川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育强产业链

打造人才梯队。提升人才吸引力、补齐人才缺口是打造高端产业链供应链的首要任务。政府急需制定更完善、更有力的人才引进个性化方案,充分提升制造业人才生活配套制度设施与服务保障质量,聚集海内外高质量人才。以产业链供应链为基础,探索人才资源开发新模式,加大人才培养投入,鼓励高校开设特色专业,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产学研园区及实践基地,搭建网格化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打造一批制造业高精尖人才。

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度交融。政府加强产权保护,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R&D经费投入,用先进技术革新传统产业,舍弃落后产能,增强制造业发展动力。企业结合自身行业属性,加大研发人员与研发资金投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参与‘揭榜挂帅’创新攻关,攻克芯片等高精尖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掌握自己的“国之重器”,推动“四川制造”迈向“四川智造”“四川创造”。

培育壮大本土企业。顺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狠抓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协同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建设更多更高质量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予以融资担保等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推进“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产业生态型主导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产业集群共同发展。实现龙头企业层出不穷、大小型企业融通发展的新业态,促进供应链产业链壮大富强。

(二)夯实供应链

加强顶层设计,筑牢产业体系根基。加强顶层设计,响应《四川省“十四五”企业发展“规划》,加强四大重点工程建设、落实八大行动计划,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实施重点培养,加大对实现各类专项计划的支持力度,巩固其国内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倒逼中层企业。筑牢产业根基,推动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着力推进“双核一带两翼”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

加快推进绿色制造转型。顺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布局,践行绿色发展观,以绿色、安全提升为重点,推动资源型产业延伸链条,加大绿色技术、绿色工艺、绿色设备转化应用,通过策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突破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油气化工等行业开展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示范,构建产业生态链,以期在世界价值链中谋求一席之地。

形成供应链合力。推动优势企业以创新能力、核心技术为依托,充分考虑供应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巩固链主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以链主为核心,中小型企业相配套的共生共赢的产业新业态,增进制造业供应链协同能力,加快全国制造业第一方阵建设[14]。

(三)抬升价值链

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着力构建“3+4+4+N”现代制造业新体系,深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塑造一批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实行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发挥协同效用,达成产业链信息链的交融,降低集群主体的创新和信息沟通成本,提升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促进核心技术向高附加值环节迁移,促使产业链趋近于“微笑曲线”两端,实现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进;

以质取胜,实现现代技术的融合和改造。紧紧抓住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加快调整的机遇,完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程度,推进制造技术的创新与服务模式的协同发展,完成从单一的产品供给向“产业+服务”转型,推进制造业“特色化”“高端化”发展,提升产品价值链位势。

猜你喜欢

价值链四川省产业链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全球价值链重塑战略机遇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