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7-04龙爱连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小学培养

龙爱连

摘 要:伴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个人竞争力的有力支持。数学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分析现在小学生的思维,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同时,学校和相关部门也要重视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引导教师学习新的相关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认真做好学生思维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考试成绩已经不再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唯一标准,逻辑思维、创新精神等与核心素养相关的能力素质逐渐成为新的人才评价标准。而社会的发展正是依托创新实现的,这就意味着未来越是具有良好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才越具有竞争优势,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准确把握数学与创新精神培养间的紧密联系,积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构建新型数学课堂,引导学生以新的方法学习相关知识,以实现培养其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

一、打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之所以会在之前的学习活动中暴露出学习低效、创新精神发展受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旦学习环境不够轻松或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变得消极,学习效率与质量也会随之降低,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自然难以提高。因此,以借助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相关精神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全力打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尽可能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感到轻松,改变他们关于“学数学太难”的刻板认知。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影响下,他们能够一改往日不愿积极参与学习,不愿主动思考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与实践活动,并结合实际对数学问题展开有创造性的思考,其相关精神与能力必然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开展情境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巧妙地创设情境,就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怀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动脑活动中。我在教学实践中常把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原理融入生动活泼的趣事中。于是,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动脑思索。例如,教学长方体体积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课前,每人备用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萝卜和小刀。课堂上让学生把这个长方体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在切的过程中,学生明白:计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就要看这个长方体里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不切开物体找出一个计算体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利用学具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一排摆5个小正方体,摆4排,再摆2层,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再引导学生想,这个长方体里所含的个数,与长、宽、高有什么联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培养了数学技能。因此,情境教学活动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从无形到有形,从呆板到有趣,从中发现问题,追根问底,激活兴趣,积极探索,参与创新活动。

三、举行创新意识培育的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进行有规划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结合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探讨活动,相信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的意识。教师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标杆,要让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较高的学生成为他人的好榜样。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培育活动。教师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含有两个未知数”的知识点时,比如问题:(1)班和(2)班进行篮球比赛,(1)班全场得分42分,下半场的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实践能力培养的工作。首先教师将学生划分成六人探索小组,让表现积极的学生做组长和副组长,将画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式的任务布置给学生,每六人负责一个课题的探索任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和互动,组内交流线段图的画法和数量关系式的写法,最后再由组长统计学生的正答率。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各显神通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检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然后再进行集体交流以及互动∶(1)两个未知数,你是怎样进行解设的?你的根据是什么?(2)数量关系式是什么?(3)今天的题有哪些特点?(有两个未知数)(4)如何进行检验?从而提高合作交流的效率。学生在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教师指导以后会顺利地解决问题,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策略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实践,帮助了更多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反思习惯。教师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思路和想法进行了引导,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师生双方在课堂上的沟通交流是卓有成效的,教师立足于课本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所进行的教学研究工作相信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教师会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秦会敏.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新探[J].魅力中國,2020(37):144.

[2]刘晓娜.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929-930.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小学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