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探析

2022-07-03冯夏楠

文化产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伦理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冯夏楠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各类节日形式多样,数不胜数。在各类节日期间,人们常常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宴请亲朋好友,有些节日还会举办固定的仪式。节日渊源各有不同,内容也十分丰富。我国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节日伦理,其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民族节日伦理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我国的民族节日众多,它们拥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如尊重自然、热爱集体、尊老爱幼、对爱情忠贞等。有的节日虽为多民族所共有,但同一节日在全国各民族的起源和伦理内涵不尽相同。民族节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民族节日伦理的内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民族节日倡导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的规律,蕴含着对社会和生活的经验总结。我国各民族都经历过农耕文明,各类节日不仅反映了农耕文明的生活面貌,还反映了农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各类节日表现出对自然规律、节气规律的尊重,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想。在过去,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他们的很多节日都与生产活动相关,大多祈求躲避自然灾害,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湖南瑶族的赶鸟节,据说过去由于鸟类太多,经常啄食播种的种子,人们就在正月末唱山歌让鸟儿陶醉在歌声里,以保护农田。这些与劳动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节日,表达了少数民族人民对丰收的期望和向往,是一种欢庆丰收、祈祷生活幸福的传统日子。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我国民族节日提倡和谐与团结的价值观。我国的民族节日来源于历史的积淀,其不仅可以增强文化认同感,还发挥着团结各族人民的重要作用。民族节日为各民族儿女提供了表达心愿的载体,使民众可以在欢度传统节日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促使人与人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得以建构。反映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节日,可以超越地域、民族、时间等的界限,让各族人民拥有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各族人民个体与自我的关系上,我国民族节日崇尚勇敢勤劳、诚实善良等优秀品德。在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通常生活在自然条件艰苦的边疆地区,单靠个体难以独立生存,所以通常以族群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因此,各族人民崇尚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等优秀品德,并通过节日的形式纪念拥有美好品格的英雄。如拉祜族的火把节是为了纪念与天神厄莎斗争而不幸牺牲的英雄扎努扎别;云南省傈僳族的“刀杆节”,是为了纪念明代兵部尚书王骥——王骥帮助当地人民驱逐敌人,发展生产,却被朝中奸臣诬陷而死,傈傈族人民十分怀念他,于是通过“上刀山,下火海”的节日仪式来追念他的勇敢和正直。

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

民族节日伦理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合理性。民族节日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民族节日是人们为了适应新的生活而不断创造出来的特殊产物,基于各民族人民的原始信仰,包含了各民族人民劳动的规律和对生活的需要。少数民族节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产生和消亡都有着一定的规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在不断进步,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改变,人们对于生活的需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各民族人民对于節日的诉求发生了改变,一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节日被更好地传承和保留了下来,而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节日则逐渐被人们淡忘。与此同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节日伦理被保留下来,而那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节日伦理则被历史淘汰。

民族节日伦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节日伦理中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各族人民对文化和价值的独特理解。比如各民族庆祝新年的节日就各有不同:汉族人民欢度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等;蒙古族则把春节称作“白节”,他们在席间向长辈敬“辞岁酒”、拉马头琴等;藏族人民过藏历年,人们身着美丽的民族服饰,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举行“跳神会”,大家高歌跳舞驱邪祈福。除此之外,苗族、彝族、白族、傣族、景颇族、瑶族、布依族、拉祜族、黎族、朝鲜族等都以不同的节日形式欢度新年。不同形式的新年节日庆祝,承载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民族节日伦理为各族人民提供了精神价值传达的途径。民族节日作为一种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表达出了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形式各异的传统节日,使各族人民有了传达自身精神价值的途径和载体,其包含着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价值倾向等,让中华各族儿女能够在庆祝节日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在节日的传承过程中弘扬美德和民族精神。同时,少数民族节日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方面有着较为独特的作用。

