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日下的石臼湖

2022-07-04俞建设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9期
关键词:石臼寺庙渔民

俞建设

很久没去看石臼湖,它是我家乡一个颇有名气的湖。以前我偶尔骑自行车去石臼湖边玩耍,一来为了健身,二来为了观赏景色,有时还陪朋友去看天鹅。

现在石臼湖经过政府打造,景色优美,今非昔比了。

傍晚时分,夕阳挂在西山头上,我碾碎落霞来到石臼湖大堤,沥青路两旁增添了护栏。护栏下面种植各种各样的花卉和常青树,许多人在堤埂上观赏风景。有些人在采撷杨梅,听他们说回家制成杨梅酒。

我站在大堤上眺望远方,想起李白的诗:“湖与元气通,风波浩难止。”你看,湖面上雾气浓重,烟波浩渺。只听得到湖水拍打的声音,浪花吻着浪花,后浪轻拍前浪,浩浩荡荡,你追我赶地向堤岸袭来。

湖中的灰堆山、蛇山、龟山影影绰绰,它们的故事在当地应该家喻户晓了。传说石家庄有位石员外生了三个儿子,老三石臼救下一条鲤鱼,成就一桩婚事。龙女嫁给了石臼,湖中的小山是龙女日积月累生火做饭倒灰形成的,故名灰堆山。灰堆山有一个神奇的景观,每年涨水时灰堆山浮在水面像一只巨轮。枯水期静静地卧在湖底,像一只甲虫一动不动。我出于好奇在涨潮与枯水的时候,两次跑去验证,正如人们所说。

湖是以石臼的名字命名作纪念的,一场龟蛇之战,使双方战死化作两座山头,这便是龟、蛇两山。石臼湖上空几只白色的飞鸟在盘旋。它们近期里不能追逐桅杆飞翔了。十年禁湖,渔民们的渔网束之高阁,再也不能晾晒湖边,只能对月遐想。

但是和凤镇人民政府为了搞活经济,围绕石臼湖开展文化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捕捞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拉动了经济增长。

捕捞节那天,湖岸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指定的湖面上渔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捕鱼,大家齐心协力地拉着渔网,很快一担担鱼虾便挑上岸来。人们争先恐后地聚拢观看,连舞台上精彩纷呈的节目也不看了,直到一条头鱼抬上舞台,人们的目光重新转移到舞台之上。

昔日石臼湖边,渔民们天不亮就下湖捕鱼了,一些鱼贩子披着晨曦早早地等候在湖堤之上。赶湖的渔民满载而归后,鱼贩子以廉价购买鱼虾,做完交易,去集市,走村穿巷。

“卖鱼喽。新鲜的鱼,快来买呀!”声声吆喝时起时伏。

小时候,我们一帮小伙伴有时跟在卖鱼人的屁股后面看热闹。现在想起那时的情景,我不知道是那个时候生活贫穷,还是缺少文化艺术的活动。

想着想着顺着湖堤来到凤栖山,满山的苍松翠竹郁郁葱葱,荫翳蔽日。林间小道上松风习习,顿觉阴凉之气扑面而来。忽然想起武孔墙《登凤栖山》“石湖南岸岭如拳,种竹周围不辨天。一榻竹风兼竹韵,盈眸湖水共湖烟”的深远意境。抬头一眼看见象教寺。寺中没有僧侣,只是村中几个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值班。我和几位朋友在寺庙里看到一些虔诚的香客,她们跪在菩萨面前,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磕头,一边祷告。她们祈求菩萨显灵,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人人健康,生活幸福美满。

走出寺庙偏门,旁边一棵上百年的白果树直插云天。溧水区人民政府在树上嵌上牌子,标明树龄。時值金秋十月,树下的草坪上落满白果,几位朋友弯腰捡拾起来。我径直走出寺庙,站在山顶遥望石臼湖的辽阔。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石臼湖边的人们,真是有福泽的人,要山得山,要水得水。如此山清水秀的地方,如果我是一位画家,一定会浓墨重彩把这个人间仙境画成巨幅保留下来。

从前古老的石臼湖,今天成了一条绚丽的风光带。远处的村落红墙绿瓦,小楼参差林立。还有几缕炊烟袅袅升起,伴着晚霞飘向远方。饭后的人们行走在石臼湖边,三三两两,边说边笑。还有一群妇女跳起广场舞,音响里的歌声响彻石臼湖的上空。

站在石臼湖畔,领略到美不胜收的大自然风光,眼前的湖光山色令我陶醉。西边的太阳快要下山了,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骑上自行车行走在暮色之中。石臼湖,我还会来的。

猜你喜欢

石臼寺庙渔民
惜物惜福
惜物即惜福
神奇的鼠尾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石臼坨凸起中段东斜坡明化镇组“脊、圈、砂”控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