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策略探究

2022-07-04黄彩青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心理

黄彩青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自己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 随着城镇化的發展,儿童留守现象比较普遍,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比较突现。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的迅猛阶段,其性格及人格的形成十分重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创伤,更甚者会造成心理畸形。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一所乡镇学校,学校里85%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笔者对学校高年段(10-12岁)79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心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性格敏感、内向、自卑

这类留守儿童占20%-25%。留守儿童基本是隔代亲人监管,不是祖父母带着,就是和外祖父母生活,他们只能在生活起居上帮忙料理,至于孩子的学习与心理引导,他们更多的是有心无力,面对问题更多的是简单粗暴责骂了事,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容易变得敏感多疑,不信任感会倍增。加上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这会导致他们变得自卑、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

(二)脾气暴躁、不安、叛逆

这类儿童占10%-15%。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母的抚慰与疏导,这些孩子往往会因为遭遇不如意或被责骂、欺负等而变得焦躁、不安,久而久之则演变为心理压力负担。更甚者会表现为随便发脾气,砸东西,棒打小动物等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类孩子老是认为有人欺负他,喜欢与老师、同学对着干,甚至在也家人对着干,与人交流也充满警惕和敌意。

(三)迷恋手机及游戏

这类孩子约占5%-7%。由于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因为愧疚,对留守儿童几乎百依百顺,要什么就买什么。虽然说有手机是为了方便与家长联系或视频,但更多的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对手机的监管缺失,而导致留守孩子过分迷恋手机,深陷游戏而无法自拔。个别留守孩子,因为这样而拒绝返校,家人不给手机玩就不吃不喝不出门,甚至还会把游戏里的暴力带到生活中来。这对成长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会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

(一)家庭方面

一是留守儿童都是与隔代祖父母生活。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享受父母的抚慰,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当孩子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且日渐积多,将会形成心理压抑。二是单亲家庭增多。如今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日渐增多,家庭变故,使孩子失去原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单亲家庭孩子极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感到愤怒、恐惧、悲伤,人际关系失调,自我封闭,主观偏见等,智力和学业相对落后。

(二)学校教育方面

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比较看重分数,给留守儿童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加之父母不在身边,隔代亲人对课本知识不甚了解,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无人可问,这大大消减了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长期如此下,学生身心则受到极大损害。

(三)社会环境方面

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发达,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信息传媒遍及各个角落,手机的滥用……这些因素都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新冠疫情之下,长期居家生活,不得外出游玩或探亲访友,线上学习,手机游戏等造成其心理上的失衡。要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就必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建设校园心理文化,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育人环境

建设校园心理文化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熔炼本土特性,进而形成独特的校本课程内容。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如尊重生命、体现生命价值、崇学尚德等因素融人其中,体现“心现于细,念植于心”的思想,注重细节的把握,把校园心理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学校整体环境布局、装饰与校容校貌上,营造良好心理文化氛围,让留守儿童受到环境的熏陶。

(二)加强家校联盟,搭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桥梁

强化家校联盟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能秉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理念,将父母作为早期的家庭“教师”的职责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挂钩,将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能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家校对等、同步,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与巩固,利用亲子关系来检验心理健康教育现实实效,那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能为留守儿童搭建健康成长的桥梁。

(三)组织团体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团体活动对于人的精神、体能、交往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融人学校的各种活动之中,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有声有色的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寻兴趣,在兴趣中学习,将学习的兴趣转变为责任,让班级的能力、能量、队伍流动起来,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健康发展。这就是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展开个别辅导,消解留守儿童心理障碍问题

重视有特殊需求的留守儿童个体,教师要善于观颜察色,发现留守儿童的状况,及时对各别留守儿童展开谈话,也可以通过书信、邮件、QQ、微信、师生交流日记等方式,了解其内心世界。但在个别辅导谈话中,教师要掌握单定的心理沟通技术,时刻把握尊重平等的对话状态,形成不设防的师生关系,成为留守儿童的知心人。只有这样,留守儿童才会乐于敞开心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孩童的健康成长才有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根本上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其中来,为留守儿童的良好心理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心理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南南的困惑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