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最高法亮明立场解决“道德难题”
2022-07-04
2022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是细化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见义勇为的制度规则,进一步在“扶不扶”“劝不劝”“救不救”等问题上亮明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扶不扶”的问题时,要坚定选择“扶”。
文本解读
角度一:守护社会道德底线,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老人倒地扶不扶,本是一个简单的道德抉择。而在某些案件的判决中,救人者最终承受了惨痛的代价,由此引发了“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道德困境,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漠视。可见,有悖社会道义的司法裁判会极大动摇社会道德的根基,而顺应道德的司法审判有助于激发人性向善。
角度二:细化规则,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
其实,最高法早在2021年2月18日就已经印发相关指导意见,《总则编司法解释》的发布实施是对这一司法倾向的细化落实,展现出法律所体现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为人民实施见义勇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后盾。法律扶住了“扶不扶”的道德抉择,给现实中的问号一个权威答案,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
角度三:司法为民,顺应民心。
新规定顺应了民心,离不开司法机关对民意的倾听和吸纳。新媒体普及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也变身主播,普法的同时也与网友进行沟通和意见碰撞,网友们虽然不懂法律术语,但述说和评论的都是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由此看来,司法机关只有下沉到基层当中听取民意才能顺应民心,解决普通人最现实的难题。
运用示例
见义勇为本是彰显社会正能量的善行美德,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存在助人救人者事后反遭索赔、追责,于是“看到有人摔倒究竟扶不扶”“遇到突发事件要不要出手相助”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纠结。《解释》进一步在“扶不扶”“管不管”等问题上亮明态度,为“好人”撑腰,无疑给善良的救助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更是鼓励救人于危难,弘扬相互救助的价值观。——张蕾,《北京日报》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