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2-07-04李霞
李 霞
(宁津县人民医院/高压氧科 山东 宁津 253400)
前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指患者吸入一氧化碳过多,引发全身或某个系统出现的不适症状。中毒后的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昏脑涨,如果吸入量过多,还可能会造成长时间昏迷或者死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会造成脑部神经和心脏系统的损伤,一旦中毒症状严重,还可能伤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机体多个内脏器官出现功能障碍[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程度的高低,与患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数量息息相关,当饱和度超过40%时,病人就会有强烈的恶心呕吐反应,伴随意识不清醒或昏迷等症状。再严重就会伤及脑部,肺部、心脏等关键部位,形成大脑及肺部水肿,呼吸困难、心肌受损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一直以来,高压氧都是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手段之一,高压氧的作用主要是加快体内一氧化碳的排出速度,快速恢复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2]。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治疗效果颇佳,还能保证良好的预后。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来我院采用高压氧治疗方法诊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人96名,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择的时间段为:自2020年2月起至2021年6月止。从这段时间内来我院诊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抽取96人作为参与对象。分组方式:采用掷骰子方式分成对照组(48人)和观察组(48人)。治疗方法:采用高压氧治疗。护理模式:对照组是常规护理,另一组为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的48人中,包含男性病人28名,剩余20人为女性,年龄为26岁以上68岁以下,平均年龄为(37.25±3.38),中毒时间为40分钟到360分钟,症状较轻的患者21人,症状较重的18人,中毒非常严重的9人;观察组中共计有男性病人26人,女性病人22人,年龄在27岁以上71岁以下,平均年龄值是(38.65±3.53),中毒时间为50分钟到390分钟,症状较轻的患者20人,症状较重的17人,中毒非常严重的11人。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就诊之前的中毒时间不超过12小时。②明确为一氧化碳引发的中毒。③经过急诊科及其他科室联合诊治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④均已将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方法详细告知本人及家属,患者及家属表示愿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3]。
排除标准:①中毒之前,心脏、肝脏等内脏器官功能异常的。②中毒前,心脏及脑部功能存在障碍的。③患有其他疾病长期服用相关药物的。④患有家族遗传精神疾病的[4]。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医用高压舱治疗的方式,在为患者治疗前,按照说明并结合患者中毒的实际情况确定吸氧频率,每天分两次吸氧,直至患者康复。通常情况下,中毒较轻患者吸氧5到10次,就可痊愈;严重一些的最少需要吸氧20次,大概30次左右痊愈;非常严重的患者则最少吸氧30次以上。
1.3.1对照组护理模式
于对照组采用正常护理模式,即在患者住进医院后,积极配合医师应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为患者做好高压氧治疗前的准备准备工作,治疗完成后给予患者饮食及生活指导,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
1.3.2观察组
于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患者住进医院后,应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的因何中毒、中毒时间、体质状态、文化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等基本资料,评估病情,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助力。具体步骤如下:①初次治疗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于初次治疗的患者除了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外,还要耐心为患者及家属做好病理知识的科普和健康教育,使其熟知该病症的危害性以及治疗的意义等,以便积极配合医师治疗。②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随时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精神状态,一旦其出现紧张不安的情绪,及时了解原因并予以安抚。以温和耐心的态度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从专业的角度为患者讲解高压舱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为患者分析利弊、答疑解惑,彻底消除患者的顾虑,以便在今后的治疗中主动配合。还要多讲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在为患者缓解压力的同时树立治疗信心。③安全护理干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属于意外事故,患者及家属容易不知所措,为杜绝发生不必要的危险,为确保治疗的安全性需采取必要的护理手段。护理人员应进行仔细检查,包括检查患者及家属是否携带有害物、提醒其更换纯棉衣物等。④进入高压舱之前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舱前,护理人员要为其做好准备,并检查高压舱能否正常工作,包括输液装置、监护设备、呼吸机等仪器。对于不熟悉高压舱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病缘由,随时检查相应指标;为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反应,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好配合动作;对于中毒较深已经昏迷的患者,要时刻注意其保持口鼻畅通;对于烦躁不配合的患者给予适量药物干预。此外,还要准备应急措施,以免在发生突发情况时手忙脚乱。⑤进入舱内的护理干预:进入高压舱后,舱内压力会逐渐加大,为防止患者受到伤害,务必提醒其做好张口、吞咽等动作。治疗期间,患者呼吸道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要密切关注分泌物,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阻塞气管,发生危险。同时还要仔细观察患者表情,当感觉到患者出现难受状态时,要将加压速度调低,如果还不能缓解,可先出舱休息,等身体恢复再行治疗。当压力上升到所需指标时,会保持相应的时间,这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烦躁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和患者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等。治疗完成后,提醒患者做相关动作配合减压,同时提醒患者增减衣物,以适应舱内温度的下降。⑥出舱后的护理干预:出舱后,针对患病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对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实施鼻饲进食,提醒意识清醒患者进流食,结合恢复情况一般在5天后可进半流食,开始正常饮食大概在10天之后。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精神、意识以及瞳孔等方面异常,立即报与主治医师采取应急措施。此外,患者出舱后,还要对高压舱进行整体杀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⑦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出现的咳痰、呼吸困难等现象,特别是症状严重的患者,如出现异物堵塞气管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清除,并指导患者正确呼吸,改善患者胸闷气短的症状。
1.4观察指标
(1)比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所有不舒服症状完全消除,各系统都能正常工作,经过检查相关指标恢复如初,视为显效;不舒服症状有所改善,各系统功能有所恢复,检查相关指标趋于正常,视为有效;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有加重迹象,系统功能及相关指标均未好转,视为无效。(2)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并进行对比;包括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得分高低关系着生活质量水平。(3)自制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在实行不同的护理模式后,采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总有效率近98%,超过高于正常护理的对照组13个百分点,其效果有目共睹。详见表1。
表1 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例(%)]
2.2比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是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的躯体、社会及心理这三项功能和物质状态的评分和观察组相比有很大的的差距。明显实施护理干预能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详见表2。
表2 比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2.3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48名患者的满意度为95.93%,明显优于另一组。两组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例(%)]
3 讨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脑部神经系统、心肝肾肺等内脏器官,吸入量较少的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浑身无力等症状,及时脱离危险区域,症状如果能自动转,则不会出现后续反应[5]。如果耽搁时间较长,出现呼吸障碍、昏迷等症状,则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目前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高压氧,该种方法能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身体各系统的缺氧问题,帮助增加血液中有氧细胞的数量,从而清除体内残存的一氧化碳。有研究表明,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来说,采用高压氧联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效果更佳[6]。首先,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安抚,消除害怕及抗拒心理;其次是在入舱前为患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初次进舱治疗的患者,耐心讲解注意事项等,还要检查好高压舱内各个仪器是否正常。在入舱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最后,治疗完成出舱,还要根据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饮食干预,如患者有呕吐等异常症状,要及时清理,避免出现呼吸不畅。
本次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表明,实施护理干预的一组治疗效果高于另一组13个百分点;生活质量评分中,每个单项的评分都高于另一组,如物质状态高出近18%,社会功能高出近25%,躯体和心理功能的差距近20%;并且进行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我院医师及护理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位置。
总之,对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入舱前、入舱治疗后及出舱后,全程实施护理干预,以优质的治疗环境和理想的治疗效果。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好评。因此在临床中可以大胆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