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苏南地区工业村空间优化对策

2022-07-04司慧娟刘燕王曼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乡村振兴

司慧娟 刘燕 王曼

摘 要 乡村空间是乡村发展的载体,从空间优化调控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苏南地区工业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回顾苏南地区工业村空间形态变迁历程、剖析工业村空间布局和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规划先行、产业先导、乡风治理、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优化乡村空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村;空间优化;乡村振兴;苏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48

针对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带来的乡村衰落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对乡村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江苏省苏州市的乡村空间具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属性。自古苏州市就有“江南水乡”的美名,乡村聚落高度分散并沿河布局的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自然空间格局。同时,苏南模式乡镇工业化发展推动着苏州市乡村国土空间经历了向生产功能变迁、空间形态演化、社会文化结构转型共同推动形成的空间演进,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水、田、湖、村”的自然空间肌理、“粉墙黛瓦”的传统民居风貌、乡村工业的发展积累,是苏州市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空间开发强度增大、生态宜居性降低、乡村风貌格局割裂等一系列问题并存。在保护传统自然山水风貌格局与特色文化脉络的同时,保障宜居空间与宜业空间,是苏州市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现实路径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上关于乡村空间的研究缘起于城市化发展引起的乡村衰落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化与逆城市化阶段后,针对乡村衰落提出了乡村发展的解决方案。我国学者对乡村空间的关注也是伴随着农村空心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及“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而逐步升温。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及国土空间规划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背景下,关于乡村空间治理、乡村空间优化、乡村空间重构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形成了丰富的成果。理论研究缘起乡村空间发展的实际问题与客观现实需求,又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因此,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空间优化来支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既有学术研究价值,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1 苏南地区工业村空间现状及变迁历程

苏南地区自古便是中国富庶之地,雄厚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基础及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使苏南乡村成为中国乡村发展变革的先驱。在经历了土地制度改革、乡村就地工业化、快速城镇化及外来资本等不同阶段的复合因素驱动下,苏南地区形成了量大面广的工业村[1-3]。这些以“工业经济和产业空间主导”为典型特征的工业村是苏南地区乡村工业化的缩影,也是诸多发达地区乡村演化的典型模式。在快速工业化推动经济得以高速增长的同时,苏南地区乡村空间普遍存在空间发展潜力不足、空间结构单一、用地布局分散、乡土风貌缺失、环境污染加剧、公共服务配置缺位等问题。在当前乡村振兴导向下,这些工业村发展面临着空间、环境、社会等诸多挑战,成为推进苏南乡村转型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区域[4]。

乡村空间形态变迁是乡村发展转型的投影,要考察乡村空间演变,必须将其置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回顾苏南地区的乡村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5]。1)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南乡村开启以集体企业为主的乡村就地工业化“苏南模式”。该时期大量非涉农工业涌入乡村,占据乡村产业的主导地位,乡村空间主导功能与空间形态由农业生产向“生活居住+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转变。2)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经营理念的强化,驱动外来资本涌入乡村,乡村工业区呈规模化发展,乡村工业空间快速扩张,且“苏南模式”下工业产业非涉农化严重,以金属加工业、电器设备制造为典型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农耕模式逐渐削弱。3)2004年以来,在政府主导“三集中”(民居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工业区集中、农业向规模化集中)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居住空间缩减,各类工业区、工业集中小区增多,乡村工业空间成为乡村空间的主体要素。

2 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

苏南乡村工业化在改变乡村经济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同时,催生着乡村社会结构的演变,而社会结构的转变又引发空间结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通过对苏南地区工业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存在以下空间利用问题。

2.1 厂居混杂,空间效率不高

以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石庄村为例,该村紧邻市区,交通区位优越,经历了多年乡村工业化发展,如今村里遍布工业集中小区,5 km2的村域面积内共有7个工业小区,容纳了317家工廠,其中年产值在2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3家。该村工业小区众多,企业厂房与农民住房插花布局,布局极为分散。工业小区内以单层厂房为主,企业占地较大,对土地的利用效率较低,不仅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影响,而且对农业生产造成挤出效应,农业空间缩减。

2.2 工业主导,生态宜居度低

区内入驻企业数量较多,厂房与民居彼此相邻,且与民居缺少间隔,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水、废气等污染物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同时,村中小作坊式工厂较多,厂房难拆除,给村容环境和人们生活造成了压力,整体生态环境的宜居度极低。

2.3 村容村貌差,生态环境压力大

石庄村外来务工人口较多,2019年数据显示,该村户籍人口仅2 568人,登记外来人口高达9 878人。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强,一般通过租赁村民自建房生活,对村内环境和设施缺乏爱惜和保护意识,村内公共广场健身设施和民居院内随处可见晾晒衣物和堆放杂物,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出租房违规建设多,人口密度和住房密度大,乱搭乱建现象突出,造成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市政规划建设以人口规模为依据,而外来流动人口过高,导致村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压力过大,村中停车位、垃圾站、卫生所等公共设施极为缺乏,因此环境卫生形象难以得到提升。市政设施老旧,村中生活污水、雨水排放的地下管道不完善,影响雨污分开排放;村民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河道污染严重。