民族节日伦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伦理可以有效增强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认同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是体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所在。民族节日伦理是各民族文化的积累,也是民族思想价值观念的高度凝练,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表现形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日仪式和文化庆典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还可以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节日伦理中包含的“团结”“和谐”“友善”“互助”等价值观,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庆典节日等,可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弘扬少数民族节日伦理中民族团结互助、爱国主义等伦理内涵,不断推动各族人民群众像“石榴籽”一般紧紧地依靠团结在一起。

弘扬民族节日伦理时代价值的现实路径

民族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节日伦理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和道德规范,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十分重要,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节日伦理正面临着挑战和困境。如何弘扬少数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具体来说,弘扬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有以下几条现实路径。

挖掘民族节日伦理的优秀文化内涵

弘扬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需要深度挖掘民族节日伦理的优秀文化内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要使民族节日伦理发挥时代价值,就必须对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的发掘和阐释,充分剖析民族节日伦理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其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规范和指引人们的行为,在当代社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弘扬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需要对节日伦理的文化内涵进行现代化解读。由于民族节日通常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因此其伦理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且部分民族节日伦理无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或者产生足够的现代价值,这时就需要对民族节日的伦理文化内涵进行现代化解读。如封建社会的“爱国”常常与忠君联系在一起,其本质就是毫无怨言地对君主效忠,对君主绝对服从。而被赋予当今时代意义的“爱国”是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主要包含对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维护,同时将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相结合。

弘扬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需要将节日伦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民族节日文化的生活化侧重于处理好家庭、社区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推动民族節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将其更加具体化、生动化,不断增强中华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以群众为主体丰富民族节日的表现形式

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是民族节日伦理的传承主体和参与核心。弘扬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全国各族人民是民族节日伦理的参与者、接受者与传承者,弘扬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参与。为此,应当加强少数民族群众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与参与热情,让各族人民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节日活动中亲身体验节日伦理,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其内化为一种精神动力,外化为一种行为准则。

创新少数民族节日的载体和形式,增强民族传统节日的吸引力,是充分发挥民族节日伦理时代意义的重要途径。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伦理和民族精神,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民族节日的参与度的同时,也要积极创新节日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民族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力求创作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例如,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便捷性、广泛性等优势,组织丰富有趣的线上、线下活动,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促进各族人民群众之间的文化交流,强化人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将民族节日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当今中国的重大思想工程,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更关系着各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载体,而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不仅包含内涵丰富的节日伦理,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持,也以不同的形式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发扬民族节日伦理的时代价值,需要将民族节日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对传统节日伦理适应新时代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少数民族节日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创造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

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各民族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带动不同文化群体逐渐融入其他文化共同体,激发社会成员的主体参与度。应当重点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民族节日伦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促进民族节日伦理的传承。同时,要注重将少数民族节日的表达方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对此,可以吸取国内外一些成功经验,改善和创新少数民族节日的表达方式,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如对于我国各民族祝福男女爱情的各种节日,就可以通过赋予其“忠诚”“善良”等伦理价值,组织一些民族节日活动,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倡导和传播正确的感情观,引导青少年更好地成长。

以民族节日伦理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千百年来,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不断交往、交流和交融,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民族节日作为各民族传统文化、伦理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各民族间的交往中不断融合和相互影响,成为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应该加大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有的精神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追求和理念,如团圆、和谐、忠孝、爱国、诚信等,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宣传和教育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平等、团结、进步、互助、包容等价值取向,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中提倡的道德习俗,提高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胡起望,项美珍.中国少数民族节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季诚迁.少数民族节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5]王军,赵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当代社会价值及传承路径分析——以黔东南侗族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30(03):40-43.

[6]于学斌.现代民族节日的功能和治理建议[J].社会治理,2018(09):87-92.

[7]杨秀芝.传统节日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J].人民论坛,2018(24):140-141.

[8]李春晓.谈传统节日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及路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37-39.

[9]张东赞.从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循环透视民族文化心理[J].理论月刊,2018(05):162-166.

猜你喜欢

伦理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少数民族的服装
做人美德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季札挂剑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