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业预警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基于广西6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文本分析

2022-07-04张影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业预警学院

张影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教务处, 广西 桂林 541004)

1 问题的提出

提高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再向普及化阶段过渡所面临的共同挑战,“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界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进入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生源质量呈现整体下滑趋势。学生在学业基础、学习能力、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因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较差,在大学期间过度放纵自我,最终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学业[1]。2018年6月,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高校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可选择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2]。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决心全面扭转大学“严进宽出”的现象,强调“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3]。2019年9月,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明确指出,要“严格学分质量要求,建立学业预警、淘汰机制”[4]。为了能够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业预警制度引起了更多高校教学管理者的关注,尤其受到生源质量欠佳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的重视。根据教育部有关制度文件精神,高校陆续制定了学业预警实施办法,成为规范开展学业预警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学业预警实施办法是各高校落实教育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做法,但如果学业预警制度仅仅局限于发现学习出现困难和问题的学生,而未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将难以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教育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要求。基于此,本研究从高校学业预警制度“实然”层面出发,将视角聚焦于6所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业预警实施办法,通过对其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业预警制度构建上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以期对进一步完善学业预警制度,提升预警工作实效有所裨益。

2 研究设计

2.1 文本选择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出现的生源质量和类型变化,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许多高校陆续出台了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措施。本研究选取了广西6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制度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讨,6所院校均出台了学业预警实施办法或工作细则(如表1)。选取院校中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学校性质涉及综合、理工、师范、财经、艺术五类,以此6所院校为例对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行学业预警制度做深入了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选取高校学业预警制度文件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制度文件内部通常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5],研究时可通过一定的分析框架将其拆分为合适的分析单元进行分析。经过对广西6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业预警制度文件的初步整理,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性,文本主要包含了制定出发点及依据、制度定位、适用范围、时间安排、预警内容、处理程序、其他相关内容等。本研究将选取时间安排、预警内容、处理程序、其他相关内容4个维度作为分析框架(见表2),重点关注学业预警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对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展开定性分析,尽量客观、全面呈现各高校学业预警制度建构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表2 学业预警制度的文本结构分析框架

3 研究发现

3.1 基本情况描述

整体而言,所选取各高校均积极贯彻落实了国家相关意见和通知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文本,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从具体文本内容上看,选取高校学业预警制度基本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3.1.1 时间安排

本研究的学业预警时间安排维度是指高校收集学生学业信息,进行审核、统计,对符合相应预警条件的学生提出学业预警的时间。根据所选取院校学业预警制度中对于预警时间的不同安排,可大致分为“单时段”“双时段”和“多时段”三种类型。“单时段”是指每学期只安排一次统计学生学业信息的时间,对达到预警标准的学生给予学业预警;“双时段”是指一学期内在期初和期末分别安排学业预警统计;“多时段”是指学校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时间段统计学生学业信息进行学业预警,而是随时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和表现,对出现异常情况的学生提出即时预警。通过对6所院校的文本分析发现,“多时段”和“双时段”各有1所院校,“单时段”有4所院校(见表3)。进一步分析“单时段”的4所院校,在时间安排的详略上又存在差异。例如,贺州学院和桂林旅游学院明确规定在每学期第1周启动学业预警审查,其中桂林旅游学院还对第1~3周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预警时间安排没有明确到具体周次,而是设定为每学期初。需要说明的是,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虽然安排了期初和期末两次预警的时间,但却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预警,实际上与单时段预警安排并无差异。

表3 选取高校学业预警制度时间安排

3.1.2 预警内容

在学业预警内容的设置上,6所高校也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学校是以学分作为标准划分学业预警等级,但在等级的具体划分上又有所区别。主要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统一标准型,即所有预警学生统一划定一个预警标准,无预警等级差别,如桂林旅游学院规定,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学期除外),每学期所修课程(不含通识教育选修课)获得的初修学分未达到应修课程(不含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数总的85%为学业预警对象。另一种可概括为分级标准型,即针对学业问题的严重程度设置了预警等级。等级划分学校间也有所不同,如南宁学院依据预警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二级预警和一级预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则分为三级预警、二级预警和一级预警;贺州学院对两级预警进行了具体命名,称之为学业预警和学业警告,并规定两次学业预警给予一次学业警告。

