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扶贫时代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与走向

2022-07-05樊春晴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社区体育农村

樊春晴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3)

1 扶贫过程中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与现状

1.1 扶贫过程中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

1.1.1 扶贫计划促进了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

在实施脱贫计划的进程中,从贫困农村的各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加快脱贫步伐,对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贫困地区的地下矿产资源和地表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甚至有的还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急需资源,扶贫开发中有目的、有规划地充分利用这些贫困地区的特有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还可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使该地区具有的自身优势和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为今后该地更好地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扶贫计划中,针对贫困村采取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对空间布局进行了科学的调整和重新规划,改变了村庄原有的空间布局,为村民打造了崭新的生存、生活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农村社区进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而且能够为村民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提供便利,使村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在扶贫工作开展后,针对一些偏远贫困农村原本的山路、泥路,政府为实现脱贫目标,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偏远贫困农村的交通出行得到很大改善,村与村之间的联系更加便利,有利于体育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国家的体育政策、方针也能够得到快速地传播和学习,方便村民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文化交流。

1.1.2 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加快脱贫步伐

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能够很好地吸引农村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休闲活动,丰富村民闲暇时间的娱乐生活,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营造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居民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通过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加强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缓解,改善不良的情绪状态,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这对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快地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不可复制的作用。此外,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体育与经济相联系是伴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开始的,通过开展社区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市场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水平,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区体育运动的开展还可以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市场的发展,拓宽农村经济增长渠道,加快全面脱贫步伐。

1.2 扶贫过程中农村社区体育的现状

1.2.1 体育参与主体缺失

目前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建设对工人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在市场经济强大的吸力下,导致农村主要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外流,更多地涌入大城市,参与城市的建设,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人群,农村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增多,参与体育活动的对象多以老年人为主,导致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对象过于单一化,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参与对象限制。另外,贫困农村由于社会基础薄弱,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落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器材的配备、工作保障等方面的条件没有大城市完善,不能够为专业的体育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保障,这导致很多专业的高水平体育人才不愿意留在农村,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者,村民进行日常体育活动时,多数是自发性、业余性的活动,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得不到专业的体育理论指导与实践安排,村民对自身的身体素质、适合什么样的运动以及如何制订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计划等方面的认知还不够明确,逐渐地,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总量减少。

1.2.2 体育文化宣传闭塞

我国农村人口散居于广大地域的不同村落之中,布局较为分散,农村的生产场所,如超市、学校、集镇、卫生所等建筑设施一般相距较远,人口的流动性不大,部分农村地区又受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在我国南方地区,山地丘陵多、水网纵横、地势西高东低;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黄土高原的窑洞村落;青藏高原的帐篷村落,这些都给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增加了难度。

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在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文化的宣传,不管是在方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很大的革新。但在贫困农村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体育文化的传播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多,更多的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存在极大的局限性,首先是时效性,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QQ 空间等的传播速度和精准度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传统媒体传播体育信息的途径多以新闻为主,但是体育新闻的覆盖率极低,贫困的农村获得的体育信息不全面,时效性低。

1.2.3 体育资源分配不均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时间性、空间性、区域性,东部的发展要比西部好,沿海地区的发展比内陆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比其他偏远区域城市好,城镇发展比农村好。正是因为各个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每一个地区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更是各不相同。发展地区较好的农村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都要领先于其他发展一般的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充足的农村社区甚至可能会出现资源闲置等情况,形成“肥胖型”的资源过剩的现象;反之,对于那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政府为了加快脱贫步伐,更加侧重于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不够重视,造成农村社区体育资源的场地建设、经费投入和制度的构建和完善等方面缺乏投入,所以发展较慢的农村社区由于体育资源供给不足,形成“瘦小型”的体育资源短缺的现状。由于各个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社区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区域性体育资源的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等现象发生。

1.2.4 体育管理体制失调

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展示了我国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依然存在许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的最基层政府组织,党颁布的政策方针,各级政府发布的重大任务,尤其是涉及农村各方各面的工作,都要通过和依靠乡镇政府去贯彻落实。但乡镇政府的组织管理并不像中央、省、市、县那样完备齐全,没有专门的社区体育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和兼职的管理人员管理农村社区体育,更没有管理机构去督促检查,上级下达的农村社区体育任务无人组织和落实,导致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呈现出无组织、无管理的特点。此外,乡镇政府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普遍较少,成偶然性、不规律性,乡镇政府组织的一些以行政村为单位的社区体育活动,由于没有专业的体育指导人才进行指导和管理,村民的体育意识薄弱,开展的体育内容没有在充分了解村民体育喜好的前提下选取,导致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 后扶贫时代对农村社区体育提出的要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40 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农民收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部分乡村依旧比较落后,还有很多农村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上。2015 年11 月27日至28 日,中共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期间扶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扶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人们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身心是展开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贫困不仅指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等方面匮乏,还包括农村体育的建设不完善、村民体质水平下降、体育意识不强等问题,想要全面消除贫困,必须重视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较大,农村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社会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成为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屏障,在体育领域也是如此,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农村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全民健身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做好社区体育工作,同时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领导,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当前扶贫攻坚战略部署下,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动力与走向,满足广大农村社区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3 后扶贫时代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分析

