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再别康桥》观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2022-07-04董兴华

青年文学家 2022年24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康桥罗素

董兴华

离别之情是人类众多情感中一种真切普遍的情愫,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作为一首现代离别诗,《再别康桥》开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就借用轻松的语言来承载离别不舍的沉重心情。诗人的情感如云一般缥缈在空中,优美的旋律,显示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诗人将告别对象由常规的人转向自然景物,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文中间几节以极其优美、明丽而又哀婉的笔调抒写了徐志摩对康桥无限的欢喜和眷恋之情。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收尾呼应,诗人以重复的笔墨再次情绪洒脱地表达了对承载他美好青春岁月的母校依依不舍之情。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的所在地,也是英国文化、学术的孕育地。英国求学生涯成为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桥秀丽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徐志摩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这里,徐志摩形成了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情结”。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绝不是简单地对母校的怀念与不舍,他对康桥除了深沉的爱恋外更有无尽的感激与感恩,因为是康桥唤醒了徐志摩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使其更加执着地追求美,饱含热情地亲近大自然,更加坚定了对爱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自信和果敢,也使得他对林徽因的爱慕更加的狂热和浓烈。但是,这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那段青春的岁月,那段满载理想与自由的时光,那段无果的爱情……这一切让诗人魂牵梦萦,形成了深入骨血的“康桥情结”。

一、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康桥,徐志摩结识了影响他一生,并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位女性—林徽因。1921年,林徽因跟随当时担任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的父亲林长民居住在伦敦。林长民经常在家里举办下午茶话会,其间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就包括徐志摩。林长民被徐志摩英俊的相貌、潇洒的气度、非凡的才華所吸引,很快两人就成了忘年之交,到了几乎无话不谈的地步。在林家的下午茶话会上,徐志摩总会看到一个梳着长长辫子的女孩儿,她有时为客人们端送茶点,是那样的活泼、灵动;有时静静地坐着听他们谈话,又是那样的娴静、温婉。她的俏丽活泼,她的聪明睿智,一下就吸引了徐志摩。随着来往次数的增加,两人交谈的内容越来越广。他惊讶于这个美丽、聪慧的少女,她不仅举止大方,还对英国文学有这么多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林徽因身上既具有大家闺秀那种幽娴贞静的传统风韵,又有现代女性那种活泼、大方的气质,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而这正是徐志摩心目中完美女子的形象。此时的徐志摩虽然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但是他对这段父母安排的婚姻,感到十分的痛苦。虽然他的妻子张幼仪端庄善良、勤俭持家,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一切美德,但他对她却没有爱情。徐志摩作为一个拥有浪漫情怀的文人,他需要一个灵魂伴侣。与林徽因的相遇,使私藏在徐志摩心里多年的情感,突然之间找到了出口。因此,他像着了魔一般地陷入了爱河之中,从此无法自拔。

年仅16岁的林徽因正值青春萌动时期,她一下子就被徐志摩那俊逸的相貌、热烈的目光、潇洒的笑容迷住了,尤其是他那种诗人的才情,让她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爱情,什么是浪漫。两人虽然学的是不同的专业,但两人都热爱文学、诗歌,这便是他们爱情开始的谈资。

林徽因虽然年岁不大却因自身家庭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冷静自持、理性果断的性格。在和徐志摩不断的交往中,她知道徐志摩在家乡还有一位他并不爱恋的妻子,这使得林徽因很痛苦,但她的理性告诉她必须结束这一切,因为她从没有破坏别人家庭的打算。父亲和生母的婚姻,使她对自己的婚姻更加的理性和沉着,也许是内心深处的那一份对婚姻的不安全感,让她更加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不该去碰什么,哪怕爱得热情似火,但同样也能在关键时刻熄灭自己内心的那盏灯。所以,她面对热情如火的徐志摩,即便内心有万般心动,最后依然选择守住自己的底线,与徐志摩不辞而别,独自回国了。

从那个时期他们两人来往的信件和诗歌中可以看出,他们曾经都对对方产生过感情,但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感情。徐志摩的感情来得迅疾而猛烈,徐志摩认为他对林徽因的追求是对爱、美及自由的最高体现,这是他性灵觉醒的结果。因此,他出于道德的勇敢,大胆地表达了这种情感,甚至为了获得自己的真爱,毅然决然地与张幼仪结束了这段无爱的婚姻。然而,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感情于此并不完全相同。她爱徐志摩广博的见识、独立的见解、奔放的性格、坦荡率真的为人。她感谢徐志摩为她打开了心灵和生活的空间,她的精神在这种交流中得到了舒展和升华。但是林徽因后来自己也曾说过,年仅16岁的她,还分不太清对徐志摩的感情里,有多少是友情,多少是异性间的倾慕。

这段无果的爱恋,成了徐志摩终生的遗憾,也成了他内心深处永久的“美梦”。《再别康桥》中,诗人在夕阳中作别“金柳”,仿佛就是在和他心目中的“新娘”—林徽因告别,诗人所描绘的那幅“撑篙漫溯寻梦图”正是他对这段往昔时光的追忆与留恋。