此外,也有个别学校是依据学业预警所涵盖的内容进行类型划分,这些内容涉及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如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将学生学业预警分为课程问题预警、学历学位问题预警、学籍问题预警三个类别;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分为重修预警、毕业预警、学位预警、退学预警。针对不同的预警类别,两所学院又设定了具体的标准。

3.1.3 处理程序

规范、明确的预警处理程序是确保预警制度得以落实的关键,通过对6所高校学业预警实施方案中工作程序的比较分析,发现基本包含了学生学业成绩统计核查、确定预警名单,向学生下达学业预警通知书,通知预警学生家长,与预警学生谈话并采取帮扶措施四个环节,不过各个髙校在不同环节的安排详略不一。如桂林旅游学院对预警学生的帮扶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落实帮扶措施的相关责任单位做了明确规定,并对帮扶过程进行了细化;贺州学院提到了在帮扶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通过与学生沟通,帮助其树立信心、增强学习主动性;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和南宁学院重视家长在学业预警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邀请家长面谈(或视频),提请他们关注学生,配合学校共同管理等措施。另外,有4所学校都提出了建立学生学业预警管理档案的措施。其中也有部分学校在一些处理程序的表述上过于简单,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

3.1.4 其他相关内容

制度是否真正落实并产生效果,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开展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工作。选取的6所院校中仅有3所提及了教务处会对二级学院学业预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其中桂林旅游学院提出对学业帮扶记录不完整、帮扶措施不到位、帮扶效果不理想的学院给予指正,并限期整改;贺州学院明确规定将学业警告工作状况和工作成效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选取院校中的大多数在学业预警制度文本最后部分还包含了一些附件内容,作为预警过程管理的存档材料。其中5所院校的附件基本都包含了学生预警通知书,部分院校还有预警学生谈话记录表。除此之外,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附件还包含学生帮扶计划表,学业预警学生家长通知单、家长谈话记录表,学生学业改进计划书、改进情况总结、帮扶情况总结等内容。

3.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广西6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业预警实施办法的梳理分析发现,各高校根据相关规定构建了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制度,在时间安排、预警内容、处理程序、其他相关内容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为学业预警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部分院校的学业预警实施办法仍有完善和优化的空间。

3.2.1 预警时间安排不合理

纵观6所院校制度文本,高校学业预警时间安排多集中在期末考试前或新学期开学1~2周内,这种由教务处或二级学院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统计、核查学生学业情况的做法,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学业预警,便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安排,但却不利于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可能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如果学业预警只是集中在某一个或两个时间段进行,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业中的异常情况,错失帮助学生摆脱学业困难,重拾学习信心的最佳时机。

3.2.2 预警指标内容不全面

各高校制定学业预警制度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及时发现可能或已经发生学习问题和学业困难的学生,对其提出警示。由此可见,学业预警的前提是能根据相应的指标准确鉴别出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目前,高校的学业预警制度多聚焦于不及格课程门数、不及格课程累计学分、必修课学分绩点等不同形式的学分预警指标,而缺乏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状况的指标,如课堂出勤状况、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级考试通过情况、日常行为等。现阶段我国高校多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业问题在学分上必然会有所体现,但如果仅以学分制作为唯一的评判指标,则难以实现 “事前预防型”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6]。

3.2.3 预警制度保障不健全

通过学业预警指标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只是学业预警制度的起点,而对预警学生实施帮扶才是最终的目的。学业预警与帮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务处、学工处、学生所在学院等部门,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并非只是一个部门的工作,通过制度规范各方责任能确保工作有效落实并有序推进。选取的6所高校中的大多数在学业预警制度文件中只提到了由二级学院采取相应措施对预警学生实施帮扶,而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二级学院的帮扶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和定期检查,实现持续跟踪反馈、定期评估帮扶效果、总结帮扶经验和对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