3.1 科技的发展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新不仅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且为企业的创新者不断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乡镇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逐渐提高,这些将有效改善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从而增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欲望。尤其是农村社区发展高科技含量的体育产品,它可以推动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促进社会体育观念和体育战略的更新,高新科学技术和农村社区体育相结合,将会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生变革,进而促进农村社区体育的不断进步。

3.2 文化的推动力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中华武术、气功、围棋、中国式摔跤、马球、赛马、龙舟、舞狮、交谊舞等,以及仍然在各个民族中广为流传且深受各民族人民喜爱的体育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这些都是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中生长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更容易得到农村社区居民的认同和接受,并且能够转变为他们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的活动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不仅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要与时俱进,把中华体育文明和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结合起来,丰富农村社区居民的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社区体育进一步发展。

3.3 经济的保障力

经济因素是一切体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是推动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发动机,中国进入扶贫时代以来,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资金投入,修建体育场地,大量投入体育器材,只为更好地满足农村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体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条件落后,将导致农村社区体育经费匮乏,造成场地不足,器材缺乏,影响新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然而经济基础雄厚,农村社区体育经费充足,新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就开展得好。

3.4 政府的支撑力

政府是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政府的职能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后扶贫时代以来,为了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实现小康社会,政府不断明确并强化各级组织的职能,加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充分强化省、市、县、镇政府统筹体育发展的权责,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打入人民群众内部,加强与群众沟通与交流,认真听取群众建议,尽量满足老百姓的体育诉求,不断对服务方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寻求多途径提高服务质量,力求推进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

4 后扶贫时代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4.1 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由于我国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生活水平低下,长期劳作务农,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体育文化的感染力较弱,特别是对外来体育文化接纳力不强,使得农民普遍缺乏体育知识,认为务农可以替代体育锻炼。在后现代扶贫进程中,更多的是针对农村人口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体育文化教育。比如,社区居委会定期通过开展体育文化课堂、讲授体育锻炼方法、加强社区广播宣传体育文化、定期走访了解居民的体育需求、定期开展体育活动以加强居民体育交流等方式,提高我国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农村社区居民逐渐转变原本错误的健身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为更好地加快脱贫步伐助力。同时,面对不同民族的体育特色活动和体育独有文化,要能够根据其自身的体育特点及体育文化基础,经过不断反复的整合和完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

4.2 完善体育管理体制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主要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推动,这将会造成政府单方面的资源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以及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很好地与农村体育群众的实际体育需求相吻合的现象。在后扶贫时代背景下,政府在大力推进农村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地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并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社区体育进行管理,不断完善其管理体制。一方面,政府的体育管理要具有亲民性,要以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为己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要制定适合群众体育发展的各种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并根据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体育管理。另一方面,政府要重视与外界的联动,摆脱当前的孤岛状态,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社区体育组织中,扮演好“指明灯”的角色,政府充分发挥调控和监督的功能,放权给社区,激发社区组织的内在潜力,以更好地实现社区体育管理。

4.3 丰富体育参与主体

一方面,近些年随着扶贫工程的推进,以及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国对农村实际的投入力度有所加大,通过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带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让村民不需要外出打工就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村里的那些青年、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能够留在村里,为村子的建设作出贡献,带动社区体育的发展,使参与农村社区体育锻炼的对象不再只是留守老人、儿童,让更多青年、少年、中年及乡镇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参与到农村社区的体育活动中,而且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企业员工的内部团建活动也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增添色彩,促进农村社区的体育参与人口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较大,为了更好、更快地落实和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及其目标,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体育专业指导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兼职和专职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如定点让高校输送专业社会体育人才、让社区非专业体育人员进入高校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吸纳体育公益人员的参与等方法,这些人本就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具有一定的体育特长和技能,具备良好的组织体育活动的经验,以便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等,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体育人才并输送到贫困农村社区,为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4.4 合理配置体育资源

体育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历史条件下是短缺的,体育资源的短缺并不是仅指数量的短缺,更多的是指相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来说,体育资源表现出欠缺的现象,以致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丰富多样体育需求,同时体育资源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发展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体育资源受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其体育资源与城镇相比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后扶贫时代,体育资源的分配要呈现出公平公正、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的原则,政府进行资源配置时,要加大对农村社区体育的投入,在体育项目的选择和资金投入方面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体育基础、村民的体育喜好、当地的自然环境等方面合理分配体育资源,适当突出当地的体育特色。

5 结语

农村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乡镇逐步实现脱贫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与扶贫进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脱贫计划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社区体育的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脱贫的步伐。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大环境下,政府在重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同时,还应重视农村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丰富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素养,完善体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村社区体育的建设,明确扶贫对社区体育发展的要求,分析后扶贫时代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与走向,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社区体育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我们的“体育梦”
影像社区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2015影像社区
新农村 新一辈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