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省区市消费水平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7-05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孙禄

区域治理 2022年26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差距公共服务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孙禄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向前,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消费水平差距问题。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如何在保持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同时缩小部分省、区、市间的消费水平差距,进而降低地区经济差距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而又如何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诸如此类问题有关的研究也吸引力了诸多学者的探讨和研究。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选取国家统计局2019年中国部分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四个变量数据,采取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产生消费水平差距的原因并利用SPSS软件构建统计模型,论证了消费收入水平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而对于部分省、区、市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对部分省、区、市的经济发展有所帮助,这也可以帮助缩小部分省、区、市间的经济差距和消费水平差距,进而推动整体国民经济的向快向好发展。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一)折线图及描述性统计

先做出以地区为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线的表征的折线图。消费结构的不均衡是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的突出体现,而消费水平则由收入水平所决定,地区的生产总值差异和预算支出差异等都会使的消费水平产生差异。除了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外。部分省、区、市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同也会引致消费水平的不同。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也可以鲜明地体现部分省、区、市消费水平的差距。因此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几个变量来研究部分省、区、市消费水平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见图1)

图1 地区

部分省、区、市相关数据比较分析

(二)聚类分析

1.系统聚类(组间联接)(见图2)

图2 使用平均链接联结接(组间)的树状图

从组间分析来看,经过一次迭代后,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海南省、甘肃省、江西省、陕西省、辽宁省、云南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和天津市归为一类,二次迭代后,将浙江省和山东省归于湖北省到河北省一类,但是江苏省和山东省需要通过十次迭代才能和其他省、区、市归为一类,这也就说明了江苏省和山东省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之大。在归类元素中,部分地区单位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雷同性,也就是说实际上部分省、区、市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组内非常相似,且雷同性很强,很多地区都没有体现出和地方特点相结合,地方禀赋条件没有完美结合,也就没有地区自己的发展特性,自身禀赋条件也没有进行发挥,这就导致了很多地区的变量大多被归为一类。但实际上组间差异却非常大,甚至产生了鸿沟式的差异。在图中,江苏省和广东省被分为一类,与其他地区不能归于一类,这两个地区的发展更为发达且和其他地区差异比较大,但实际上由于数据变量有限,且研究年份只有一年,导致北京市和上海市未能归于一类,但实际上以上几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某种程度上来讲,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是无法与以上地区相匹敌的,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2.数据说明

本文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自行整理修订选取了2019年中国部分省、区、市的四项经济指标,其中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亿元)(X2)、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X3)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4)。

三、实证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通过以上模型设定,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基本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消费水平差距的影响因素,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也在逐步向好,但是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却阻碍了整体经济态势的发展,我国部分省、区、市间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还是很大的,可以说消费水平差距也很大,当然,以上变量是具有显著性且通过检验的。除了江苏省、广东省等地区之外其他部分地区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但是这也足以看出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部分省、区、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部分省、区、市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由于地方预算支出不同、人均收入水平不同所以需求呈现不均衡状态。居民消费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的制约,从空间上讲有很大的发展不均衡性,而这种不均衡也就会导致地区间消费水平差异。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西部内陆地区,这也有赖于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普遍在中等消费水平之上,而西部地区大部分的消费水平在中等消费水平之下。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区域空间的差异。

(二)区域历史因素影响

部分省、区、市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和历史区域经济政策有关。受一定程度上的历史因素影响,例如浙江省,只有小工业而缺少大工业,和江苏省是完全不同的,而在1979年以前,由于青海省曾经有重工业地区,青海省的GDP甚至超过广东省,而导致经济差距的原因,便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广东省作为沿海城市,具有更多的贸易优势和对外交流优势和机会,因此也就导致了经济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差距的加大。

再比如东北三省,目前东北三省仍依靠东北老工业区来进行生产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当时的经济发展全部依靠重工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出现和后工业的发展使得东北地区失去了老工业区的优势,而东北地区缺少相关创新人才且固守于其原有优势,导致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均落后于这两方面做得好的省、区、市。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产业的差异化发展也就意味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同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和社会基础建设的差异,进而导致人们的消费水平出现了差异。

(三)人口因素影响

除了固有的经济政策和区域影响外,人口也是导致部分省、区、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对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不只是发展人口的数量,还有人口环境容量和人口发展质量。西部地区环境较为恶劣,且人口承载力较低,土地的可利用率和可开发的资源较为有限,因此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进而人才向东部沿海地区大量流失,使得居民的消费增长速度和消费水平较为低下。而东部沿海地区与海外有传统的经济联系,且信息流通速度快、对外交通便利,并在地理优势的基础上大量县新型人才,积极开拓符合世界经济趋势的新兴产业,这便也使得部分省、区、市间的经济差距逐渐加大,消费水平也逐渐拉开差距。

(四)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均

从社会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需要来看,公共资源、公共设施等都属于公共服务的一部分。而民生支出、投资支出、转移性支出等都属于公共支出的部分。公共服务和公共支出都需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建设不均、社会保障失衡,甚至出现了社会保障缺失时,人们对自己未来的收入不确定,加之没有保障,就更加难以促进其消费,部分省、区、市之间的消费水平差距也就与日俱增。政府近年来在公共服务支出方面的投入是呈增长趋势的,那么从公共服务投入的角度看,仍未达到预期的原因便是由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分配不均,从长期来看,没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会受到影响,公共建设的缺失也难以吸引人才,进而地区经济难以得到长足发展,部分省、区、市间的消费水平差距也便逐渐拉开。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推动经济建设联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是引致消费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经济的增长不能只依靠内需的拉动,还需要部分省、区、市因地制宜地加强经济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各地区有各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应该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本地区的优势相结合,因地施政发展相关产业。同时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及设并加强部分省、区、市经济交流的联动,共享资源信息,以发展地区经济,各取所长实现经济共赢。

(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收入水平的不同决定了消费能力的不同,当经济收入都不足以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时候,居民的消费支出自然要减少。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收入水平与东部沿海收入水平差距较大,若要提高西部和东北部的收入水平,可以考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增加经济收入的渠道,提高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并应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品结构,通过社会保障的支出来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通过税收调节居民的收入。

(三)加大教育投入,吸纳大量人才

政府应该在教育方面加大支出投入力度,以大量培养经济建设型人才。人才强国,地区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能力强、收入水平高,进而消费支出高。同时,还应向重工业优势地区引入科技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增收。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需要国家对其加以重视,比如引进新兴产业和创新人才市场,并加大对于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和人才引流制度,通过提高福利来吸引人才,并减少不必要的人才流出以刺激其经济的发展。

(四)促进公共服务和公共支出均等化

而促进公共服务和公共支出的均等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可以在公共服务方面加强社会保障,降低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增加基本的公共服务类支出,以期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尤其应该增加的是民生性的公共支出。我们也可以通过福利经济学理论来论证社会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对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及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收入是消费重要的的影响因素之一,收入的提高可以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更加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的消费水平差距。

(五)调整升级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转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一定的地理开放优势,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才引进质量高。而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可以为居民消费带来新的促进作用。西部和东北部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主,由于其固有的历史因素和人才流失、核心技术缺失等因素使得第三产业难以发展。但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天然地理优势,东北地区的冰天雪地,西部地区的西域风情都有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所用,在不忽视重工业的优势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式,拓展经济收入渠道,促进经济的增收,进而促进区域内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型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均衡发展,也有助于部分省、区、市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的宏观调整和把控、人才的均衡分配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全面发展、人民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差距公共服务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