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022-07-05朱萍
朱萍
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指南》明确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一、学生有良好习惯是好学校的标识
在基础教育领域,什么样的学校才是一所好的学校?观察的著力点不一样,回答的标准也就不一样。从显性的角度观察,有“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物品摆放规范有序;师生动作动静分明,做到令行禁止;师生待人热情友善,教师言谈举止文明、有修养;教学行为规范有序,课堂教学简约而灵动;班级文化特色鲜明,学校‘三风’优良,校园绿化美化精致有美感。”有这些特点的学校基本上就是一所好学校。而这些特点反映的就是一所学校的行为文化,彰显的是一所学校群体和个体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入这样的学校,你不认识的教师会微笑对你说一句“您好”,学生会恭敬地问候一声“老师,您好”,师生上下楼梯靠右有序而行,地面不见垃圾,教师衣着规范而不失时尚……让人感觉到的是师生的文明礼貌、温馨的人文情怀、高素质的修养与品行。这样的学校才是有温度的学校,师生才会有幸福感、归属感。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不仅要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还要作为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来抓。
二、构建标准,统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关键要有标准,要常抓不懈,核心是育心育行,目标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成为有高尚情操的时代新人。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原有的行为习惯基础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制定本校学生的行为规范,如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制定本校学生行为规范,首先,要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归纳,找到本校学生行为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好的方面;其次,要深刻学习、领悟上级的文件精神,明确如何抓结合、建载体;第三,解决好现有问题,有针对性地拟定本校学生行为规范,并召开家长、教师、学生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注意:形成的行为规范,一是不能与法律法规、上级文件、公序良俗有冲突;二是要与学校的“三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三是要有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评价性。
学校制定的学生行为规范一般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校内行为规范,二是家庭行为规范,三是社会行为规范。每一个规范下可设子项目,突出重点,如校内行为规范,根据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可分为若干项行为规范要求,包括课堂行为规范、宿舍行为规范、食堂就餐行为规范、实验操作行为规范等等。
制定出行为规范后,要强化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知和识记。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升华,学生只有记住行为规范的内容,才能内化于心,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方面可将本校学生行为规范编成歌谣,便于学生识记;另一方面,在开学或期中进行行为规范的测试、演讲、征文等活动,让行为规范的内容入心入脑。
三、构建有效管理机制,保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持续发展、内涵发展、均衡发展
德育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相互运作,有机统一。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发展战略的必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一般需构建管理机制有效推进。一是实行由校长(书记)“一把手”负责,政教处(德育室)牵头,共青团或少先队协助,以班级为单位,教职工参与的全员育人和家庭、社会、学校联手育人的德育运行机制。二是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明确校长(书记)、政教处(德育室)、学生会、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职工、家长和学生的责任。三是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礼仪之星”等创建活动,促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发展。在检查考核中形成“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的检查考核评价机制,通过检查促进创建工作的开展。四是通过“好家风、优秀家长”的评比,促进学生家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五是争取社会资源支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如邀请有关部门到校举办法制、社会道德规范、交通安全、延安精神进校园等专题讲座。六是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培养教职工具有良好的职业礼仪,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抓实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形成的,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延续性等特点。这就需要抓实常规教育,在点滴的积累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1.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因此,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并且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学习训练,并经过90天的重复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次说教、一次训练是不能形成一个固定习惯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多次纠正、多次提醒,才能成为习惯定势。有的学校把开学的前两个月作为行为习惯养成月,有的小学一年级开学上课时一个教师在讲台上授课,一个教师在学生中间不停纠正学生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持续时间长达一两个月,就是为了在反复训练中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2.家校互通,取长补短,共同督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家庭教养的方式不同,学生的习惯存在着个体差异。学生家长的支持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力量。一是向家长宣传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和学校的要求,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二是明确学生在家应养成的行为习惯,要求家长监督落实。三是组织学校向家长的开放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包括走进教室听课或参与社会活动等,家长在活动中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看到其他同龄孩子的发展水平。通过家校交流,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具体表现,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家长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明白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配合学校督促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3.整体构建,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人的成长是有关键期的,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也是有内在规律的。同时,人的发展又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整体构建,重点突破,就是根据人的成长规律,有效衔接幼儿园、小学(低段、高段)、初中、高中各阶段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到低一级学段为高一级学段奠基。如:幼儿园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小学低段(一至三年级)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基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小学高段(四至六年级)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基本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初中养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基本的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高中养成自立、自主、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即学会自我管理,具有基本的社会独立能力。
4.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推行师生作品上墙,精心布置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持续以“文明班级”“行为习惯养成示范班”“礼仪之星”等创建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三是进一步推进文明宿舍建设、文明就餐管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四是通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的节日” “日行一善”“中华经典诵读”“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进校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五是加强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习惯。
5.开发校本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度最大的作用是“教化”,而实践活动的作用是“育化”。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学科教育以明确的任务、有序的组织、适切的实施、可靠的检测,保证其高效有序的进行。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开发,就是将以往的德育活动组织上升到课程开发,有助于解决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发挥实践活动的“育化”作用,推进德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德育工作的真正落实和进一步深化,必须在课程化建设上下功夫。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方面,一些学校作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学生礼仪基础知识读本》《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学生》等,通过课程教学,有力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