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图书馆提升阅读建设

2022-07-03陈燕华

新阅读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减阅读政策

陈燕华

摘要: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阅读资源的提供者,也是阅读教育的实施者,是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通过调研部分中小学图书馆参与阅读课的现状,并以“三个坚持”“三个引导”和“三个突破”为切入点,结合个人观点谈中小学图书馆参与阅读指导课的思路,抛砖引玉,希望以此引起同行的重视,共同推动学生阅读行为常态化、阅读资源多样化、阅读保障科学化、阅读推广专业化,让学生从学习阅读发展到通过阅读学会学习。

关键词:“双减”政策  中小学图书馆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提出“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阅读是一切自我学习的重要基础,关乎个人的成长甚至是国家民族竞争力的提升。在当今信息量纷繁的时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对终身学习大有裨益。2015年国际图联学校图书馆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学校图书馆服务指南(第二版)》和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等文件精神指出,学校图书馆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开展阅读推广,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国内外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精神与“双减”政策中对阅读的要求是相契合的。“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有很多挑战,同时也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应该利用好大变局的机会,积极参与到中小学生阅读活动的课程中,发挥服务师生的图书馆阅读资源体系的职业价值,同时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到教师教学任务中,进一步发挥其基础教育价值的功能。

“双减”政策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学校提供课后托管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通过对杭州市排位较前的15所知名中小学校的调研发现,总体而言,“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各种兴趣班,在校时间增加的幅度从1小时至3小时不等。根据学生的需要,绝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艺术、体育、阅读等兴趣课程,但是15所学校的阅读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均由语文、英语等学科老师承担。学校图书馆在课后晚托中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提供阅读书刊资源,或是作为自习场馆,这显然与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不符。学校图书馆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和空间场地,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参与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整个基础教育的过程,通过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应该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遵守学生阅读的心理特点和阅读发展需求的规律。“双减”文件中提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通常指的是6-15岁的青少年。中小学图书馆要充分掌握且遵循这个年龄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和阅读发展需求的规律。6-12岁的少年,开始自己阅读图书,同时喜欢听别人朗读,幽默、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书更受欢迎。针对这一阶段的阅读活动,可以开展集体共读一本书的共读活动,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12-15岁的青少年,研究和学习的技能增长,开始阅读分章节的文章和材料,独立完成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参考资料。針对这些特点,应该普及图书馆使用常识和阅读技巧,开展的活动以阅读俱乐部和读书会、读书沙龙、分享阅读等活动为主,也可以开展户外阅读、季节主题阅读和节日主题阅读等活动。

二是坚持为师生提供专题信息服务。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师生,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打开使用图书馆的钥匙,通过开展新生入馆培训、图书馆常见问题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使用技巧,让他们学会使用图书馆找到所需的书籍或信息,更新知识结构,扩充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图书馆应该配合学校教学活动开展专题信息服务,追踪当前教育热点,将新课标、新课改、新教材等方面的行家观点论述进行全面梳理,为学校课程深化、课题研究、课堂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例如,可以根据学科分类,按照主题、篇名、责任者、刊名、刊期、页码等栏目,对期刊的内容进行加工,形成期刊索引。专业图书馆员切忌因在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忽视了专题信息服务,应将工作重心从办理书籍借阅手续转向深层次的专业信息服务上。

三是坚持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资源。资源是将读者吸引留在图书馆的首要因素。中小学图书馆的阅读资源无需像公共图书馆那么全面,应重质量而轻数量。入藏的标准,既要结合《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要求,按照要求配给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应用型专业书籍,同时也要结合好教育行政部门、其他民间机构比较权威的图书推荐。为满足不同年龄、兴趣和特长学生的需求,学校图书馆还要注重定期调查本校师生的阅读需求,根据调查结果,结合馆员的专业判断,常购常新,尽可能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应做好学生阅读的“三个引导”

一是在数字阅读上做好引导。“双减”政策中指出,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根据2022年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权威发布,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较2020年的79.4%增长了0.2个百分点。随着青少年数字阅读时间的日益增加,数字阅读呈低龄化趋势。堵不如疏,与其严禁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不如合理引导开展数字阅读,让他们熟悉检索工具、数据库及阅读APP等,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便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资源,如开展微信阅读、掌阅等阅读APP介绍及其使用指南。引导学生利用免费的网络教育资源,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推介整合和二次加工后的数字阅读资源等。

