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视角 实现以读促写
2022-07-05梁珍花
梁珍花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重在“输入”,写作重在“输出”,二者既彼此独立又紧密联系,“以读促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能、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统编版七年级记叙类文本为例,依托教材自然单元,构建以读促写教学策略,旨在实现阅读和写作相得益彰,互融共生,从而提高学生记叙类文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视角;以读促写;记叙类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1]语文教师要科学运用统编教材,在听说读写的指导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依托教材自然单元,构建以读促写策略,以期改进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实践策略,提升语文教学质效。
一、宏观——研读教材,系统观照,构建以读促写序列
统编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在阅读课文后面安排一个写作专题,每个写作专题设计一个写作训练点。每单元的阅读板块与写作板块既彼此独立又紧密联系,组成语文教学的双翼,都与单元主题高度吻合。以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纵观七年级两册十二个单元,人文主题清晰明确,写作专题明晰凝练,各单元写作训练重点之间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基于上述特点,我研读教材,构建了一套七年级语文记叙类文本以读促写过程化训练序列,便于在教学实践中整体规划,有序推进,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七年级的记叙文如此,八年级的说明文、九年级的议论文等亦是如此。这样,我们就从宏观上把握住了初中作文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二、中观——切合主题,整合单元,开展专题写作训练
为了使以读促写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我们不仅要从宏观上以学期为单位构建读写融合序列,还要从中观上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单元主题、写作专题和文本特点,以“一课一得”为原则,按“解读单元,明确读写训练重点——研读文本,挖掘读写融合点——指导技巧,归纳以读促写方法——学以致用,运用以读促写技法——展示作品的过程,评价以读促写效果”的“五步法”,开展单元专题训练。如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开展以读促写训练。首先,结合单元主题,解读单元目标,明确本单元训练重点为“写出人物精神”;其次,精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挖掘并分解出每篇文本与单元训练重点相关的读写融合点;接着,研读文本,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技巧;然后,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项技法,完成单元习作训练;最后,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评价。
三、微观——精读文本,由读向写,习得多种写作技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是经典篇目,除了挖掘有助于达成单元训练目标的读写融合点外,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学习。如果说前两种策略是从册、单元着手,此种策略则是从文本出发,教师可以发掘文本在语言、拟题、选材、组材、结构、立意、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教学价值,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实现读写一体,读写迁移。如从《散步》学以小见大的技法、从《秋天的怀念》学刻画人物形象的技法、从《走一步,再走一步》学表现人物心理的技法、从《植树的牧羊人》学环境描写的技法、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学对举结构、从《动物笑谈》学横式结构、从《猫》学纵式结构、从《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多件事写一人”、从《紫藤萝瀑布》《狼》《河中石兽》等学卒章显志的技法等。
在微观落实这一环节,为了避免以读促写浅尝辄止,基本要遵循以下原则,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汕尾)线上教研帮扶活动老师展示的课例为例简要阐述。
(一)多向联系,发掘核心价值
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做到“三联系”,即联系课标、联系教材、联系学情。如吴丽花老师根据课标“写记叙性文章,内容充实,具有画面感”的要求、结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的内容,分析学生的情况是“已经了解人物、景物、事件的典型细节,对典型细节描写的方法有认识;初稿诊断突出问题:不能抓住重点,细节描写欠具体及感受”,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为“能抓住题目关键词确定写作重点”和“通过以读促写的训练,能运用分解法和巧润法把瞬间的细节描写具体、突出感受”。吴老师综合考量课标、教材和学情,科学确定学习目标,有序推进学习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着力助学,搭建学习支架
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往往流于对阅读素材的解读、写作方法的辨识,这样的融合只是停留于表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读促写,阅读和写作也达不到相辅相成、共融共生的效果。如陈诗慧老师搭建“正向分析学方法”“逆向思维寻策略”的学习支架,通过典型文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周华章老师通过例文引导学生归纳细节描写的三个要领,开发关于细节描写的关键技能,进而指导学生运用技法对例文的修改升格,最后在反思基础上让学生小结收获,用以修改升格自己的初稿,学习支架清晰有效,学习活动拾级而上,学习效果显著。
(三)以评促学,进行学习评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科学合理的评价量表和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对于确定教学方向、指引教学行为、评价学习质量有重要作用。以读促写过程中运用评价量表,同样能发挥“定向、定级、定标”的作用。体现“学教评一体化”的理念也是此次活动众多课例的亮点之一。如周华章老师从常规指标和特别指标两个维度设计了评价量表,并以四个星级区分其水平层次。引导学生用量表评价初稿的水平表现;在剖析三篇例文时,提醒学生以量表为标尺一一评判;在布置升格初稿的作业时再次提醒学生以量表为依据。通过示范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评价的方法,进而学会互评和自评。整堂课学教评一体化,训练过程充分而扎实,教学效果很好。
语文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以读促写”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通过读写迁移、读写一体,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化。[3]本文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提出“研读教材,系统观照,构建读写融合序列——切合主题,整合单元,开展专题写作训练——精读文本,由读向写,习得多种写作技法”的以读促写策略,对“以读促写”进行实践探索,使阅读和写作相得益彰,互融共生,从而提高学生记叙类文本的閱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庄再陆.核心素养观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优化策略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13).0D652B42-827B-41D2-B201-DEBB6A42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