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笃行不怠”导写
2022-07-04王俊张福圣
王俊 张福圣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言必信,行必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成于思,毁于随;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留下许多关于“行”的箴言,至今对我们仍有价值。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需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第一段列举了古人关于“行”的箴言:“言必信,行必果”,强调行为一定要有结果,言行须一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人的行动应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前行;“行成于思,毁于随”,强调行为成功源于独立思考、深思熟虑;“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行为不能脱离实践,深入理解道理须亲自实践。这些箴言从态度、策略等多方面强调了“行”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段指出努力前行的人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呼吁青年在当今时代奋发前行。
材料启发考生思考关于“行”的古代箴言蕴含了哪些积极因素,对当代青年有什么价值,当代青年应怎样思考“行”,怎样更好地“行”。
准确把握“行”的内涵是理解材料的关键。“行”有行动、行为的字面义,有奋发有为、努力行动、亲身实践等具有正能量的内涵,更指明了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行”既涵盖青年自身的“行”,也包含各年龄人群、各民族、各国家的“行”。但无论阐述什么内容,落点均应强调“起而践行”绝非“坐而论道”;要当“行动队”不做“清谈馆”;清谈只能误国、误己、误人生、误发展……
例文
追风赶月莫停留
一考生
忆往昔,民族危在旦夕,树人先生奔走呼号:“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失败,纵会落后,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看今朝,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知是行始,行远必至
斯特里克兰德可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是因为他内心坚定,知其所想;西西弗能够获得幸福,欣赏沿途优雅风景,是因为他保持清醒,不屈从命运;冉阿让最终完成救赎之路,是因为他在审判自我、社会与上帝后,领悟了人生的真谛……由此可见,行动前的“知”必不可少,此“知”即找准方法、明确方向、反省内心,而不是漫无目的,盲从行事。只有正确把握行动的方向,才能按科学规律处事,有条不紊前行,通彼远方。
粝糒充腹,跬步必至
“驰思于千里,不若跬步之必至;瞰喁于豢豹,不若粝糒之充腹。”任何成功都是由点滴积累而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味好高骛远,纸上谈兵,定会面临惨痛失败。“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行动之程必然艰辛,行动之路必然荆棘丛生,如若因此放弃前行,半途易辙,定无所获。“天赐食于鸟,而不投食于巢。”唯有落实行动,笃行不怠,脚踏实地,才可到达所向的目标。
百卉萌动,利刃发硎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为个人之前途而前行,更要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前行。历史的车轮奔腾不息,时代的脚步不会停滞,唯有我们青年人“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没有炬火便充当“太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傲然屹立!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青年人,要追,要赶,要行,要去远方!
评点
文章从“行”本身出发行文构思,分别从“行之前”“行之中”“行之后”三个阶段阐释“行”的内涵,有独特的思考和感悟。主体段“知是行始,行远必至”“粝糒充腹,跬步必至”“百卉萌动,利刃发硎”独立成行,引人注目。每一个主体段都有相关引用,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写作生产力,令人敬佩。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