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吟唱法”进校园的可行性研究

2022-07-04林泽芳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策

林泽芳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也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应用,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分析与研究,制订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和路径,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基于此,本文将从古诗词吟唱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为例,对古诗词吟唱教学进行研究,希望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力,引导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带动课堂气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吟唱;对策

吟唱是古诗词的展示方法,学生对吟唱缺少基本的了解,教师要正视学生学习现实情况,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展开教学设计,让学生逐渐了解吟唱的方法和要领,在尝试创新中建立古诗词学习认知。吟唱有一定的曲调支持,还有特定的节奏韵律限制,教师从规则梳理和方法传授等方面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倾听和操作的机会,借助一些互动性、探索性、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逐渐建立吟唱认知,在实践感知中提升吟唱能力。

一、古诗词“吟唱法”进校园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一)有益于传统文化传承

古诗词有着丰富的题材和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库。以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为例,通过对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教师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诵读和背诵上,并侧重于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诗中意象的解读和诗人情感的理解。诚然,诗词鉴赏是学习诗词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诵读和记忆并不能很好地将古诗词的精神内涵充分消化。通过吟唱的方式,不仅还原了诗词原本的形态,而且音乐的旋律更直观地反映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并通过音符和诗词之间密切的配合,帮助学生们进行深度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被选择教授给小学生的古典诗词本身就蕴含丰富的知识,其中的平仄、对仗形成了诗词独特的语言,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各有其特点,这些知识通过音乐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文化的传承。

(二)有益于提升审美感知

传统的吟唱是不依琴瑟的清吟清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学习起来缺少趣味性且单调乏味。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然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丰富课堂的手段。例如,在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里,能够熟练演奏中国民族乐器的教师可以使用古筝、竹笛等乐器为学生的演唱进行伴奏;熟练掌握声乐技巧和合唱排练技巧的教师可以对曲目进行编排,组织动听简明的小合唱,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古诗词吟唱的教学活动中。在演唱的学习中,无法避免对乐理、节奏、视唱等专业能力的训练,吟唱过程中的咬字归韵也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地能够学习到更多专业的音乐知识,获得更全面的审美感知能力,而不只是停留在对作品的被动聆听和鉴赏上,更多地去发掘学生的主動学习能力,并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古诗词“吟唱法”进校园的对策

(一)通过节奏来感受吟唱情感

古诗词有韵律要求,其节奏感更强,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吟唱时,不妨从节奏判断和展示角度展开施教。先指导学生梳理诗词基本意义,确立情感基调后,再尝试做吟唱展示,这样可以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路线。

教师引导学生做吟唱时,不仅要运用音频材料来引导,还要在节奏划分时,从情感角度做渗透,让学生掌握节奏划分规律,能够赋予古诗词更多情感解读。如教学《题西林壁》时,教师先对吟唱特点作介绍:吟唱这首诗时,需要确定情感基调,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阐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吟唱时饱含情感。“山”字展示庐山的辽阔,正因为山大林深,身在山里的人,自然看不到更远的地方,创造特定的环境,才会有深刻感悟。学生对教师介绍有了一些了解,开始对诗歌的内容做深入梳理,教师指导学生划分节奏。

(二)创设吟唱聆听环境

在没有任何音像制品的古代,古人很难直接领略古代乐曲的真实面貌,很多场景需要通过诗文去揣摩、去想象。而当这些沉寂在古籍中的乐谱跃然纸上,却能引领我们初步探知古人的情感生活。音乐本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歌唱的形式学习古诗词可以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古谱诗词的传唱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并因此带动了更多的同学投入到古谱诗词的学习当中。小学生对吟唱缺少基本了解,教师要创造更多聆听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吟唱的特点,逐渐找到曲调的设计规律,这样才能逐渐进入吟唱学习核心,在聆听和尝试中成长吟唱能力。

如《暮江吟》这首诗的主题背景是离别,自然带有更多离愁别绪,吟唱这首诗时,其曲调自然带有一些惆怅之感,抒情意味更为浓重。教师可以播放吟唱音频,要求学生跟随模仿,学生对吟唱特点有了一定了解,对作者情感走势有了一些把握,其吟唱聆听更为仔细,模仿也比较到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吟唱,课堂学习研究气氛逐渐建立。

结论

“吟唱”是一种知识性歌唱和体验性歌唱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吟唱过程中学生要学习演唱中所必备的气息技巧、发声技巧等基本知识;也可以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建立旋律与情感的密切联系,因为音乐能够很好地去反映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相比抽象的文字来得具体可感,也能够让小学阶段的学生更直观地去体验诗词,并产生情感共鸣,并且在唱的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理解,因此,古诗词“吟唱法”进校园是具有可行性的。

参考文献:

[1]王乙婷. 继雅开新,给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古谱诗词歌曲创作的点滴经验[J].歌唱艺术,2019 (05):52-59.

[2]李光金,谭林. 词的音乐性美感[J].软科学,2016,15 (6):2-5.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