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模式和改形对老苹果园树体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2022-07-04王艳玲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兰州730030
王艳玲(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兰州 730030)
徐池明,张银祥(秦安县果业技术指导站)
乔砧适度密植建园和先进实用新优技术为苹果提早结果、前期增加产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但随着树龄增大,苹果园存在主干过低、通风透光不畅、大主枝多、分层多、总枝量大、树冠郁闭、内膛光照少,结果部位外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果实品质差、优质果比例小,商品果率低,效益低,优质优价得不到体现,已成为制约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2018—2021年在甘肃省秦安县富士苹果乔化密植园开展“隔株一次性间伐50%+改形”“3年内隔株计划间伐50%+改形”模式,以期解决苹果老果园郁闭、光照不佳、品质差、优质果率低、效益不高等问题,从而提高苹果产量、品质和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概况
试验园位于秦安县陇城镇龙泉村,总试验面积120亩,海拔1450米,年平均气温10.4℃,有效积温3383℃,无霜期178~230天,年降水量500毫米,年日照时数2208.3小时,土壤为沙壤土,pH值为8.1,肥力中等。树龄20年生,行株距4.0×3.0米,树高平均4.8米,主枝15~18个,亩枝量平均14.5万条,冠径为东西4.7米、南北4.1米,行间交叉重叠0.5~0.8米,株间交叉重叠0.4~0.9米,管理水平中等。2018年冬季开展间伐、改形试验。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①处理1,“隔株一次性间伐50%+改形”,每亩保留28株;②处理2,“3年内隔株计划间伐50%+改形”,即确定永久株、临时株各50%,并对临时株进行缩大枝修剪,3年内一次性间伐临时株,亩株数降至28株;③处理3,树体“改形”,抬干、落头、疏大枝,通过3年改造将树高控制至2.8米左右,主枝减少至4~6个;④对照,不间伐、不改形。每个处理面积10亩为1次重复,3次重复,总试验面积120亩。
改形技术。①抬干。对主干80厘米以下苹果树,通过1~2年进行整体疏除过低过粗主枝,抬高主干至1.2米。第1年(2018年)冬剪时疏除基部第1个和第2个主枝,干高60~80厘米;第2年冬剪时再疏除基部保留的另一个主枝,树干高度1.0米以上。②落头。根据树体高度,按照行距宽度的75%,分年逐步落头,剪锯口保持光滑,3年内将树高控制到2.8米左右。③疏大枝。当过渡层大枝过多时,第1年(2018年冬剪)疏除1~2个,第2年根据主枝数量疏除1~2个,第3年根据主枝数疏除多余主枝,3年内使全树永久性主枝数减少至4~6个。
1.3 调查方法
按照地形按“S”形,每处理选择10株树进行调查。4年内在冬剪前调查枝量;在两季枝停止生长时调查叶面积和叶重;采果时调查果实品质、产量。处理数据均为4年试验平均数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伐模式和改形对老苹果园枝量及长中短枝比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改造第2年(2019年),处理1的枝条减少46.2%,处理2、处理3的枝条分别减少16.6%、11.7%,但3个处理的长枝比率均低于对照,而中短枝比率明显高于对照。改造第3年,处理1的一次性间伐枝量略增,但处理2和处理3的间伐枝量明显减少,并且3个处理的长枝率较对照分别减少11.5、10.0、5.8个百分点,中短枝率较对照分别增加11.5、10.0、5.8个百分点。改造第4年,3个处理的长枝率较对照分别减少26.9、26.2、20.7个百分点,中短枝率较对照分别增加26.9、23.2、20.7个百分点,但处理1、处理2的枝量、长枝及中短枝比率基本相同,虽然处理3枝条量比对照减少5.8万条,但分别比处理1、处理2增加1.1万、0.8万条。表明处理1、处理2的枝量及长中短枝比例趋于合理。
表1 不同间伐模式和改形老苹果园枝量及枝类占比
2.2 不同间伐模式和改形对老苹果园单叶面积及百叶重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处理2、处理3的百叶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1.6、8.2、4.7克;百叶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6.0、4.1、1.8克;单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6.7、6.5、2.2厘米2。处理1可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百叶鲜重、单叶面积得到增加,叶片光合作用增强。
表2 不同间伐模式和改形老苹果园单叶面积及百叶重
2.3 不同间伐模式和改形对老苹果园品质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单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60、56、38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5、3.4、2.0个百分点;果实硬度分别比对照增加0.6、0.5、0.3千克/厘米2;着色率分别比对照增加30、27、10个百分点;优质果率分别比对照增加27、24、11个百分点。改善了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平均单果重比对照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着色率均提高,优质果率增加,果实硬度也有所增大。以一次性间伐后树体改形优化效果最佳。
表3 不同间伐模式和改形老苹果园果实品质
2.4 不同间伐模式和改形对老苹果园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改造后当年(2019年)处理1比对照亩产量减少224千克,亩产值减少22.8元;处理2比对照亩产量略增加70千克,亩产值增加1330元;处理3比对照亩产量减少70千克,亩产值减少294元。改造后第2年处理1比对照亩产量减少115千克,亩产值减少105元;处理2比对照亩产量增加248千克,亩产值增加1782.6元;处理3比对照亩产量增加24千克,亩产值增加120元。改造后第3年处理1比对照亩产量增加206千克,亩产值增加4210.8元;处理2比对照亩产量增加301千克,亩产值增加4780.8元;处理3比对照亩产量增加36千克,亩产值增加675.8元。表明“隔株一次性间伐50%+改形”当年的亩产量、亩产值均比对照降低,但第2年及以后产量均增加明显,且第3年后亩产值以“3年内隔株计划间伐50%+改形”最高。
表4 不同间伐模式和改形老苹果园产量及产值
3 小结
老苹果园改造后,由于改善了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平均单果重比对照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着色指数提高,优质果率增加,果实硬度也有所增大;老果园间伐、改形后产量和产值并未受到影响。果园株数减少、行株距变大、主干高度提高、大枝数量减少有利于果园管理,减少修剪量和管理用工。对冠层光照的调整使树冠内部光照充足,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节约成本投入。尤其是“3年内隔株计划间伐50%+改形”模式,改造当年及改造完成后产量不减反增,优质果率提高24个百分点,前3年累计产量、效益在各种改造模式中实现最大化,分别比“隔株一次性间伐50%+改形”提高752千克和381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