2.4 建筑品质不高,乡村风貌割裂

目前将自建房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在经济上对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品质较差的老旧民房出租价格低,更易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租赁,村民维护和改善建筑品质的意愿不强,墙面脱落、脏乱差的普通民房和白墙黑瓦、整洁光亮的传统苏式民居相邻而立,形成强烈反差。同时,工业空间挤占了大量的农田生产空间,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缺失,苏南地区乡村特色和文化价值受损。

3 对策建议

3.1 规划先行,统筹优化村庄布局和公共设施

1)以“城乡融合”引领乡村城镇化。苏南地区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地区,目前其城镇化率与德国水平相当,且城镇化和工业化仍处于快速发展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作为发展空间,这将使得乡村空间和农业空间不可避免地被挤压。此外,随着城镇化和产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还会有大量农村人口继续流入城镇,部分村庄的消失不可避免。但作为人口净流入的苏南地区,会有大量外来人口选择在乡村地区租居。目前石庄村的外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已高达75%,因此,未来应发展城乡一体、以城带村、以村促城,集约高效、低碳生态、和谐优美的乡村城镇化发展道路。2)系统规划,有序推进搬迁社区建设。根据苏州市乡村振兴规划,石庄村被规划为搬迁撤并类村庄,为工业化发展腾出空间。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应有序引导并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依托正在开展的乡村空间规划,重新规划统筹公共服务设施,确保集中居住后群众的住房条件、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和文明程度有显著提升,真正让农民过上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城镇生活。3)优化现有工业小区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推进现代标准化厂房建设,对老旧工业小区进行集中改造,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同时开展绿色工业小区建设,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周边居民的干扰。

3.2 产业先导,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核心动力。据了解,自建房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是工业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依靠租房收入,难以富民强民,必须加强产业发展,科学布局一二三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村民产业技术培训,融合村庄现有产业发展。从该村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三大产业发展均面临着现实难题。1)农业空间被挤压,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础资源,耕地和农用地被工业空间挤压,失去了发展农业的基础。2)该村的工业集中小区数量众多,但屬于村集体经济的工业小区只有1个,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3)现有第三产业类型主要为工业厂房、民居房的租赁,金融服务、贸易、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较慢。未来应联合政府、苏州职业院校和村内工业小区,合作开展村民工业技术技能培训,采取创新分工合作模式,以“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入现有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3.3 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改善乡村风貌

1)要注重培养村民新时代文明意识。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受益者。要提高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水平,培养村民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让村民树立起自觉保护环境、爱护村内设施的意识,不断提升村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近年来,苏州市以美丽村庄建设为抓手,开展一系列清理整顿活动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乡村面貌得以改善,但长久以来形成的旧俗难以产生质的改变。一旦管控措施放松,“脏、乱、差”现象便会重现。针对村中生活环境差的情况,建议多鼓励居民自发维护环境卫生,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并建造垃圾分类站。2)加强企业协调,发挥共同管护作用。违规搭建多、村容村貌差,与外来人口难以管理有直接关系。考虑到居民大多数是外来租户,缺乏积极性,因此村委应积极协调企业管理层,必要时借助上级行政力量,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监督。工厂的环境脏乱差、雨污分流、河道管护、环境卫生、村庄风貌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人员进行监督和监管,应与上级部门积极协调,将企业纳入共同管护的职责范围内。工厂管理人员应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监督机制,除了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厂内管护情况进行管理监督,对厂外日常生活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也应进行有效的宣传和鼓励。对于村中的违章建筑要加强管理,加大对违规搭建行为的处罚力度。3)重塑空间风貌,延续乡土特色。通过规划管控严控工业小区的建筑面积等指标;整改原有的工业建筑,使之与周边乡村自然环境相协调;从建筑风格、选材、立面色彩入手,新建厂房、建筑构筑物风格上应避免带有过重的工业化气息;村民自建房选材和建筑风格尽量本土化,将苏南特色融入空间。

3.4 倡导绿色发展,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要以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推动乡村产业实行生态化发展和绿色发展,对现有的污染、高耗、低效的乡村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和改造,发展绿色、低耗、高效产业。针对工业村内生产企业不按规定排放废水、废气和废物的问题,要加大管理和惩治力度,对于污染物处置不达标、制度体系不健全、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应采取严肃有力措施进行处置或清退;继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聚焦雨污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环节,建设绿色村庄和清洁村庄。

参考文献:

[1] 屠黄桔,王影影.产业融合视角下苏南乡村工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8,5(10):129-133.

[2] 王勇,李广斌,王传海.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及规划应对[J].规划师,2012,28(4):110-114.

[3] 王兴平,涂志华,戎一翎.改革驱动下苏南乡村空间与规划转型初探[J].城市规划,2011,35(5):56-61.

[4] 雷诚,葛思蒙,范凌云.苏南“工业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9(7):16-25.

[5] 王勇,李广斌.苏南乡村聚落功能三次转型及其空间形态重构:以苏州为例[J].城市规划,2011,35(7):54-60.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乡村振兴
“草根”组织参与苏南地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苏南地区社区、学校成人教育资源现状调查与整合研究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