另外,高校预警信息化程度不高,暂未建立预警系统或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增加专门的学业预警模块,预警学生学业信息的统计和审核工作还需依靠教务处或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先从教务系统导出学生的修课记录,再根据学业预警标准进行核算后才能确定预警学生名单及相应的预警等级。部分学校根据预警等级的高低,对学生当前学期的选课做了限制,但是这些内容无法在教务系统中进行监控和管理,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达到预警级别的学生起到限制和警示作用,信息化技术保障条件有待提高。

3.2.4 预警工作人员不明确

目前高校参与学业预警和帮扶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教务处分管学籍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和二级学业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针对学业预警学生的谈话疏导工作多由辅导员承担。实际上,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心理方面的,也有专业认知和学习方法方面的。思想心理上的问题可以由辅导员通过正向地疏导逐渐化解,而专业认知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则需要专业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但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较少将专任教师纳入其中,没有建立固定的教师帮扶团队,并明确其在此项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这难免会使帮扶工作无法做到对症下药,起到应有的效果。

4 完善路径

4.1 建设全方位监控的预警平台

由文本分析可知,选取院校的学业预警工作多集中在开学初的一两周内,因为这个时间段学生上学期末考成绩已基本统计完成并录入系统,而大部分学校又是以不及格课程累计学分作为主要的预警指标,因此,将学业预警时间安排在学期初便于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学业预警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学业问题和困难进行的预判和警示,强调及时性[6]。如果只是为了操作和管理的方便,则无法实现及时预警,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大学生正处在逐步成熟的发展阶段,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学习、生活、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极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诱发心理障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出现学习问题前,在平时的行为中常常会流露出一些迹象,如学期初未及时报到注册,课堂出勤率偏低,迟到、早退现象严重,不提交作业、夜不归宿等。高校应搭建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部门联合的预警信息化平台,对学生行为进行全方位监控,收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相关数据,通过平台分析,对达到预警级别的学生,立即触发预警,将预警信息发送给相关部门。通过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行为,提前采取帮助措施加以预防,避免学生将要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学习困难。

4.2 健全预警工作的监督与反馈机制

有效的监督与反馈机制是促进学业预警工作有序开展的制度性保障,在对6选取高校制度分析后发现,高校制定的学业预警处理程序比较笼统,对涉及部门的职责缺乏清晰的界定,加之监督保障机制的缺失,在出现问题时容易产生责任推诿的现象,直接影响学业预警制度作用的发挥。教务处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部门,应在学业预警工作中承担监督职责,定期对实施预警与帮扶的二级学院开展监督与检查,对学业帮扶措施不到位、帮扶措施流于形式、帮扶效果不理想的二级学院给予指正,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加以复查。同时,教务处还可以联合参与学业预警的相关群体建立学业预警评价与反馈机制,采用线上线下灵活多样的信息反馈渠道,全方位的收集反馈信息,周期性跟踪学业预警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预警帮扶过程中的问题,为制度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供依据,提高预警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4.3 明确预警工作队伍人员构成

学业预警工作要想取得成效单单依靠少数个体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需要组建跨教学、学工多部门联动的学业预警及帮扶团队。如可组建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学术帮扶团队,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增强学习信心;组建以学习优秀生为主的朋辈学业帮扶团队,选拔学生中学习优秀者,与学习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加强朋辈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关怀,通过优秀者自身的示范和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7];组建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学业帮扶管理团队,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帮扶过程中教育管理和督促作用,加强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正向引导。通过组织和发挥校内不同教育主体的作用,形成预警与帮扶合力。与此同时,还要完善预警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调动其参与帮扶学业预警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持预警帮扶团队人员的稳定性,保证学业预警与帮扶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业预警学院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西行学院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