二、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在康桥,徐志摩与英国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文学家狄更生结为挚友,这两位伟人的思想价值理念对徐志摩自由思想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1918年,21岁的徐志摩在父亲的安排下,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银行学。在这期间,他对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非常关注,阅读了罗素的大量作品,他被罗素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深深吸引,对他不顾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坚持自己主张的精神,更是十分崇敬。当时,徐志摩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感到十分厌倦。于是,他改变了在美国留学读博的初衷,决定要去英国剑桥大学拜罗素为师。1920年,徐志摩结束了美国的学业,漂洋过海来到了英国伦敦,遗憾的是罗素已被剑桥大学(当时是康桥大学)辞退而离开了英国。1921年罗素回国后,徐志摩终于在伦敦见到了崇拜已久的罗素,两人开始了密切的交往。罗素对徐志摩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虽然他没有直接造就徐志摩成为诗人、文人,但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文体风格都留下了明显的“罗式”痕迹。初出国门的徐志摩,文风还是典型的梁启超式的,行文用字颇显中国古典特色,笔锋犀利,言辞慷慨激昂。可是从英美留学归国后,尤其是在英国回来以后,他的文风突变,情趣幽默,平白自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罗素的文风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接受并推崇罗素尊崇的人道和平,提倡创造,反对压抑天性的思想。此外,在个人气质塑造、婚恋态度上,徐志摩都深受其影响。

徐志摩滞留伦敦期间,通过林长民的介绍,结识了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执教的狄更生。她也是徐志摩到英国后结交的第一位美国学者。徐志摩错过了当年报到入学的时限,正是通过狄更生的建议和推荐,他才能以特别生的资格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作为大文学家的狄更生,她看到徐志摩浑身都散发着诗人的气质,于是她劝说徐志摩闲暇之余一定多拜读一些英国著名诗人、作家的作品。徐志摩在康桥的日子里,学到了很多西方文化,出于自觉的喜爱以及好友狄更生的劝说,凡是大家名作,他都拜读过,如莎士比亚、济慈、拜伦、雪莱、哈代、王尔德、威尔斯等的作品。他深深受到了西方唯美浪漫主义的影响,骨子里带有的浪漫主义的灵性得到了启发,从此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他后来也成了浪漫主义诗人。

狄更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她时常自诩为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嗤之以鼻,这一点与徐志摩的政治思想主张不谋而合。此外,狄更生对中国的热爱,促成了她和徐志摩的君子之交,虽然二人相差35岁,但他们依然结下了深厚的忘年情谊。在狄更生的介绍下,徐志摩也结识了新派画家傅来义,认识傅来义使得徐志摩大大提高了现代审美能力,懂得欣赏新派画家毕加索等的艺术,后来又有机会结识英国的另一位著名作家嘉本特,这些人毫无疑问都对徐志摩诗作产生过影响。徐志摩到剑桥后,虽然不常见到狄更生,但他们的密切交往却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梁锡华在《徐志摩新传》中引述了与狄更生同一时代的英国学者的回忆:“每当狄更生在皇家学院时,徐志摩就常在狄更生的套房内闲坐聊天;但狄更生在欧陆的时候也不少,当她不在时,徐志摩有时仍然会到她的宿舍,坐在房门口凝思。”可见,徐志摩对狄更生感情之深厚。徐志摩结束剑桥学习生活回国时,特意请画家弗赖画了一幅狄更生的肖像留作纪念。

三、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织的地方

算上康桥留学经历,徐志摩曾三次访英来到剑桥大学,在离别时,两次作诗、一次作散文与康桥告别。可见,康桥之于徐志摩而言更似一个精神家园,他自己也把康桥评价为“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1922年,徐志摩结束康桥求学生活,回国前夕写了《康桥再会罢》。徐志摩本也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来到伦敦,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特征点燃了诗人那久寻而不得的,自由自在的理想情怀。1925年,徐志摩再次访英,基于先前对康桥的情感,此次他对康桥的感情更是深入佳境,甚至感慨道:“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离别时写下了著名的文化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徐志摩最后一次来英国,归途中情之所至,写下了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诗歌选取了“云彩”“金柳”“青荇”等一系列典雅柔美、极富文化传统内涵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依恋、眷念和痴情的美、爱与理想的珍视和告别。诗人曾说他在24岁以前对诗的兴味远不如对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他的性灵,唤醒了他成为诗人的天命。他曾在《吸烟与文化(牛津)》中写道:“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康桥及康桥周边的一切都成了他的至爱,康桥激发了他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胡适曾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而这种理想主义人生观的形成就是康桥培育的。

徐志摩在康桥邂逅了爱情,林徽因的出现彻底激发了徐志摩内心深处对纯真爱恋的向往。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徐志摩,一下子就投入到这场爱恋之中,甚至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爱,面对来自家里和社会的巨大的压力,坚决和没有爱情的妻子张幼仪离了婚,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收获这段爱恋。徐志摩对理想爱情追求失败后,出于无法忍受内心忧郁和痛苦的煎熬,开始笃爱大自然,并主动而自觉地到自然万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他漫游于农庄村野,回溯于康河秋波。他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陶冶在大自然的美中,发现了人的性灵,并借善于感慨的心,1921年11月,24岁的徐志摩创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正式的诗歌—《草上的露珠儿》。从这首意蕴丰富的诗中,我们看到徐志摩开始把自己定位为诗人,一位拥有远大志向、高拔格调等文学气息的诗人。多年之后,徐志摩回首往昔,追忆自己的剑桥岁月和其间的人与事时曾感慨:在这里,他失去了林徽因,他沉浸于自然风光,他诗歌的羽翼日渐丰满……今昔之别,由兹而始。在度过了这段恣意潇洒的时光后,徐志摩发现自己已然脱胎换骨,因为奇妙的艺术力量在他心中蓬勃生长。长期以来,他一直活在父母的期待里,即自己会成为一名经济学家,接手家族的產业,而现在,他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成为一名诗人。

康桥,自由的学术氛围,浪漫的生活情调,高尚道德的熏染,丰富的感情生活,让徐志摩产生了写诗的冲动。至此,康桥完成了对徐志摩的塑造,使他成了一个真正地对“爱、自由与美”执着追求的理想主义者和诗人。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康桥罗素
罗素悖论
《再别康桥》的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雨巷诗人”与“康桥诗人”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郑州康桥悦蓉园新中式院墅
罗素的亲知理论解析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