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数字乡村战略下大连乡村振兴发展对策研究

2022-07-05赵伟吕克

新农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数字乡村大连乡村振兴

赵伟 吕克

摘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正式出台,要求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大连市作为数字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应当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借助现代化手段,围绕特色农产品、特色乡镇(小镇)、一二三产融合、农业品牌、农业数字科技、农业创新平台等领域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先行先试、做出示范。

关键词:数字乡村;乡村振兴;大连;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大连拥有良好的数字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依托大连的综合优势培育发展数字乡村的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对于大连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土地总面积12573.85平方公里,现辖金普新区、瓦房店市、庄河市、长海县等7个涉农区市县及大连保税区等4个涉农开放先导区,农业乡镇(国营农场)、涉農街道114个832个村。

2 0 2 0年,大连乡村振兴取得扎实成效。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59.2亿元,同比增长3.2%。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916.6亿元,同比增长2.8%。分行业看,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5%,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7%,粮食产量128.5万吨,平均每亩单产319.9公斤,同比分别增长8.6%和6.6%。29个村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9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家、示范家庭农场145家,“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瓦房店市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为大连推进数字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字乡村振兴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要面面俱到,必须得抓重点、补短板、以点带面。必须结合大连实际情况,发挥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势,协同促进大连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1 推动特色产品数字化升级

实现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是依照大连当地的资源禀赋,开发具有大连特色的主导产业。大连地处最适宜海洋生物和水果生长的“北纬39度”,苹果、大樱桃、海参、蓝莓等农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有效认证(登记)总数4 5 6个。11个品牌入选2020年辽宁省百强农产品品牌。为此,应当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利用大连地理优势,培育差异化特色产品,建设一批智慧农场、智慧渔场,推进大樱桃、蓝莓、海参等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提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推动智能分析、感知、智能控制技术等在大连农业生产中先行先试、集成应用,打造大连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引导大连特色农产品开展更高质量的标准化生产。

2.2 推动特色乡镇(小镇、农业产业强镇)数字化建设

大连拥有庄河市步云山镇(乡村旅游型)、光明山镇(现代农业型),长海县大(小)长山岛镇(乡村旅游型)、獐子岛镇(现代农业型)特色乡镇,大连皮口海参小镇、大连步云山“温泉·渔”特色小镇、庄河生蚝小镇、獐子岛国际海钓小镇、金石滩葡萄酒小镇、九龙乐水小镇等一批特色乡镇(小镇、农业产业强镇),这些区域是大连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应当借助数字化手段,引导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智慧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数字化程度高、智慧便捷的休闲农业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等,促进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小镇特色的果品、海产品等大连特色农产品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2.3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数字化融合

大连拥有金普新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瓦房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9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0多个美丽村。应当借助数字装备大力发展农产品、水产品深加工和农村特色加工业,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围绕创意农业、健康养生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发展发展休闲农业,探索共享农场、云农场等网络经营新模式,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2.4 推动大连农业品牌数字化建设

2 0 2 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如何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尤须重视发挥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公共品牌引领企业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对大连农业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当下,大连大樱桃、蓝莓、海参等特色农产品虽然产量大、有声誉,但是却始终“有名无牌”,大连许多名优农产品迟迟“叫不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品牌内涵挖掘不足,区域特色农产品优势没能很好地转化为农业的品牌优势。为此,应当通过政府搭台,拓宽渠道对接,组织开展大樱桃等特色产品产业年会、论坛,不断培育壮大“大连农品”城市品牌,将大连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63个大连地理标志品牌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其他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产品品牌纳入到“大连农品”城市品牌之中。

2.5 推动大连数字农业科技发展

科技兴则农业兴。《“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形成核心种源、农业大数据算法、农机装备、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大连拥有大连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产品质量管理、病虫害防控、小浆果产业培育、生态循环农业、农机农艺融合和农业大数据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完全可以为大连加快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科技支撑,应当加大产学研合作,围绕大连特色农产品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战略性前沿性技术超前布局,开展示范应用。

2.6 推动数字农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2022年,大连大学将正式成立大连大学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并积极引进中以基金,围绕充分利用以色列农业领域先进技术,结合大连大学农业领域的综合优势,共建国内第一个具有以色列背景的农业领域的中以大连大学乡村振兴孵化器。可以说,以基金牵头建设孵化器的形式,是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孵化器建设模式。届时,通过设立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形式,依托中以基金在以色列的资源网络,吸引以色列著名农业专家交流合作,吸引先进的数字农业技术和设备在大连先行先试,并落地推广到国内其他地区。实现先进数字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和扶持大连大学一批和农业相关的种苗及创新团队,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研究平台、传播平台与产业扶持平台,全面服务大连、辽宁、东北乃至全国部分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新模式。

作者简介:赵伟(1982-),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生态经济与产业经济。

吕克(1985-),女,本科,高级农艺师,全国共享乡村振兴实践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数字乡村大连乡村振兴
江苏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析
数字乡村战略推进的逻辑
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探究
以“数字乡村”战略统筹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建议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