二是在阅读方法上做好引导。阅读方法,一般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按照阅读目的可分为学习性阅读、欣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按照阅读方式可分为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全读和跳读,慢读和快读,个体阅读和群体阅读等[1]。中小学图书馆应该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阅读,加强与学科教师的合作,利用图书馆的空间优势和馆藏优势,吸引学生将阅读课设在图书馆内,用现场教学来促进学生学习阅读方法,从而让学生们获得文本理解、读写、词汇掌握与运用的能力。同时,针对数字阅读,可以普及文字阅读和多媒体阅读,个人阅读和社会化阅读,静态阅读和交互式阅读等阅读模式培训,培养学生的数字阅读。

三是在阅读品位提升上做好引导。“双减”政策出台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以下简称“五项管理”),是“双减”工作的具体抓手,旨在帮助“双减”政策的落实。“五项管理”中有一条为读物管理。目前,出版社水平良莠不齐,同样内容的书籍,不同出版社的版本受编写、排版、装帧、印刷质量等因素影响,印刷成品差别很大,这也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中小学图书馆可以通过教学生如何辨别国家正规出版物,提高学生选择读物的能力,提升阅读品位。同时,也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置《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举报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辨别不推荐或选用的课外读物的活动中。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促进学生阅读的“三个突破”

一是突破传统馆藏资源体系,图书馆参与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双减”政策中提出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中小学图书馆的书刊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图书馆在做好馆藏规划和建设的同时,要主动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一方面丰富和完善图书资料情报课,传授掌握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将图书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如开设中小学图书馆校本信息检索选修课;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与学科教师共同设计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特别是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进度和学情分析,凭借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天然优势,合理进行馆藏规划,使中小学图书馆的资源真正进入课堂成为教学资源,探索图书馆與学科的深度融合[2]。

二是突破传统空间功能理念,从资源收藏向美学引导转变。“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大幅提升。根据调查,学生将图书馆作为自习、做作业的首选场所。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和活动的第三空间的作用逐渐落到了实处。在这样的现状下,图书馆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空间理念,陈设、布局、照明、色彩使用等要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审美,让人有亲近感,通过图书馆馆舍内部环境的优化,将图书馆从阅读资源收藏和知识出借转化为以美学展示、价值引导为主的形式,这是图书馆空间功能从资源收藏到美学引导的重要转变[3],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吸引学生停留在图书馆,增强学生对图书馆的归属感。

三是突破原来的阅读指导范围,形成家长学生共育模式。“双减”政策中提及,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开展阅读活动。针对家长这个群体的阅读指导,学校图书馆比公共图书馆更具优势,更容易联系沟通,对同一年级的家长作指导也更有针对性。因此,中小学图书馆既有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义务,也有指导家庭开展阅读教育的功能,要充分发挥其基础教育价值和图书馆职业价值[4],构建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引导家长关注阅读教育,重视阅读活动,形成教师、学生、家庭共同参与的阅读指导模式。比如,可以通过定期向家长发送家庭必读书目、编制家长阅读指导手册、开设家长阅读坊等,主动参与介入家庭阅读指导,形成家庭、学校阅读教育合力。这也是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减”政策中强调要将阅读作为减负的重要途径之一,既为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提供了政策保障,也对学校提供阅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图书馆是中小学校开展阅读教育的平台和场所,是学校阅读资源的提供者,也是阅读教育的实施者,是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目前学生阅读书目设置是否科学,阅读资源是否充足,阅读指导是否有效,阅读评价是否准确等,都是作为阅读主阵地的学校图书馆及工作者需不断探索的课题。

作者单位:杭州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 赵耀娟. 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课外阅读改进研究[D]. 西南大学, 2014.

[2] 赵丽霞. 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J]. 图书馆论坛, 2020, 40(5): 108-115.

[3] 杨文建,邓李君. 图书馆空间发展历程与趋势[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9(1): 27-36.

[4] 杨玉麟,郭武,熊伟霖. 论中小学图书馆的“基础教育价值”和“图书馆职业价值”[J]. 图书馆论坛, 2020, 40(12): 102-106.

猜你喜欢

双减阅读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