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2022-07-04成伟琴

健康之友 2022年13期
关键词:内科消化依从性

成伟琴

(惠民县魏集镇卫生院/病房 山东 滨州 251707)

引言:据调查,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便是日常饮食习惯不良,因此必须要重点提升健康教育水平,以此来促进患者加深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深度[1]。本次对照实验中,便重点探究了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对照实验中,于我院消化内科中选取了78例研究对象,经临床检查及诊断,确诊为12例肠道疾病、33例胃部疾病、17例肝胆疾病以及16例其他疾病。同时,组内研究对象除本身疾病外,无其他系统性疾病、精神病史等情况,可无障碍交流,患者、家属均已在相关同意书中签字。在入组后,将78例患者分配为了两组,即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增加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每组39例患者。78例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例为41∶37,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4.23±3.54)岁。对比来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工作实施于对照组中,即重点围绕对患者的生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等方面开展工作。

观察组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1)健康宣教:许多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本身对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认知不足,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那么对此,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下,要将健康宣教作为工作重点,并贯穿到护理工作的始终,首先,要在护理时向患者讲解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健康知识,如可通过视频、健康手册、讲座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宣教工作;与此同时,每一例患者自身情况均有个体化差异,在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前要详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尽可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2]。(2)心理辅导:对于患者来说,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也会给其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这时就需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如可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况,做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心理状态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计划,例如对于比较焦虑的患者,往往会担忧治疗方法的疗效,护理人员可以多多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治疗方法的临床优势、康复案例,也可适当通过视频、图片、手册讲解的方式让患者加深对治疗方法的认知,以此来循序渐进的促使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3]。(3)饮食指导:饮食因素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时,要重视饮食方面的护理工作,可向患者讲解有关饮食护理的重要性,以便于患者能够配合科学饮食方案的制定[4]。应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摄入量。(4)活动指导:可为患者制定活动方案,协助患者每天均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在提升其免疫能力的同时促进消化、睡眠。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患者,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每日可进行慢跑、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而对于比较年轻的患者,则要适当增加运动量[5]。(5)用药护理:在用药方面,患者每天均需要服用药物,但部分患者会有所抵触,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做好用药方面的护理工作,监督、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按时用药。同时要在用药后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

1.3 观察指标

实验中的观察指标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为准。

①SAS、SDS分别为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最高均为100分,分值高低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关系。②自我护理能力则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估,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几个方面,分值高低与其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关系[6]。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20.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观察指标表示为(分),并使用t检验结果,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在采取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无较大差异,(P>0.05),而经干预后,使用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其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更佳,较之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对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有极高的应用价值,(P<0.05)。

3 讨论

消化系统病是临床常见病、高发病,究其原因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且部分患者在治愈后依然可能会患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这就需要加深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深度,以降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7]。

本次对照实验中,重点探究了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从研究分析来看,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具有以下多方面作用:①提高对疾病的知晓率。本次研究中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而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治性,而且多为慢性病,患者在其影响下消化系统会受到长期持续性的损伤,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约80%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虽然对本身疾病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认知深度不够。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较之过去得到了明显提升,护理模式也正在逐步改变,朝着“服务型”的方向转变。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较之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对健康的认知上,因此在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重视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可以认识到有关疾病的基本情况;此外,更要注意的是,每一例患者自身文化背景、年龄、对疾病认知掌握情况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那么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要重视个体化,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全面、综合的分析后为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如此才能够真正高质量、高效率的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深度[8]。②提高依从性。对于患者来说,良好的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有积极作用。其实,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不佳,如抽烟、长期饮酒、饮食不规律、摄入营养不均衡等。那么在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的实施过重,护理人员便要能够从患者角度出发为其进行健康宣教,促使患者提升依从性。其实,在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患者的依从性不佳,那么护理人员应当让患者能够认识到提高依从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消化内科护理中,护理人员要针对某一疾病患者进行依从性上的宣教,例如对于胃溃疡患者,应当告知患者长期饮酒、抽烟对胃溃疡的损伤,那么对此,在健康教育中要告知患者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同时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也要重视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如定期电话随访或上门访视,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9]。如表2所示,实施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其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分别为(124.36±15.28)分、(29.46±7.96)分、(17.25±4.96)分、(20.53±4.27)分、(45.86±8.12)分,反观对照组分别为(96.42±12.64)分、(22.14±4.42)分、(12.33±5.24)分、(15.87±2.51)分、(38.71±5.82)分,明显逊色于观察组,(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在依从性上明显优于对照组。③改善负面情绪。前文中不止一次提到,消化系统疾病类型比较多样,并且会对患者带来长期持续性的损伤,而且不仅会给其生理上带来损害,还会有心理上的伤害,最直接的便是患者会有心理上的不足,如焦虑、抑郁、恐惧等,这均会给护理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是产生一定的制约性作用,那么对此,要重视加强心理上的干预[10]。据悉,常规护理措施下往往不会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或者心理干预不足,那么对此在实施健康教育时,不仅可以让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知深度,还能够使得患者纠正自身的错误认知,因此有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如表1可见,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无较大差异,(P>0.05);而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降至(34.12±1.58)分、(27.85±2.45)分,而反观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8.54±2.91)分、(47.85±2.21)分,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的作用。

表1 两组患者负面心理状况对比(分)

表2 自我护理能力对比(分)

消化系统疾病在当前的发病率较高,而且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治疗难度也较高。现如今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对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有关键性作用,并且可促使患者在未来生活中能够谨遵医嘱,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内科消化依从性
内转科型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