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的理解
2022-07-04胡承钧
胡承钧
一年又一年,每逢新春佳节来临,人们听到和看到最多的当数“福”字。亲朋好友见面,免不了道声“福”;寄递贺卡或发送微信祝语的时候,免不了祝个“福”;就连家家户户贴春联时,也喜欢在门楣、庭院墙壁、水缸、橱柜等处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祈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福满门庭。有趣的是,人们在贴“福”字时,还特意把“福”字倒过来贴,取其“福到了”的吉意。人们说福、道福,不仅是一种传统民俗,更是一种对吉祥安康的企盼,也是讴歌友情、问候亲朋的美好祝愿。
也许,有人要问:什么叫“福”呢?
对“福”的理解,因人而异,随境而迁。没有解决温饱的人们,把吃饱穿暖视为福;丰衣足食的人家,以儿孙满堂、岁岁平安为福;而达官贵人,则认为光宗耀祖、娶妻荫子为大福。在古人眼里,“福”字一边为“一口田”,耕者有其田,乃天赐之福。但亦有古人云:“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在这里,古人的“福”表明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是丰富精神世界的美好愿望。我想,这种对“福”的理解与追求可视为一种高尚的境界,是我们民族一种传统美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福”的理解与追求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它应该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完美统一。很显然,这个“福”的内涵,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缺吃少穿那是无“福”可言了。
然而,在人们物质生活有了明显改观的情况下,有些人对“福”的理解和追求却发生了偏差。他们过分夸大物质生活在幸福内涵中的分量,忽略和贬低幸福的其他要义。有人贪得无厌千方百计追求个人物质享受,以铺张浪费和奢侈豪华为荣,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人格和良心。同样,有的人虽有优越的条件,却甘于清贫,乐于奉献,这当中的差异,皆出于对“福”的理解不同,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不同。
不过,我要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把幸福与平凡联系在一起,以自己辛勤的劳动自食其力,生活看似平凡,却又无不充满爱意和温馨,他们的物质生活虽不阔绰,但也温饱有余,而且道德高尚、精神愉快,难道这不算是福吗?我认为,这种生活才是最美满最实际的福啊!因为,人生在世除了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清清白白,坦坦荡荡,白天吃得下饭,晚上睡得着觉,力所能及地做些自己喜欢而有益于他人的事情,这就很好。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福,我们享受不了,而且也不见得是什么福。
在每一个新的年轮之始,我们在尽情迎春纳福的时候,应该赋予“福”字以更深刻、隽永的内涵。于是,我想套用古人之言,对“福”作這样的解释:事业有成谓之福,乐于助人谓之福,受人敬重与称道谓之福,平安无灾、家庭和睦谓之福,不自寻烦恼谓之福,有朋友常提携相帮谓之福。倘若如此,那你可以自信地说:“我有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