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文化传承
2022-07-03朱永新
朱永新
文化,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持续濡染。它与各项规章制度有关,却又超越具体制度,有着恒久的生命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魂魄,是凝聚力的根本,也是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英剑在其主编的《给新孩子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理性思维卷》的序言中曾精辟总结传统对于个人的意义。
“首先,传统是情感的融汇地。对于孩童来说,家庭的团聚,大人的闲聊,父母乃至祖父母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还有那满屋飘香的味道,相信都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更重要的是,一切都显得那么特别,好像唯有如此,才是世界正确打开的方式。正是通过这样的时刻与这样的经历,才能使孩童们明白自己与父母、与祖父母、与亲人之间的联系,才能理解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所有的时间空间与其他时间空间都联结在了一起,自己不过是人生奥秘中的一部分。
其次,传统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保留乃至创造了持久的記忆,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身份来源,可以讲述我们来自哪里,提醒我们思考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几代人之间有着怎样的群体纽带,也能帮助我们感受到我们是独特的且是某个生命链条中的一环。传统要比普通个体的生命更长久,但也因此使人获得了永生,因为人们成为了活的传统的一部分。
再次,传统是生活的指南针。传统使人有舒适与安全之感,它催生价值观并传承文化与历史。当今世界是一个节奏极快且不断变化的时代,就是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与社会中,传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主要,因为它像矗立的石碑,能给人以安慰,让人们寻找到归属感,也使人们有了更多的安全感。独特的传统往往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自我定义、寻找幸福、培养归属感以及形成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换句话说,传统指导着人际关系、人与人互动、家庭生活乃至文明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为此,唯有尊重传统才能更好地找到世界前进的方向。”
现实的困境
纵观时下,我们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儿童带入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外来文化的各种影片,小到洋快餐,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包括民族英雄却离我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上,我们还处于弱势。我们的高中生、大学生,熟悉西方的“文艺复兴三杰”,知道梵高、印象派、马奇斯、毕加索;但西方一些艺术家对中国画家了解极少。在教育上,我们还没有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教育目的地,我们吸引的并非一流人才。
但从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优秀成绩、故宫文创品的热销,却说明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感兴趣的,这说明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教育存在问题。成人世界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的创新惰性,导致了文化传承的裂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上的缺失,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和迷误。
当然,经过这些年国家在各个层面上的努力,传统文化有复兴的趋势,时常有“传统文化热”的各种报道。2020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李晓蕾博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中、小、幼各学段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结果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工作已初见成效,表现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得到高度认同,对于传统文化和时代性、创新性的平衡,大都持有正确认识。
在调研结果中还发现,在思想认识层面、实施现状层面,资源保障层面,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思想认识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清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还较为粗浅,甚至存在混乱现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零散,缺乏系统性,呈现出偶发性、片面性的特点,课程质量整体偏低;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普遍堪忧,等等。
因此,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工作还没有做好,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倡导,对文化传承的举措同样不能停下探索和实践的步伐。
阅读是最有效的文化传承
在二战中被毁的德国国家图书馆废墟上,德国人曾经树立过这样一块碑文:“没有比毁掉图书馆更容易毁掉一个国家的文化。”
阅读对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化在哪里?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优秀的传统、创造、智慧,这些都汇集在那些最伟大的“名著”,或者“经典”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不是在经典中存在,而是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存在的。让文化真正的延续、传承、发展,就是与最伟大的经典进行对话。智慧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建立在沙滩上,它是建立在通过阅读实现的基础之上的。许嘉璐先生曾经讲过:时代发展太快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浮躁、浮夸和浮肿。怎么才能从三浮落地呢?那就要沉静,要读书,这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通过阅读,中国才能再次产生孔子、老子一样的思想家贡献给人类。
文化传承要靠人。文化的传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图书经典,一种是通过人。人的传承很重要,因为文化要通过人把它不断地演绎,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下去。比如以色列犹太人,我们知道犹太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没有自己的国家,到1948年以色列才复国,但是文化一直没有断过,为什么没有断过?因为通过家庭、通过社区、通过学校把它传承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其实也是如此。在家庭中,父母亲和孩子一起阅读,父母亲在餐桌上和孩子们谈论什么事情,包括在家庭里,父母亲怎么对待老人,怎么对待孩子,这些都是文化,都反映了文化的一种精神,成为孩子效仿的重要榜样。所以,在家庭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在活动过程中,耳濡目染地产生文化的过程。5F0E0793-8215-471C-A66D-02B3D4748941
从传承的角度,文化不是在经典中传承,而是在阅读过程中发扬光大。当书籍躺在图书馆里、躺在家里无人问津的时候,书就变成了废纸。只有阅读才能让书籍复活,才能让文化传承。关于这一点,许嘉璐先生的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说:
“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对于这一观点也应辩证地看。有了书籍就一定有文化传承吗?在当今时代,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去读《论语》《孟子》《尚书》《周易》,又有多少人真的把握了书的真谛?还要看到,书籍记录的思想和文化每倒一次手,就可能丢失一部分信息,甚至扭曲一部分信息。所以说,文化的传承靠人,靠人与人之间以‘情进行联结和沟通,其他的媒介和方式都是工具、手段,起辅助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书籍,也是起辅助作用的工具和手段,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把握不了其中的真谛;没有批判性的眼光和理性的思考,还可能被误导。
