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
2022-07-05李宛城
刘永福,内蒙古赤峰人,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修理论作曲专业,现为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刘永福的中西乐学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30余年来,先后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黄钟》《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交响》《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等国内音乐类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有关中国传统宫调理论研究成果6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资料复印转载。主持并完成了“黄翔鹏‘宫调学’理论体系研究”(教育部)和“中国传统‘宫调’术语考释”(国家社科)等相关课题的研究。
刘永福的宫调理论研究,秉持“问题性”和“创新性”的学术理念,注重“逻辑性”和“普适性”的思辨方法,其研究成果多为“新证”或“补证”。⑴首次提出“调式性变音”“功能性变音”和“装饰性变音”三大“变音体系”理论;⑵创建“传统七声调式音阶”组合模式;⑶阐发“始于均(调域)、成于宫(调高)、立于调(调式)”的“均、宫、调三层次概念”之内涵说;⑷揭秘“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之内涵原理;⑸全面阐释“奏‘黄钟’之律、闻‘宫角’之声”的“律声系统关系”;⑹重新考释和解读《吕氏春秋》音律相生法,揭示并提出其属性、方法、结果三个生律环节之内涵关系;⑺主张废除“三分损益法”,明确提出“三分损益法”是困扰和影响中国传统宫调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⑻首次使用“调关系”一词对“汉・魏三调”作系统考辨,他认为,没有“调关系”术语,“旋宫古法”的理论与实践均不复存在,进而提出中国传统宫调理论中的正声调、下徵调、清角调早于西方的主调、属调、下属调等“调关系”术语约1400余年的学术观点;⑼首次阐发“借声论律”理论学说,认为“宫为调高”“变宫为角”“清角为宫”等均属于“借声论律”;⑽首次明确提出“左旋”“右旋”≠“之调”“为调”,前者为“操作法”(方法论),后者为“称谓法”(认识论),二者不存在“对应性”,任何一种“操作法”都可产生两种称谓法,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反之亦然,等等。
代表性成果:《“旋宫转调”辨析》《论变音体系》《传统七声调式音阶组合模式》《“同均三宫”是一种假象和错觉吗?》《端正学术心态 解悟“同均三宫”》《“同均三宫”原理的“宫调学”阐释》《奏“黄钟”之律 闻“宫角”之声》《黄翔鹏“宫调”理论研究》《〈吕氏春秋〉音律相生法的分析和解读》《一则史料 多种释义——“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释义分析及内涵辨正》《宫调 话语 逻辑——关于构建中国传统“宫调”理论话语体系的几点思考》《樊祖荫多声部民歌理论中的“宫调话语”解析》《樊祖荫“变五声”学术话语中的“五声之旋”》《解构“笛上三调”》《“旋宫古法”探赜》《相和三调・清商三调名实考辨》等。
1.1986年6月,大学本科毕业前夕刘永福(左二)与部分师生在校门前留影,左三为“均控场学”主持教授
2.2005年10月,“音乐学研究在当代”学术研讨会期间与张振涛(中)、崔宪(右一)合影
3.2005年10月,“音乐学研究在当代”学术研讨会期间与部分专家合影(从左至右:刘永福、居其宏、秦序、李岩、庄元)
4.2007年4月,与前来扬州大学讲学的先生(右)留影
5.2010年10月,参加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6.2011年11月,参加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亚太民族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与王耀华先生合影
1.2012年1月,刘永福(左二)考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伯锣鼓小牌子”传承基地并与部分乐班成员合影
2.2012年4月,参加由中国音乐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学术研讨会”
3.2012年7月,参加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4.2012年10月,与前来扬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的杜亚雄先生探讨“中国乐理”
5.2014年12月,受邀参加“庆祝李纯一先生九五华诞学术研讨会”并与先生留影
6.2014年12月,受邀参加在京召开的“庆祝李纯一先生九五华诞学术研讨会”
7.2017年11月,参加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首届学术研讨会”
8.2019年10月,受邀参加“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学术思想研讨会”并与樊祖荫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