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下”小农夫特色班级创生的策略建构
2022-07-03刘雯
刘雯
[摘要]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结合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以田园为特色的校园品牌,创立“南山下”小农夫特色班级,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农夫;特色班级创生;策略建构
班级文化是校风的重要体现,良好的班级特色文化对学生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班结合学校田园特色校园品牌,依托实践园资源,创立“南山下”小农夫特色班级,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依托多样资源,确立“南山下”小农夫特色班级
“南山下”小农夫特色班级的取名源自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经典名句,希望拥有自己的一方土地,做一个快乐的小农夫。
1.一校一品,学校品牌资源为导向
在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有着近一万平方米的实践园。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挖掘长期积累的文化内涵,打造出以田园为特色的校园品牌。在陶行知先生“处处能实践,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学校构建了一系列“城市小农夫”田园课程。学生在实践园中玩耍、学习、观察,不仅对园里的作物十分了解,而且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2.推广试点,年级课程资源提供保障
作为田园课程推广试点年级,学校为二年级学生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城市小农夫》,其中有认识篇、欣赏篇、栽培篇等,以孩子的口吻介绍植物的外貌、习性,深入浅出地传授田园知识。
笔者结合中国传统农耕中的二十四节气,对校本课程进行创意化解读,选取了不同植物在不同节气的生长情况安排实践活动,如“爱晒太阳的向日葵”“校园的杏和李”“果实的生长”等,构成了特色班级课程体系。
3.家校共育,省农学会提供场外技术支持
2020年 8月,学校与江苏省农学会正式签约合作。乘着这股东风,我班也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的力量,聘请在农科院工作的家长走进小学课堂,为学生科普农业小知识,并带来了一些种子、小秧苗等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泥土的芬芳中收获新绿,在自然的课程中获得成长,在实践中增智、健体和怡情。
4.集中创意,班级成员共同参与
依托学校资源,我班接连召开了几次特色班级建设主题会议,广泛征求学生们的建议,最后把特色班级命名为“南山下”。一次次头脑风暴,力求最大限度地呈现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共同商定特色班级名称,编写班级誓词,制定班级公约,让班级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营造一种氛围,打造班级文化环境
教室的一墙、一角、一桌、一椅都蕴含着一定的班级文化,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
1.有趣多样的植物角
我们向学校专门申请了阳光房中的一块土地,统一采购了各式各样的种子。班级小农夫先锋队常常为分辨种子的品种而苦恼,为种植土壤的酸碱度而发愁。
2.活泼新颖的展示栏
黑板报展示栏作为班级文化布置的重要场所,是班级向外输出其特色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是孩子们展示才艺的大舞台。
教室两边的学习园地由各小组按照抽签的顺序负责,小组成员将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用“小葵花组”“小秧苗组”“ 小桃子组”为小组命名。从主题选定到排版设计,从版面美化到誊抄书写,每一张植物主题手抄报、每一句宣传标语、每一块小装饰都是小农夫们精心选择、集体商讨后的决定。
3.放飞梦想的许愿角
笔者结合班级的情感账户设置了愿望玻璃瓶。种植有了收获、发表了种植感想、绘制了植物图鉴等,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能往瓶中投入一颗玻璃弹珠。等到弹珠填满了许愿瓶,我们就约定一起去植物园进行一场游园活动。许愿瓶的设置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放飞梦想的一番小天地,让他们在设立梦想、为之拼搏、收获成功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三、丰富农事体验,开展班级特色活动
班级活动要具有成效,就必须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活动形式的丰富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1.南山下的小农夫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古代劳动人民遵循四季规律而进行的农事活动。班级在不同季节创设不同活动,让同学体验四季变化。例如,播种节上,在种植盒插下一株株小秧苗,期待着收获与成长;采摘节上,学生们在硕果累累的树下嬉笑成群,摘下果实,分享收获的
喜悦。
2.南山下的科学家
光有农夫的身手还不行,还需要科学家的头脑——实地测量、收集数据、描绘蓝图。种下农作物之后,还要搭建支架、设计灌溉管道、安装白色栅栏并设计精美的标识牌,这些都考验农夫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几株豌豆苗生病了,最后干枯掉落。着急的小农夫们立即针对豌豆苗生病的现象进行了资料搜集,发现原来是缺钾元素,于是班干部和几名小农夫一起尝试网购有机肥料,这才使奄奄一息的豆苗转危为安。
3.南山下的小画家
经过一个春天的精心培育,学生们的向日葵终于开花了,一个个盲盒揭开了神秘面纱。队员们纷纷拿起画笔,与大家分享探索的快乐:有的花瓣嫩黄、花盘大,有的花瓣细长、花盘小,更有一株花瓣竟然透着黑!这一幅幅作品被大家张贴在教室的展示栏中。有几个小农夫还捡来银杏叶、梧桐叶、枫叶等各式各样的树叶,用一根细线将之串联,挂在展示板上做装饰,更有同学直接在大大的枯叶上作起了画、填起了诗,举行了树叶主题展览。
4.南山下的小作家
学生不仅制作了植物主题的手抄报,还结合小农夫经历,把感受凝聚成一篇篇佳作,跟着老师“移步换景”,唤醒眼睛、耳朵、嘴巴,读懂自然的密语。学生们的文章语句优美,意境深远,最关键的是,他们笔下的一草一木都与众不同,文字有深度、有灵魂。这些文章不仅张贴在黑板报、展示栏上,而且还向学校广播站投稿。
5.南山下的歌唱家
校园里的一山一水,班级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为学生创作的源泉。虫鸣、流水、叶动,学生在大自然中打开耳朵,发挥想象力,进行填词创编。每到春天,学生们就会走进实践园,在桃树下、柳树旁、池塘边歌唱,举行班级歌唱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田园与歌声的融合,让现代孩童自然成长。
“南山下”小农夫特色班级的建设与时俱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种下一粒种子,为它浇灌、看它生长,每天收获一点惊喜,最后开出绚丽的花朵。正如梦想的种子在心中萌发,一点一点成长,最终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陈锦嵘.清泉细润桃李园——班级文化建设例谈[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02).
[2]谢锦霞.“小小农夫班”特色班级的创建与启示[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0(11).
刘 雯 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