如何通过阅读进行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的基础是读经典。在某种意义上说,内容比方法更加重要。也就是说,阅读什么比如何阅读更加重要,阅读的高度会影响精神的高度。阅读那些伟大的著作,人们就能够接受优良而伟大的文化传统的熏陶,就能够受那些英雄和榜样的影响,“过上无私奉献的生活并树立崇高的理想”。而阅读那些低级庸俗腐朽的书籍,也会导致人们在“心智上和道德上发生前所未有的堕落”。
经典书籍是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从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到文学、史学、哲学、经学、中医等,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到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从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典,将中华传统文化高度浓缩在字里行间。中华经典著作中,有一片传统文化的沃土;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则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阅读经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经典是在不断被丰富的。意大利著名作家、评论家卡尔维诺在其经典著作《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也就是说,经典本身富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其价值有时候会超出文本本身。同一部经典,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过不同语言的转换,被不断地丰富、解释、发展。经典本身会成为一种知识背景,所以要真正理解经典,还应该尽可能回到它最初的文本,回到它原来的气息,而“尽量避免二手书目、评论和其他解释。”
其次,读经典要耐下性子来读。经典诞生的时间相对久远,无论是东方经典还是西方经典,在阅读上障碍相对较多,不容易进入。但是,一旦耐着性子静下心,真正把经典读进去,阅读审美能力就加强了,阅读的口味和习惯也就养成了,阅读的鉴赏力也会提高,再读其他好书就势如破竹。童年时代读的书都是“预言书”。真正的经典,会有一种特殊效力,“它本身可能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会变成我们个人或者集体的无意识藏在我们记忆深处,在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中呈现出来。所以,读经典不一定要等到自己完全能够理解的时候再去读。
再次,把阅读经典作为阅读生活的主旋律,读其他的作品为辅。有了主旋律,我们的阅读与思想就是有根的,我们的认知就是有结构的,而不至于成为漂浮的迷雾和水上的浮萍。
阅读经典不仅仅是读我们所谓传统的中华经典或者西方的经典,其实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经典。比如说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哲学、地理,每一门学科,包括艺术,都有它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但是现在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我们对学科阅读的关注是不够的。
中小学生的精神成长中,特别需要精神养分搭配全面的、成体系的阅读,特别需要学科内在知识与精神的相互融合与共同滋养。目前中小学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甚至包括一些该开未开的课,都可以借助阅读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彼此融合,借此触摸到各门学科的文化与精神。中小学学科阅读是学生阅读发展的大趋勢,也是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
我们已经组织专家研制出一套中国的学科阅读书目,该套书目的编制“强调作品的经典性”“凸显民族的文化传统”,包含中小学所有学科,每个学科又包含30本基础书目,基础书目就是我们向学科经典致敬的一个方式。
晨诵、午读、暮省,是文化传承的途径。正确的阅读方法,会让阅读效果显著提升。新教育实验是以行动研究为特色的探索,“晨诵、午读、暮省”,这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也是我们传承文化的途径。
晨诵是让朗诵诗歌开启一天的学习;午读是让学生们阅读属于他们年龄段的童书;暮省是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用随笔和日记等记录每天的生活。
从形式上,晨诵吸取了传统的读经强调内容的经典性以及大声朗诵的经验。从内容的选材上,新教育晨诵课程特别注重四个方面。一是扎根传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笠翁对韵》《幼学琼林》、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传统蒙学的优秀成果,以现代教育理念精心选编。二是立足中国,以印象山水、长江、黄河、民族等不同课程,深刻展示祖国之美,激发家国之爱。三是拥抱世界,以五大洲的文明为谱系,全面而集中地体现不同国家的风情、世界诗歌的特色,激荡全人类共通的思想与情感。四是满足童趣,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儿童自己的诗歌。
新教育午读,特别强调共读和共识。我们希望以群体的方式,对经典著作进行共同阅读,在反复讨论中,读者与经典著作形成共识、读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共识。这种共读和共识不是千人一面的灌输,而是通过每一位师生的独立思考,立足自身个性特质,对同一本书作的不同解读,又在分享、沟通、交流中产生更为丰富的共鸣,以此缔造核心价值观,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认识。
新教育暮省,继承了传统教育中的自省文化,特别强调反思和内省。暮省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知识进行内化,对遭遇进行思考,以富有个性的深入梳理,回顾、审视、分析、解剖,并在此基础上的自我批评与自我激励,激发行动力与创造力。??暮省是对外在所获的内化,是高效开展德育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方法。5F0E0793-8215-471C-A66D-02B3D4748941
将传统文化阅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承”。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从小的方面、从以文化人的角度来讲,文化传承的“面向未来”就是要将个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需要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相结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其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的研究,也是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问题,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
阅读传统文化,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那么,在中小学如何才能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否可以从我们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否可以借助于阅读来发展孩子的核心素养?
新教育人经过5年的努力,交上了自己的答卷。《给新孩子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系列丛书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18个要点(包括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會责任、国际理解、劳动意识等)作为18部图书主题,以此归纳的现代儿童生命需求为线索,挖掘、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以杰出人物的人生历程体现中国精神,以杰出人物的真实故事感染当下读者。
从一个教育学者的角度,我对于阅读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每个人的阅读水平,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阅读高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从根本上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它的阅读的力量。
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我有这样的信心,因为我是一个自豪的读者,我无比相信阅读的力量。文化传承,从阅读开始。
作者系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5F0E0793-8215-471C-A66D-02B3D4748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